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洪嘉植
洪圣保
洪坤
洪坤煊
洪壯
洪聲遠(yuǎn)
洪天錫
洪奐
洪子大
洪子輿
洪存恕
洪州將軍
洪師中
洪希文
洪延
洪彥華
洪德章
洪必元
洪性
洪恩
洪惠英
洪成度
洪擬
洪敬謨
洪斌
洪昌燕
洪顯周
洪朋
洪樸
洪夢炎
精選古詩
劉監(jiān)倉家煎米粉作餅子,余云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飲之,云莫作醋,錯(cuò)著水來否?后數(shù)日,攜家飲郊外,因作小詩戲劉公,求之二首
子由在筠作《東軒記》,或戲之為東軒長老。其婿曹煥往筠,余作一絕句送曹以戲子由曹過廬山,以示圓通慎長老。慎欣然亦作一絕,送客出門,歸入室,趺坐化去。子由聞之,乃作二絕,一以答余,一以答慎。明年余過圓通,始得其詳。乃追次慎韻
以玉帶施元長老,元以衲裙相報(bào),次韻二首
和王勝之三首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
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
贈(zèng)常州報(bào)恩長老二首
懷仁令陳德任新作占山亭二絕
古詩名句
維時(shí)卉木零,秋氣方厲急
感物切嘅嘆,況乃撫形役
微尚敦先民,浮名誤夙畫
谷口慕鄭引,三徑羨陶適
終爾黃鵠心,逝矣矯高翮
亢帆安陵浦,泛舸清川潯
渚枉倦回沿,厓傾詫崎嵚
寒原變凄候,浮靄散層陰
查古詩
搜索
朱澤民云山障子為蕭德顥題
作者:
楊士奇
朝代:
明
昔聞朱侯寫山水,一幅爭投百金價(jià)。
至順今來七十年,卻在桃源看圖畫。
生綃八尺垂中堂,群山疊出開青蒼。
前峰如屏錦霞爛,后嶺岧峣插天半。
春風(fēng)啼鳥渾欲聞,石磴盤盤屢回轉(zhuǎn)。
雙松如龍千尺強(qiáng),幾年偃蹇山之陽。
松根古道向何處,策馬擔(dān)簦去無數(shù)。
別看丹翠出層樓,云影濃遮入無路
。
云遮霧滃深復(fù)深,信有隱者藏中林。
高懷遠(yuǎn)致不可即,空望微茫勞我心。
當(dāng)時(shí)此景知何地,雁蕩蘭亭豈相似。
自是天機(jī)妙入神,位置從容見精意。
朱侯朱侯追鄭老,筆勢詞華共妍好。
此圖三絕交輝煌,千載人間視為寶。
詩句欣賞
MORE+
腰帶思疇昔,襟懷起怨疑
出處:
春閨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裁縫聊如此,熨貼那堪知
出處:
春閨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所愁黃里嘆,不畏好人嗤
出處:
春閨八首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一苗活影向風(fēng)前,兩葉殘愁照水邊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莫是浣紗當(dāng)日伴,含情斂意就春煙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水分嬌面未全明,柳入雙眉共一情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舉目跚跚云里墜,銷魂冉冉畫中成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頗疑流水動(dòng)朝馡,錯(cuò)認(rèn)荷風(fēng)上曉衣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愿借微風(fēng)風(fēng)不已,便隨芳?xì)膺_(dá)羅幃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柳岸風(fēng)開葉葉光,朝來何事斷人腸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前山縱有行云色,春夢惟依水一方
出處:
柳中人四絕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幽溪明素色,波月正瀠洄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溯洄當(dāng)月夜,清影曳高桅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舟入銀河去,人疑雪夜來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野鷺驚還宿,林烏止復(fù)猜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水山同一照,煙樹兩難裁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臨流山意落,擊楫水光開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漁歌深入浦,耳外獨(dú)徘徊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所謂伊人者,此際亦悠哉
出處:
月行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深宵索幽異,物象總同同
出處:
中夜聲色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至順今來七十年,卻在桃源看圖畫。
生綃八尺垂中堂,群山疊出開青蒼。
前峰如屏錦霞爛,后嶺岧峣插天半。
春風(fēng)啼鳥渾欲聞,石磴盤盤屢回轉(zhuǎn)。
雙松如龍千尺強(qiáng),幾年偃蹇山之陽。
松根古道向何處,策馬擔(dān)簦去無數(shù)。
別看丹翠出層樓,云影濃遮入無路。
云遮霧滃深復(fù)深,信有隱者藏中林。
高懷遠(yuǎn)致不可即,空望微茫勞我心。
當(dāng)時(shí)此景知何地,雁蕩蘭亭豈相似。
自是天機(jī)妙入神,位置從容見精意。
朱侯朱侯追鄭老,筆勢詞華共妍好。
此圖三絕交輝煌,千載人間視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