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祁
劉祎之
劉祖啟
劉祖尹
劉祖滿
劉祖謙
劉祖霞
劉神岳
劉福姚
劉禹卿
劉禹錫
劉秉坤
劉秉忠
劉秉恕
劉秉恬
劉秉琳
劉秉璋
劉秘
劉秩
劉程之
劉竑
劉章
劉章(微之
劉端
劉端之
劉答海
劉筠
劉素香
劉絮窗
劉純煒
精選古詩
虞美人其二
虞美人其三
虞美人其四
虞美人其五
虞美人其六
醉公子其一
醉公子其二
感巫州薺菜
古詩名句
何當(dāng)結(jié)取云邊巢,從師參透西來意
有鳥有鳥生海南,昂頭短喙修尾毿
東風(fēng)吹動羽毛暖,一團(tuán)蜀錦空中展
誰知美色能誤身,失機(jī)卻墮羅網(wǎng)塵
雕籠綵架閉白日,綠窗繡戶深青春
雄雌強(qiáng)作交頸舞,天地樊籠隨所遇
空閨猶有獨(dú)宿人,門掩梨花淚如雨
黑衣公子居林丘,黃頭王孫非阿儔
查古詩
搜索
草堂懷杜工部
作者:
崔榮江
朝代:
當(dāng)代
莫道浣花溪畔看浣花。
已無僧侶濯袈裟。
莫道薛箋猩猩色,浣花溪紙洇成嗟。
殢情非是風(fēng)月者,古思猶在衡茅舍。
秋風(fēng)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
此哭應(yīng)為天下哭,于今使我懷永夜。
遙憶君身寄長安,壯懷偏生與草菅。
久潛悲辛猶潦倒,報國無門枉十年。
長安胡禍狼煙起,一家萍梗向南徙。
身家不獨(dú)有悲辛,千門離亂百家死。
一問世何多酷吏,再問民何多血淚。
文中殊少昔浪漫,風(fēng)花翻轉(zhuǎn)不平字。
顛沛生涯已斷魂,窮極何堪入官門。
栗亭白眼猶堪避,蜀道艱難不可奔。
奈循白水三千里,滄浪欲滅一舟痕。
百轉(zhuǎn)千回幾生死,萍蹤暫到蜀山止。
許有成籬圍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
。
白鷺洲頭開望眼,潺潺流過梅花味。
蜀國少與客安寧,草堂遂歇風(fēng)塵履。
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嘗一改苦勞心。
風(fēng)破茅屋思廣廈,為天下作秋風(fēng)吟。
更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淚也沾襟。
位卑也肯長憂國,徘徊人在五更深。
可憐天府也狼煙,不許清平慰客眠。
老來又品流離苦,將身拋卻水云煙。
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門遠(yuǎn)放載愁船。
湘水獨(dú)孤凄涼去,無人為灑招魂錢。
萬古文章雖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憐。
無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覺不新鮮。
為民哭者無好死,朱門依舊起歌弦。
我亦草堂為君哭,斯有文章誰深讀。
浣花溪畔盡游人,無非風(fēng)雅賞花族。
君不見人間委曲自求全,誰似門前青青竹。
嗚呼,君去矣,詩一紙。
詩句欣賞
MORE+
參將水月無生話,筮得天山最上爻
出處:
靜寄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客少空懸孺子榻,書多但擁放翁巢
出處:
靜寄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草玄有志終須就,卻懶逢人說《解嘲》
出處:
靜寄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頻日緣溪箬繭船,到來猶見舊山川
出處:
重游新安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烽煙甫靖多空巷,戎馬成群雜市廛
出處:
重游新安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鬢雪自憐前貌改,晨星難得故人全
出處:
重游新安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扶藜父老爭相問,憶唱驪歌十二年
出處:
重游新安
作者:
林云銘
朝代:
清
藥嶼花源一釣磯,相看終日坐忘機(jī)
出處:
和劉倬之湖上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寒空波影魚微動,夕照林聲鳥盡歸
出處:
和劉倬之湖上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近處未能供茗具,遠(yuǎn)游猶及制山衣
出處:
和劉倬之湖上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知君笑我多疏放,池日黃龍定是非
出處:
和劉倬之湖上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溜瀉檐階鎖夕煙,竹聲松響共蕭然
出處:
湖閣夜雨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一天雨掩閑吟閣,半夜風(fēng)橫罷釣船
出處:
湖閣夜雨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花委暮林香漠漠,草低寒砌色芊芊
出處:
湖閣夜雨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此心不逐疏欞去,好背孤鐙便學(xué)禪
出處:
湖閣夜雨
作者:
羅孫耀
朝代:
清
天地金湯險,由來王氣鐘
出處:
辰龍關(guān)
作者:
張一鵠
朝代:
清
五丁開絕塞,二酉抱神龍
出處:
辰龍關(guān)
作者:
張一鵠
朝代:
清
亂眼奇峰過,驚心暑瘴重
出處:
辰龍關(guān)
作者:
張一鵠
朝代:
清
興亡千古在,立馬倚長松
出處:
辰龍關(guān)
作者:
張一鵠
朝代:
清
西南諸國滇為大,六詔新開僰道平
出處:
懷人
作者:
張一鵠
朝代:
清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已無僧侶濯袈裟。
莫道薛箋猩猩色,浣花溪紙洇成嗟。
殢情非是風(fēng)月者,古思猶在衡茅舍。
秋風(fēng)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
此哭應(yīng)為天下哭,于今使我懷永夜。
遙憶君身寄長安,壯懷偏生與草菅。
久潛悲辛猶潦倒,報國無門枉十年。
長安胡禍狼煙起,一家萍梗向南徙。
身家不獨(dú)有悲辛,千門離亂百家死。
一問世何多酷吏,再問民何多血淚。
文中殊少昔浪漫,風(fēng)花翻轉(zhuǎn)不平字。
顛沛生涯已斷魂,窮極何堪入官門。
栗亭白眼猶堪避,蜀道艱難不可奔。
奈循白水三千里,滄浪欲滅一舟痕。
百轉(zhuǎn)千回幾生死,萍蹤暫到蜀山止。
許有成籬圍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
白鷺洲頭開望眼,潺潺流過梅花味。
蜀國少與客安寧,草堂遂歇風(fēng)塵履。
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嘗一改苦勞心。
風(fēng)破茅屋思廣廈,為天下作秋風(fēng)吟。
更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淚也沾襟。
位卑也肯長憂國,徘徊人在五更深。
可憐天府也狼煙,不許清平慰客眠。
老來又品流離苦,將身拋卻水云煙。
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門遠(yuǎn)放載愁船。
湘水獨(dú)孤凄涼去,無人為灑招魂錢。
萬古文章雖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憐。
無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覺不新鮮。
為民哭者無好死,朱門依舊起歌弦。
我亦草堂為君哭,斯有文章誰深讀。
浣花溪畔盡游人,無非風(fēng)雅賞花族。
君不見人間委曲自求全,誰似門前青青竹。
嗚呼,君去矣,詩一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