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樓穎
榴花女
槻伯圜
樊東陽
樊初荀
樊圃
樊增祥
樊處恭
樊太復(fù)
樊夫人
樊宗師
樊宗簡
樊賓
樊寔
樊彬
樊必遴
樊忱
樊執(zhí)敬
樊昌
樊晃
樊夢辰
樊漢廣
樊漢炳
樊汝賢
樊澤達(dá)
樊王家
樊珣
樊瑩
樊甫
樊紱
精選古詩
中秋感興二首
南溪四景
海印寺鏡光閣登高二首
贈(zèng)吾廷介致仕歸開化詩四首
秋懷三首寄王廬陵陽明子
漱石二首
德州吟
太湖二章東洙
古詩名句
相送轉(zhuǎn)香叢,回身看飛絮
恨殺似無情,腸斷終何據(jù)
金釵十二成兩行,玉顏紅袂環(huán)相當(dāng)
垂垂膩云鬢輝煌,銀燭參差競明光
逢逄擊鼓齊登堂,舉鼎烹牛炙肥羊
主人斜飛琥珀觴,簾前錯(cuò)雜風(fēng)和香
高歌起舞前為將,一斗一石殊未央
酒酣意氣橫飛揚(yáng),鳴弦激管排雙雙
查古詩
搜索
許氏龜巖行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寧海許子名續(xù)字士成,年踰三十事母以孝稱。
士成六歲失嚴(yán)父,母氏褓抱避亂慈溪城。
于時(shí)鯨鯢奮擲東海沸,紅塵滿天波血腥。
流離異鄉(xiāng)幾寒暑,慈母守義志節(jié)如霜明,盜平歸來閭里驚。
母能愛子復(fù)善教,紡績衣食使入庠序拜揖從先生。
所學(xué)在大倫,恥以文藝鳴。
家居近市母不樂,又為迎至龜巖之下養(yǎng)且耕。
兒壯母發(fā)白,諸孫長大能扶王母行。
士成歲時(shí)奉觴為母壽,蹁躚拜舞同孩嬰。
食有黍稻殽有牲,母氏感舊涕泣難為情。
士成念母守節(jié)苦,身賤莫達(dá)天子廷
。
每為鄉(xiāng)閭道母事,辭旨悽咽弗忍聽。
縣令不之察,郡守不為聞,朝家有命誰能旌,悲哉士成之恨何由平。
嗟嗟今之人,豈無高車大馬垂華纓。
推恩及父母,丘壟沾光榮。
立身奉法不能謹(jǐn),雖有恩寵無由承。
身死污辱增,宗族愧丑父,不愿以為子弟,不碩以為兄。
孰若士成隱居不仕,行修于家馳令名。
龜巖土,厚且沃,龜巖水,甘且清。
龜巖之人誰與許子京,許子之賢母所令。
鄉(xiāng)人祝許氏,母子年百齡。
母為人婦法,子為事親之準(zhǔn)繩。
嘉爾母子孝且貞,龜巖之高與天俱不傾。
樂哉士成配巖永久流芳聲。
詩句欣賞
MORE+
只看老屋臨流水,不遣彤庭植紫微
出處:
用韻寄于廷玉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早歲是君馳廣譽(yù),明年遲我到知非
出處:
用韻寄于廷玉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怡怡中饋輕車馬,亹亹元郎識(shí)止歸
出處:
用韻寄于廷玉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問我陪鄰來岣嶁,豈專巖谷話幽微
出處:
用韻寄于廷玉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不遇龍蛇有屈伸,悲秋可忍更傷春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唐虞回首封比屋,孔孟樂天非旅人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清世獨(dú)來真自笑,黑頭何處不堪貧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靴洲五百年來水,誰照逍遙七尺身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應(yīng)葬不葬等是休,有生無生情肯留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壽遲殤子千年在,詩與江河萬古流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天借人心都日月,山藏廟貌自春秋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拾遺苦被蒼生累,嬴得乾坤不盡愁
出處:
耒陽吊工部祠墓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儒衣寬博與懷開,只此斑斕便老萊
出處:
次韻郴州博韓先生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自愛日長如歲在,不知?dú)掷溆泄賮?/a>
出處:
次韻郴州博韓先生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奇觀具眼東溟是,閒夢何心北闕回
出處:
次韻郴州博韓先生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右手承歡須捧檄,何妨更舞左持杯
出處:
次韻郴州博韓先生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梅放仙香滿意開,郴山誰道不蓬萊
出處:
用韻簡孔貢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新杯幾共殘杯續(xù),今雨還同舊雨來
出處:
用韻簡孔貢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冠玉相逢顏色在,凌霄倘許腳跟回
出處:
用韻簡孔貢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曲肱驚起先人枕,又進(jìn)乾坤水一杯
出處:
用韻簡孔貢士
作者:
莊昶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士成六歲失嚴(yán)父,母氏褓抱避亂慈溪城。
于時(shí)鯨鯢奮擲東海沸,紅塵滿天波血腥。
流離異鄉(xiāng)幾寒暑,慈母守義志節(jié)如霜明,盜平歸來閭里驚。
母能愛子復(fù)善教,紡績衣食使入庠序拜揖從先生。
所學(xué)在大倫,恥以文藝鳴。
家居近市母不樂,又為迎至龜巖之下養(yǎng)且耕。
兒壯母發(fā)白,諸孫長大能扶王母行。
士成歲時(shí)奉觴為母壽,蹁躚拜舞同孩嬰。
食有黍稻殽有牲,母氏感舊涕泣難為情。
士成念母守節(jié)苦,身賤莫達(dá)天子廷。
每為鄉(xiāng)閭道母事,辭旨悽咽弗忍聽。
縣令不之察,郡守不為聞,朝家有命誰能旌,悲哉士成之恨何由平。
嗟嗟今之人,豈無高車大馬垂華纓。
推恩及父母,丘壟沾光榮。
立身奉法不能謹(jǐn),雖有恩寵無由承。
身死污辱增,宗族愧丑父,不愿以為子弟,不碩以為兄。
孰若士成隱居不仕,行修于家馳令名。
龜巖土,厚且沃,龜巖水,甘且清。
龜巖之人誰與許子京,許子之賢母所令。
鄉(xiāng)人祝許氏,母子年百齡。
母為人婦法,子為事親之準(zhǔn)繩。
嘉爾母子孝且貞,龜巖之高與天俱不傾。
樂哉士成配巖永久流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