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云驤
吳京
吳亮中
吳亶
吳人
吳人逸
吳億
吳仁叔
吳仁培
吳仁杰
吳仁璧
吳從周
吳從善
吳仕
吳仕訓
吳仙湖
吳令儀
吳以諴
吳仰賢
吳仲軒
吳任臣
吳會
吳偉業(yè)
吳偉明
吳傳正
吳伯凱
吳伯宗
吳伯慶
吳位鏞
吳佩孚
精選古詩
懊憹歌其三
懊憹歌其四
懊憹歌其五
君子有所思
上山采蘼蕪
雙桐生空井
玉階怨
秋思
古詩名句
特晉司農需召用,溫綸六錫邁前修
六臣同斥久同盟,披擽當年抗疏情
隨荷玉音天上至,老成忠直可勝榮
極目天南路八千,驛程猶欠買舟錢
殊恩賜遽歸韓嶠,實錄仍令紀載傳
自愧微臣錫馬還,翻蒙隆禮譽耆賢
叩天祇欲收成命,成命依然下九天
溯從青瑣點朝班,四世承恩戴似山
查古詩
搜索
始安尋顏延年故跡
作者:
陳子升
朝代:
明末清初
延年錯彩歸風雅,體降元嘉自爾時。
曲水屢承三月詔,竹林惟綴五君詩
。
懷人定向潯陽醉,從宦那因汨渚悲。
緩唱椅梧高鳳句,桂林秋凈月離離。
詩句欣賞
MORE+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捫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蕩舟強與闖其門,但見玉液涵靈根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進穿石骨窺奫淪,更訝鰲首承昆侖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柱支軸貫維厚坤,仰看宇覆爛若銀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卿云一色紋魚鱗,引手歷歷捫星辰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俯扣洞房深九皞,中有神物云晝屯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欲往探之路苦湮,川祗山鬼司其閽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何年有路通人神,往與一醉桃花春
出處:
洞山(用張之象韻)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秦淮水綠芙蓉明,玄武湖邊煙艇橫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香風翠袖暮云亂,落日新妝紅浪驚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城隅濠曲歌聲起,卻寄愁心棹謳里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恨不相攜桃葉渡,心知同在長干住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須臾花冥鳳凰臺,帝闕回看錦作堆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明月各隨珠佩去,白鷗獨送彩舟回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蓮浦紅衣秋露濕,桂林金粟秋風急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相逢江上采蓮人,回橈猶向花間立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帝京曾憶看花行,畫里今瞻云錦城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十年漁舸滄州臥,羞對紅蕖白發(fā)生
出處:
石城曲題采蓮圖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闔閭城西佳山水,況復秋清風日美
出處: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待月行春橋夜泛胥門作
作者:
陸師道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曲水屢承三月詔,竹林惟綴五君詩。
懷人定向潯陽醉,從宦那因汨渚悲。
緩唱椅梧高鳳句,桂林秋凈月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