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楚英
劉概
劉榛
劉模
劉次莊
劉次春
劉正之
劉正夫
劉正宗
劉正誼
劉毅
劉毓盤
劉氏
劉氏云
劉氏婦
劉氏(杜羔妻
劉氏(王淑英妻
劉民畏
劉永之
劉永叔
劉永平
劉永年
劉永椿
劉永濟
劉漢
劉漢藜
劉汋
劉汝楫
劉汝藻
劉汝進
精選古詩
答仁一初禪師次韻
過峽石山張同知墓上作
題若水臨周昉畫,用虞先生韻
贈王法師祈雨感應
蘭窗圖,為戴掾賦
謾興
送戴檢校入閩
雙清館(蔡參政立名)
古詩名句
丁丁聞啄門,有客來相過
天津橋外古亭林,幾代風流余鳥音
何處是春歸,尋遍水邊竹外,望遍池臺樓閣
薄薄宮眉,蹙損吳山翠
翠竹輕搖添綠意,心香暗度入詩魂
世事隨緣多樂意,人生到處總從容
山似屏風云似帳,一灣流水樂晨昏
壽域初添八十齡,無邊晚景樂光明
查古詩
搜索
黃摩西行
作者:
胡云飛
朝代:
當代
書生當如漢太史,以血濡毫述幽旨。
不然亦為黃摩西,忽哀忽怒發(fā)狂死。
摩西絕艷逼天神,飲浪吞風大海濱。
淮左名流爭下拜,江東馀子是前身。
少年意氣耽花酒,來往吹簫與屠狗。
蘇小墓前誦鬼詩,維摩峰下尋狐友。
外通歐美內諸經,電眼掃書如掠鷹。
倉頡曾聞粟雨下,釋迦一笑煙云輕。
每恨此生逢慘變,功名冷落更無念。
巨筆唯描影事詞,深心微托藝文卷
。
忽聞江夏起雄師,收拾陰符欲助持。
騏驥高騰天不許,鯤鵬中路力難支。
困蹇何堪四立壁,幽思積結成心疾。
狂歌痛哭哭漸泯,從此齊門歸大寂。
齊門大寂斷回音,但有舊書稍可尋。
我住長安三百日,閑來偶得膏蘭吟。
啟扉恍有人相對,短發(fā)毿毿披項背。
負手低哦月影移,揮毫急寫燈花碎。
寫罷捶幾涕泗漣,亦驚亦痛若狂顛。
不眠更舞無雙劍,非想還參第一禪。
有時把酒酹寰宇,衣袖風中自高舉。
悲嘯一聲不見蹤,闔書但聽蟲低語。
我聞上古有畸人,思接鴻鈞驁不馴。
群氓不解唯稱癔:彼莊彼許彼靈均。
又聞國士皆尊我,顏斶命君君曰可。
諸家孰料素王心,一旦盡銷秦帝火。
秦帝雖亡厄未休,復鉗其舌換其頭。
于今治術猶相近,從此文人少自由。
來者以之皆不足,不為賈玉即甄玉。
阮生本性罹非刑,李贄童言遭死獄。
摩西奇想似三閭,兼好放言如卓吾。
世態(tài)人情劇相迫,不因狂死更何如。
一死君誠蛻大難,我來更見人心散。
由我溯君幾思潮,心緒百年歸澹澹。
百年我知黃摩西,重過百年孰我知。
死水碧深春又到,乾坤莽莽尚當時。
詩句欣賞
MORE+
丁丁聞啄門,有客來相過
出處:
贈答封仲堅
作者:
段克己
朝代:
金末元初
天津橋外古亭林,幾代風流余鳥音
出處:
過天津橋
作者:
舒慶春
朝代:
近現代
何處是春歸,尋遍水邊竹外,望遍池臺樓閣
出處:
慢卷袖·壬寅六月十四日
作者:
呂思勉
朝代:
近現代
薄薄宮眉,蹙損吳山翠
出處:
鵲踏枝四首
作者:
張采庵
朝代:
近現代
翠竹輕搖添綠意,心香暗度入詩魂
出處:
陳以光先生以韻和葉老七律一首相示勉和二首,一步原韻,一倒原韻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世事隨緣多樂意,人生到處總從容
出處:
葉云峰先生再赴申江賦此致意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山似屏風云似帳,一灣流水樂晨昏
出處:
韻和葉云老溪邊納涼二首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壽域初添八十齡,無邊晚景樂光明
出處:
天鵬大兄八秩華誕二首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盡有閑情耽彈唱,更無紛擾避刀兵
出處:
天鵬大兄八秩華誕二首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雄風依舊精神爽,壯志未酬感慨鳴
出處:
天鵬大兄八秩華誕二首
作者:
楊民仁
朝代:
近現代
從今分道揚鑣日,莫教長沙志未抒
出處:
中師訓練班結束,諸學員索詩留念
作者:
孫俊在
朝代:
近現代
何當爭取回申日,暢敘離衷置酒樽
出處:
寄懷吳繼奮醫(yī)師
作者:
孫俊在
朝代:
近現代
料怕傾城傾國恨,萬呼千喚不回頭
出處:
友人繪燙發(fā)美人背面像囑題
作者:
孫俊在
朝代:
近現代
故人多逸興,訪我蘿陰石
出處:
贈胡希汾二首
作者:
章以榮
朝代:
近現代
暝色荒庭紫,新潢散影紅
出處:
偶成
作者:
章以榮
朝代:
近現代
枕波仰看飛霞麗,搏浪迎波處世同
出處:
游泳二首
作者:
吳中偉
朝代:
近現代
常年經雪雨,杰士語留人
出處:
敬和先父題滄浪亭步韻
作者:
夏寶圻
朝代:
近現代
難得中秋月又殘,蒼天何苦也辛酸
出處:
中秋夜月全食有感
作者:
劉瑞清
朝代:
近現代
細莖委曲附高墻,暮合朝開又向陽
出處:
詠牽?;?/a>
作者:
劉瑞清
朝代:
近現代
為保家邦驅韃虜,甘將熱血灑江天
出處:
江陰抗清八十一天贊
作者:
薛應龍
朝代:
近現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不然亦為黃摩西,忽哀忽怒發(fā)狂死。
摩西絕艷逼天神,飲浪吞風大海濱。
淮左名流爭下拜,江東馀子是前身。
少年意氣耽花酒,來往吹簫與屠狗。
蘇小墓前誦鬼詩,維摩峰下尋狐友。
外通歐美內諸經,電眼掃書如掠鷹。
倉頡曾聞粟雨下,釋迦一笑煙云輕。
每恨此生逢慘變,功名冷落更無念。
巨筆唯描影事詞,深心微托藝文卷。
忽聞江夏起雄師,收拾陰符欲助持。
騏驥高騰天不許,鯤鵬中路力難支。
困蹇何堪四立壁,幽思積結成心疾。
狂歌痛哭哭漸泯,從此齊門歸大寂。
齊門大寂斷回音,但有舊書稍可尋。
我住長安三百日,閑來偶得膏蘭吟。
啟扉恍有人相對,短發(fā)毿毿披項背。
負手低哦月影移,揮毫急寫燈花碎。
寫罷捶幾涕泗漣,亦驚亦痛若狂顛。
不眠更舞無雙劍,非想還參第一禪。
有時把酒酹寰宇,衣袖風中自高舉。
悲嘯一聲不見蹤,闔書但聽蟲低語。
我聞上古有畸人,思接鴻鈞驁不馴。
群氓不解唯稱癔:彼莊彼許彼靈均。
又聞國士皆尊我,顏斶命君君曰可。
諸家孰料素王心,一旦盡銷秦帝火。
秦帝雖亡厄未休,復鉗其舌換其頭。
于今治術猶相近,從此文人少自由。
來者以之皆不足,不為賈玉即甄玉。
阮生本性罹非刑,李贄童言遭死獄。
摩西奇想似三閭,兼好放言如卓吾。
世態(tài)人情劇相迫,不因狂死更何如。
一死君誠蛻大難,我來更見人心散。
由我溯君幾思潮,心緒百年歸澹澹。
百年我知黃摩西,重過百年孰我知。
死水碧深春又到,乾坤莽莽尚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