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汪清
汪淵
汪漱芳
汪澈
汪灝
汪炎昶
汪煥
汪煚
汪熙
汪玄錫
汪玉軫
汪玢
汪珍
汪琬
汪瑔
汪瑤
汪璀
汪生民
汪用敬
汪由敦
汪畹玉
汪相如
汪真
汪睿
汪石青
汪祚
汪立中
汪立信
汪端
汪精衛(wèi)
精選古詩
丙寅除夕二首其一
丙寅除夕二首其二
新春試筆
挽蕭以忠主事二首其一
挽蕭以忠主事二首其二
鎮(zhèn)撫司和題韻
元宵
完節(jié)堂婦姑兩世俱同守志
古詩名句
久酣世味醲,益羨朋交淡
座既接簪纓,享復與昌歜
偶會情即親,未識氣已感
驚鱗樂連藻,倦翮媚叢菼
既忝末席歡,不飲吾何敢
頻年接歌笑,誰忍隔音形
一為寒窶迫,頓忘離別情
春帆已駕浦,晨鼓亦催程
查古詩
搜索
幻居庵觀明萬歷名人分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作者:
汪仲鈖
朝代:
清
暑風吹滿娑羅徑,《華嚴》墨海探佛乘。
閱古奚慚肉眼肉,偷閑卻愛凈域凈。
前賢已往塵劫換,故紙初開墨香迸。
譯經(jīng)人稱晉法業(yè),補經(jīng)年記唐證圣。
清涼師疏微可參,金輪帝序穢堪屏。
世界真從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羅映。
百年以前道琳出,萬歷之間寶閣盛。
三吳文物借莊嚴,五載衣糧費千請。
好事當時各擅名,傳觀我輩尤生敬。
寒山弟子趙宦光,笠塢學人文震孟。
松圓詩老鈐記親,雪嶠禪師偈語證。
余人半為祈功德,或者徑欲逃名姓。
閑心無著即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
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經(jīng)異代遷流更。
十萬文同龍樹裒,七萬字許宜官并。
伊余白業(yè)久欲專,在家俗緣嗟未竟。
筆聚須彌徒爾為,墨量大海何能稱
。
且領清甘飯后茶,稍聞疏寂花前磬。
重來牢記看經(jīng)時,屢那白月當炎令。
詩句欣賞
MORE+
世人若不明寬貸,此后定遭深折磨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偶逢環(huán)境亂如麻,躲去海邊觀浪花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東壁爭吵因爛帳,西鄰打架為分家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女人泗涕兼流淚,男漢掄拳又罵爹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恍聞驚濤同慨嘆:錢銀傷氣近風邪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一居東粵海之陽,一住古都天子鄉(xiāng)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余或遠游將大海,君能高就必中央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風濤激蕩吾看慣,龍虎騰驤子自詳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異日相逢同盡興,汝談鐘鼎我談鯧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枝頭宛轉(zhuǎn)叫倉庚,忽動尋春訪友情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且趁江山初霽色,來追林壑久荒程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當時嫩筍和雞煮,才摘新茶入罐烹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同賞杏林嬌醉態(tài),再吟短句效嚶鳴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數(shù)峰錯落插天青,流水孤村似畫屏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點點豆花飛蛺蝶,尖尖荷角立蜻蜓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不經(jīng)老友談心悟,已有新詩啟性靈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脫口試吟三兩句,惹來浣女隔溪聽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晚前一雨洗炎蒸,抬望明河喜不勝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北閣光搖千頃水,中宵月掛一輪冰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熱長久使吟思困,神爽良知心念澄
出處:
依韻目和北京孫更俊先生七律三十首
作者:
陳振家
朝代:
當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閱古奚慚肉眼肉,偷閑卻愛凈域凈。
前賢已往塵劫換,故紙初開墨香迸。
譯經(jīng)人稱晉法業(yè),補經(jīng)年記唐證圣。
清涼師疏微可參,金輪帝序穢堪屏。
世界真從檐卜藏,光明定有兜羅映。
百年以前道琳出,萬歷之間寶閣盛。
三吳文物借莊嚴,五載衣糧費千請。
好事當時各擅名,傳觀我輩尤生敬。
寒山弟子趙宦光,笠塢學人文震孟。
松圓詩老鈐記親,雪嶠禪師偈語證。
余人半為祈功德,或者徑欲逃名姓。
閑心無著即為安,公案已添毋乃病。
此去中峰去住曾,此經(jīng)異代遷流更。
十萬文同龍樹裒,七萬字許宜官并。
伊余白業(yè)久欲專,在家俗緣嗟未竟。
筆聚須彌徒爾為,墨量大海何能稱。
且領清甘飯后茶,稍聞疏寂花前磬。
重來牢記看經(jīng)時,屢那白月當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