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思安
張思憲
張思濟
張思齊
張怡然
張恒潤
張恨水
張恩準(zhǔn)
張恩泳
張恪
張恭
張惇
張惟中
張惟赤
張惠卿
張惠言
張慎儀
張慥
張憬
張懋勛
張戒
張所學(xué)
張扆
張才翁
張擴
張擴廷
張承
張抃
張抑
張掄
精選古詩
武王扇暍圖
題平章康里公春日杏園西即事詩后
題明公畫蘭
壬辰春三月游左溪癸巳春三月游天宮有感而賦
訟魃
崔清獻(xiàn)公祠
崔清獻(xiàn)公祠
崔清獻(xiàn)公祠
古詩名句
連山芳草,遮斷天涯面
悄冥冥、珠簾頻卷
一簾花影春風(fēng)夜,月到薔薇架
綺疏一半晚猶開,只為畫梁雙燕、未歸來
挑燈約莫黃昏過,猶自薰香坐
星河耿耿傍闌干
留取小窗相對、晚妝殘
手卷蝦須上玉鉤,疏疏急雨下梧楸
查古詩
搜索
金蓮花歌
作者:
靳榮藩
朝代:
清
龍門邊外緣陂陀,芙蓉菡萏交枝柯。
妍如重臺滴早露,潔如百子凌清波。
脆如并頭曉日映,正如千葉春風(fēng)和。
卻看黃中通理吉,才知不是尋常荷。
憶昔金源紹耶律,行宮帳殿俱嵯峨。
肇錫嘉名曷里改,金枝玉葉原非訛。
蓮曲新翻白羽起,蓮杯既醉朱顏酡
。
遂令此花得所遇,史臣載筆為編摩。
五百年來岸谷異,祇隨塞草緣山阿。
退之無繇詠玉井,子安不復(fù)謠黃螺。
夙聞五臺此花盛,裕之游賞曾吟哦。
曷為塞垣竟寂寞,春風(fēng)秋雨長蹉跎。
詎比為鐙送子直,奚知作燭隨東坡。
名花如舊世代遠(yuǎn),田父樵子相詆訶。
我謂賞花紀(jì)史冊,已留名字輝羲娥。
汗青緗綠自可貴,紛紛賦頌何足多。
愿以此詩為花慰,見者應(yīng)復(fù)來游歌。
名花聞之似解語,風(fēng)前搖曳常娑娑。
詩句欣賞
MORE+
東南財賦今竭矣,西北烽煙尚赫然
出處:
送劉都憲子賢巡撫延綏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此日北門煩鎖鑰,幾年南國借旬宣
出處:
送劉都憲子賢巡撫延綏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安邊兵甲胸中有,活世參苓肘后全
出處:
送劉都憲子賢巡撫延綏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自昔廬陵忠節(jié)藪,肯將勛業(yè)愧前賢
出處:
送劉都憲子賢巡撫延綏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一別臨川十載前,中間消息兩茫然
出處:
贈曲江羅主簿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高談忽向千峰接,美譽當(dāng)令百里傳
出處:
贈曲江羅主簿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小試昔賢多佐邑,舊交今日合忘年
出處:
贈曲江羅主簿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飛云萬丈吾廬在,笑約重來一叩玄
出處:
贈曲江羅主簿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識荊初憶聚賢關(guān),屈指鶯花二十殘
出處:
贈博羅張知縣叔昭謝事還仙游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治邑有才還制錦,干時無路恥彈冠
出處:
贈博羅張知縣叔昭謝事還仙游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仙游俗古人多樸,拱秀樓高世少攀
出處:
贈博羅張知縣叔昭謝事還仙游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孝女百年如一日,宗門合作鄭門看
出處:
贈博羅張知縣叔昭謝事還仙游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醉濡三斗墨淋漓,為寫江亭送別詩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風(fēng)雨閉門人病久,山花迎處馬行遲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楚江萬里來迢遞,越曲三聲唱別離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此日送君思往事,京華回首不勝悲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寒潮急雨上江樓,青草沙邊艤一舟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人醉東風(fēng)殊可畫,鳥歌斜日又堪愁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阮生送客能青眼,元亮求官尚黑頭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安得病軀生羽翼,陪君走馬到皇州
出處:
送鐘狂客應(yīng)薦北行
作者:
張詡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妍如重臺滴早露,潔如百子凌清波。
脆如并頭曉日映,正如千葉春風(fēng)和。
卻看黃中通理吉,才知不是尋常荷。
憶昔金源紹耶律,行宮帳殿俱嵯峨。
肇錫嘉名曷里改,金枝玉葉原非訛。
蓮曲新翻白羽起,蓮杯既醉朱顏酡。
遂令此花得所遇,史臣載筆為編摩。
五百年來岸谷異,祇隨塞草緣山阿。
退之無繇詠玉井,子安不復(fù)謠黃螺。
夙聞五臺此花盛,裕之游賞曾吟哦。
曷為塞垣竟寂寞,春風(fēng)秋雨長蹉跎。
詎比為鐙送子直,奚知作燭隨東坡。
名花如舊世代遠(yuǎn),田父樵子相詆訶。
我謂賞花紀(jì)史冊,已留名字輝羲娥。
汗青緗綠自可貴,紛紛賦頌何足多。
愿以此詩為花慰,見者應(yīng)復(fù)來游歌。
名花聞之似解語,風(fēng)前搖曳常娑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