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啞女
哥舒翰
哲理野臺
唐世徵
唐世瀚
唐世靖
唐之淳
唐樂宇
唐人機(jī)軸
唐人鑒
唐介
唐從龍
唐仲冕
唐仲友
唐仲溫
唐伯元
唐佐
唐允甲
唐元
唐元楫
唐元觀
唐元齡
唐光
唐冕
唐勛
唐圭璋
唐培士
唐士恥
唐備
唐天麟
精選古詩
送兵部兄出守高安
送杞上人歸于潛山
送楊菊屋
送遠(yuǎn)
送春
送趙一嚴(yán)守永嘉
送趙東閣罷官歸永嘉
送趙寒泉重宰南中邑
古詩名句
圣代逍遙更何事,山人勾引住多時(shí)
金波穆穆沙堤月,壽酒年年太液池
萬里寂寥音信斷,因來相賀語相思
匣琴流水自須彈,隱幾蕭條戴鹖冠
看弄漁舟移白日,漫勞車馬駐江干
黃鶯過水翻回去,白鷺群飛大劇乾
乘興杳然迷出處,強(qiáng)移棲息一枝安
杖藜徐步立芳洲,天入滄浪一釣舟
查古詩
搜索
和坤一咸和四年磚歌
作者:
萬光泰
朝代:
清
春云作泥花作土,客子遠(yuǎn)家十日雨。
刺船問友城東門,魚市曉鯹河水渾。
主人居廬顏色悴,積潦盈階苔滿地。
一磚得就墻陰看,上有咸和四年字。
質(zhì)如石重棱矩方,盈尺不足盈咫強(qiáng)。
薶沈既深于性靜,薜暴不著其工良。
主人昨客臨溪水,日有永安山在幾。
耕人堀地侵土龍,鄰叟分詒共石髓。
我聞晉陶久不全,南宋僅剩保母磚。
交螭方壺地下破,興寧寶刻人間傳。
是磚后出與為二,能記倉黃渡江事。
四郊不壘蘇冠軍,百甓定運(yùn)陶刺吏。
燒磚志年謀亦周,千齡臥聽松梧秋。
誰憐衣襦仍發(fā)冢,亦有牧豎來登丘
。
余不亭高山鬼睇,薜荔女蘿知幾世。
誰能更覓沈約墳,我欲再補(bǔ)石柱記。
主人枕屆復(fù)食貧,吊鶴不至啼鳥馴。
歌詩已廢蓼莪句,磚土正待燒磚人。
嗟我將為粵行客,歸期遙指江楓赤。
且留銅雀香姜材,換取梅花蕉葉石。
詩句欣賞
MORE+
獨(dú)去不知遠(yuǎn),徐行惜眾芳
出處:
甲寅初夏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春歸蜂蝶懶,愁與歲時(shí)長
出處:
甲寅初夏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天下正戎馬,伊人水一方
出處:
甲寅初夏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游蜜自尋王,啼鳩逐婦忙
出處:
觀物偶感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物情各有托,龍變孰能量
出處:
觀物偶感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欲去風(fēng)云隔,歸耕隴畝荒
出處:
觀物偶感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饑烏長戀母,繞樹幾回翔
出處:
觀物偶感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水明樓外柳陰森,高士棲遲不厭尋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海內(nèi)干戈方擾日,天涯兄弟此登臨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月華空照當(dāng)筵酒,羌笛誰吹塞上音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徙倚危欄西北望,悲風(fēng)凜凜起寒林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東湖幾度共相期,把臂清秋每恨遲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萬樹芙蓉迷渡口,一船簫鼓出江湄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交游散落音書杳,蹤跡飄零劍佩知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起舞夜深添意氣,尊前猶自惜蛾眉
出處:
甲寅中秋日同鄒儀生張禹公集飲郭先生館登水明樓時(shí)翁山別出期菊里元孝不至校書小梧泣訴贖身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躬耕鄭谷口,憔悴作遺民
出處:
甲寅秋犬馬之齒五十洪水部藥倩貽我以詩依韻賦答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老去猶懷主,家貧喜對親
出處:
甲寅秋犬馬之齒五十洪水部藥倩貽我以詩依韻賦答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感時(shí)增慷慨,憶事重酸辛
出處:
甲寅秋犬馬之齒五十洪水部藥倩貽我以詩依韻賦答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五十未聞道,空慚出世人
出處:
甲寅秋犬馬之齒五十洪水部藥倩貽我以詩依韻賦答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曾傳不死術(shù),采藥遍天涯
出處:
甲寅秋犬馬之齒五十洪水部藥倩貽我以詩依韻賦答
作者:
梁憲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刺船問友城東門,魚市曉鯹河水渾。
主人居廬顏色悴,積潦盈階苔滿地。
一磚得就墻陰看,上有咸和四年字。
質(zhì)如石重棱矩方,盈尺不足盈咫強(qiáng)。
薶沈既深于性靜,薜暴不著其工良。
主人昨客臨溪水,日有永安山在幾。
耕人堀地侵土龍,鄰叟分詒共石髓。
我聞晉陶久不全,南宋僅剩保母磚。
交螭方壺地下破,興寧寶刻人間傳。
是磚后出與為二,能記倉黃渡江事。
四郊不壘蘇冠軍,百甓定運(yùn)陶刺吏。
燒磚志年謀亦周,千齡臥聽松梧秋。
誰憐衣襦仍發(fā)冢,亦有牧豎來登丘。
余不亭高山鬼睇,薜荔女蘿知幾世。
誰能更覓沈約墳,我欲再補(bǔ)石柱記。
主人枕屆復(fù)食貧,吊鶴不至啼鳥馴。
歌詩已廢蓼莪句,磚土正待燒磚人。
嗟我將為粵行客,歸期遙指江楓赤。
且留銅雀香姜材,換取梅花蕉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