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童佩
童冀
童鳳詔
童華
童宗說
童承敘
童敏德
童槐
童潮
童瑋
童琥
童瑄
童童
童翰卿
童蒙
童蒙吉
童觀觀
童軒
童邦直
童鈺
童頤
端文
端方
端木國瑚
端木埰
端木百祿
端淑卿
端禪師
竹月道人
竹林吟叟
精選古詩
感懷三十一首其九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一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二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五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七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八
感懷三十一首其十九
古詩名句
得如狗馬愿,伏櫪羈殘生
建元之戊辰,二十有三日
淩晨望四郊,已被黃埃汨
陣陣如飛煙,瞇目箕揚急
咫尺失江山,溝池各填沒
飛廉起震號,屏翳愈障郁
有如混沌初,迷濛水泥淈
三辰失其纏,五緯尤慌惚
查古詩
搜索
秘魔厓下作
作者:
張若靄
朝代:
清
指上蜃樓幻非幻,能令四海朝龍王
。
自從皈依入缽盂,水晶宮殿空荒涼。
大青小青龍之子,謫伏崖下千年藏。
青蒲赤鯉能變化,滏口一雨神通張。
膜拜至人求法力,蝘蜓欲脫腥皮囊。
至人慈悲心等夷,磨頂初入選佛場。
如獅如象俱馴伏,洪濤不降田廬殃。
我來欲訪尸陀林,盧師坐處荊榛荒。
惟有此石瞰空洞,巨鰲撐柱疑媧皇。
苔紋未蝕也常污,雪花晴積寒無光。
摩挲神晴三嘆息,潭波鑒我塵容黃。
何時跏趺此崖傍,會看為霖遍十方,猙獰頭角歸云堂。
詩句欣賞
MORE+
負(fù)荷析薪光燕翼,長離毛采紛翩躚
出處:
象山草堂為趙家玉賦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著書藏山芳譽蚤,山旁亦生書帶草
出處:
象山草堂為趙家玉賦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終南佳處何須羨,泰岱崇瞻旋自考
出處:
象山草堂為趙家玉賦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邇之梓里遠(yuǎn)楓宸,帝室方需柱石臣
出處:
象山草堂為趙家玉賦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異時庸代銘崧岳,多是象山堂里人
出處:
象山草堂為趙家玉賦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微寒襲衣袂,夜雨聲相屬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燈前簡古書,靜展孝經(jīng)讀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開篇恍然入闕里,云是七十二賢之所履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泗流淵源粵可尋,東蒙峻極堪仰止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中有一人號素王,堯顙皋項依稀似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侍坐者誰人,無乃子輿氏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師徒相對何諄諄,無非一孝而已矣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古來百行茲為原,先王至教繇之起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立身揚名彰厥終,發(fā)膚不毀護(hù)其始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詔我以三除,誨我以五備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警我以無親,刑屬三千弗與比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幽通神,顯移事,愛敬生,哀戚死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悖德逆禮洵成惡,從令不爭非云美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下為庶人上天子,仰玄俯黃孰離此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思人有此身,借問奚攸生
出處:
夜讀孝經(jīng)歌
作者:
黎景義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自從皈依入缽盂,水晶宮殿空荒涼。
大青小青龍之子,謫伏崖下千年藏。
青蒲赤鯉能變化,滏口一雨神通張。
膜拜至人求法力,蝘蜓欲脫腥皮囊。
至人慈悲心等夷,磨頂初入選佛場。
如獅如象俱馴伏,洪濤不降田廬殃。
我來欲訪尸陀林,盧師坐處荊榛荒。
惟有此石瞰空洞,巨鰲撐柱疑媧皇。
苔紋未蝕也常污,雪花晴積寒無光。
摩挲神晴三嘆息,潭波鑒我塵容黃。
何時跏趺此崖傍,會看為霖遍十方,猙獰頭角歸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