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奕禧
陳如綸
陳如鎏
陳妙常
陳子予
陳子全
陳子升
陳子壯
陳子常
陳子文
陳子昂
陳子浩
陳子良
陳子范
陳子隨
陳子高
陳子龍
陳孔彥
陳孔碩
陳存
陳存懋
陳孚
陳孟陽
陳季
陳季卿
陳季同
陳學佺
陳學典
陳學圣
陳學泗
精選古詩
復用述懷韻寄吉甫師尹二公
王仲通宰公自東吳別去十載甲寅秋會于鄂渚乃知尚在七品常調(diào)中使人有郁郁遺才之嘆談論平生相對如夢歷數(shù)海內(nèi)諸友離合升沉之狀悲歡良久有不能自已者既而仲通有欲為道隱求奉一祠之語詰難未能服俄為借騎下淮復歸行館翌日綴詩二章奉呈兼簡欽甫僉司士元使君君平察推其一
王仲通宰公自東吳別去十載甲寅秋會于鄂渚乃知尚在七品常調(diào)中使人有郁郁遺才之嘆談論平生相對如夢歷數(shù)海內(nèi)諸友離合升沉之狀悲歡良久有不能自已者既而仲通有欲為道隱求奉一祠之語詰難未能服俄為借騎下淮復歸行館翌日綴詩二章奉呈兼簡欽甫僉司士元使君君平察推其二
南塘戲贈立齋主人
秋夜聽雨
歲暮書懷錄贈謙甫提學暨子方學士昆仲
和平江推官佟亨甫游钖山陸氏園亭
漂陽道中寄金陵諸友
古詩名句
老紅新綠駐煙波,無奈青皇促駕何
又是一年春事了,杜鵑聲里夕陽多
偶隨芳草踏斜暉,石徑云深翠滴衣
兩袖天風明月上,杖頭挑得樹陰歸
廣寒宮闕桂香浮,萬里無云獨倚樓
明月滿空天似水,西風吹斷海門秋
繰煙楊柳千絲綠,過雨薔薇萬點紅
詩句滿前唫未穩(wěn),好懷寫在夕陽中
查古詩
搜索
青弁云林圖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
房山尚書初事米,晚自名家稱絕美。
藝高一代誰頡頏,只數(shù)吳興趙公子。
當時弭節(jié)匡廬峰,曾寫太平興國之神宮。
五峰卻立疑爭雄,臺殿突兀紛青紅,中有云氣隨游龍。
我對此圖臥三日,遂令奇氣生心胸。
亂來學士遭漂蕩,文藝草草誰能工。
筆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賢風。
于乎!乾坤浩蕩江海闊,使我執(zhí)筆將安從?
詩句欣賞
MORE+
看書蕓葉亂,醉酒燭花明
出處:
和李子光韻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夜靜河漢白,秋高霜露清
出處:
和李子光韻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玄心開一笑,詩思忽然生
出處:
和李子光韻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中松桂老,濃翠郁紛紛
出處:
能仁方丈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水壯蛟龍氣,風高鴻雁群
出處:
能仁方丈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浮嵐晴后見,疏罄夜深聞
出處:
能仁方丈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卻憶龐居士,衰年屏俗氛
出處:
能仁方丈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入眼千峰翠作堆,喜尋龍雁窟中來
出處:
大龍湫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半崖有日飛晴雪,一壑無云吼怒雷
出處:
大龍湫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駐錫已知尊者意,揮毫空想謫仙才
出處:
大龍湫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忘歸亭下忘歸客,手弄潺湲坐碧苔
出處:
大龍湫
作者:
朱希晦
朝代:
元末明初
江海飄飄萬里身,醉游隨處樂天真
出處:
送王田著作歸赤城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地無王氣非佳地,人有方瞳是異人
出處:
送王田著作歸赤城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可恨龍盤遺建業(yè),誰憐魚腹葬靈均
出處:
送王田著作歸赤城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明朝杯酒還相別,愁送驪駒又送春
出處:
送王田著作歸赤城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滄江無處不風波,欲理扁舟可奈何
出處:
夏日書懷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白發(fā)生涯人已老,綠陰時節(jié)雨偏多
出處:
夏日書懷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杯傾鸚鵡同誰醉,劍拂蛟龍強自歌
出處:
夏日書懷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蓋世功名非我事,終期結(jié)屋臥云蘿
出處:
夏日書懷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愧我才疏齒俊髦,也知文物勝弓刀
出處:
和習之鄭先生韻
作者:
朱?;?/a>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房山尚書初事米,晚自名家稱絕美。
藝高一代誰頡頏,只數(shù)吳興趙公子。
當時弭節(jié)匡廬峰,曾寫太平興國之神宮。
五峰卻立疑爭雄,臺殿突兀紛青紅,中有云氣隨游龍。
我對此圖臥三日,遂令奇氣生心胸。
亂來學士遭漂蕩,文藝草草誰能工。
筆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賢風。
于乎!乾坤浩蕩江海闊,使我執(zhí)筆將安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