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周國卿
周在
周在延
周在建
周在浚
周在鎬
周圻
周坦
周垕
周墀
周士俊
周士彬
周士清
周士登
周士皇
周士鍵
周處
周復(fù)俊
周大樞
周天佐
周天度
周天球
周天藻
周天麟
周姍姍
周子義
周子顯
周子良
周子諒
周子雍
精選古詩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七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六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五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四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三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二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一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其五十
古詩名句
空夜無聲星若凝,但細(xì)數(shù)、流沙杪曶
孤心隨處涼熱
隨地成凹凸
連丘夢憶億年前,月痕閃、跳波鱍鱍
些子月,恁多寒
半分秋色葉聲歡
慣聞牛下充林下,冷覷花邊飾夢邊
星若謔,夜如瞞
查古詩
搜索
金臺行送吳進(jìn)士汝礪之京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送君松陵道,遠(yuǎn)上黃金臺。
黃金之臺在幽薊,燕山易水相瀠洄。
燕昭棲棲本弱國,郭隗瑣瑣非雄才。
時移運改真主出,廓增基構(gòu)崇高哉。
下瞰中原撫五岳,上摩北斗羅三臺。
維皇建極,明堂大開。
縣爵待士,四方風(fēng)來。
羨君前年取高第,名掛天曹粲星麗。
歸寧不見倚門人,淚盡呼天血斯繼。
三年讀禮心煢煢,祥禫相循喪服更。
素琴鼓罷笙歌成,仰望青天東北征,洞庭裊裊涼風(fēng)生。
秋水芙蓉滿陂澤,日色照耀千花明
。
大艑小艖相逐行,雙櫓夾舷鵝鸛鳴。
持觴挹酒勸君飲,去留各含無限情。
無限情,長悠悠,人生豈為離別愁。
丈夫得意有如此,仗劍出門何所求。
賈生痛哭更流涕,憂在國事非身謀。
君今此行給史可立致,遇事盡言斯職修,毋令吾徒戚戚長抱江湖憂。
詩句欣賞
MORE+
越南羈旅登臨倦,書賦囚人日月籠
出處:
承天閣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故人今在霅之濱,風(fēng)雪孤篷未苦貧
出處:
題張長年雪篷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二載溪頭見安道,一蓑江上覓玄真
出處:
題張長年雪篷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飯烝菰米香生夜,被擁蘆花夢繞春
出處:
題張長年雪篷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莫說江都錦帆事,蕪城煙雨正愁人
出處:
題張長年雪篷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困敦游兆稽堯史,真卿夜降條山里
出處:
龍眠居士畫捫虱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仙官豈榮璽書紙,銅符傳信八子齒
出處:
龍眠居士畫捫虱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雪鼠成精真錯比,妒女廟前空宣旨
出處:
龍眠居士畫捫虱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肯為阿照三徵起,金榼墮地非酒鬼,巾箱以驢行萬里
出處:
龍眠居士畫捫虱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神仙狡聊復(fù)耳,青羊小兒元姓李
出處:
龍眠居士畫捫虱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八月十八睡龍死,海龜夜食羅剎水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須臾海壁龕赭門,地卷銀龍薄于紙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艮山移來天子宮,宮前一箭隨西風(fēng)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劫灰欲死蛇鬼穴,婆留朽鐵猶爭雄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望海樓頭誇景好,斷鰲已走金銀島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天吳一夜海水移,馬蹀沙田食沙草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崖山樓船歸不歸,七歲呱呱啼軹道
出處:
古觀潮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西家驍騎驍如龍,鼻端生火耳生風(fēng)
出處:
奉題子昂騮馬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東家老段老且蹇,有如征南矍鑠翁
出處:
奉題子昂騮馬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西家公子誇遠(yuǎn)服,千里之行一日速
出處:
奉題子昂騮馬圖
作者:
楊維楨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金之臺在幽薊,燕山易水相瀠洄。
燕昭棲棲本弱國,郭隗瑣瑣非雄才。
時移運改真主出,廓增基構(gòu)崇高哉。
下瞰中原撫五岳,上摩北斗羅三臺。
維皇建極,明堂大開。
縣爵待士,四方風(fēng)來。
羨君前年取高第,名掛天曹粲星麗。
歸寧不見倚門人,淚盡呼天血斯繼。
三年讀禮心煢煢,祥禫相循喪服更。
素琴鼓罷笙歌成,仰望青天東北征,洞庭裊裊涼風(fēng)生。
秋水芙蓉滿陂澤,日色照耀千花明。
大艑小艖相逐行,雙櫓夾舷鵝鸛鳴。
持觴挹酒勸君飲,去留各含無限情。
無限情,長悠悠,人生豈為離別愁。
丈夫得意有如此,仗劍出門何所求。
賈生痛哭更流涕,憂在國事非身謀。
君今此行給史可立致,遇事盡言斯職修,毋令吾徒戚戚長抱江湖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