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天民
劉天游
劉天益
劉天誼
劉天迪
劉天麟
劉太沖
劉太真
劉夷道
劉奇仲
劉奉世
劉妙容
劉威
劉媛
劉子壯
劉子實(shí)
劉子寰
劉子澄
劉子章
劉子羽
劉子翚
劉子薦
劉子郁
劉存業(yè)
劉存仁
劉存行
劉孚京
劉孚翊
劉孝儀
劉孝先
精選古詩
明皇對(duì)弈圖
題楊妃橫玉圖
春日游湖
題白玉蟾像
詠何立事
謝太傅
四果畫,石榴
桃實(shí)
古詩名句
博浪車行疾如駛,那比斯山巀嶪巑岏皇駐輿
駐輿意不樂海山仙人排云落
鞭石驅(qū)海戴六鰲,蛟龍潛窟不敢攫
我聞茲游事在三十有六年,鮑魚遺臭踵不旋
胡為運(yùn)終夢(mèng)戰(zhàn)爭(zhēng),海神震懾巨魚驚
又聞阿房起宮殿,東南財(cái)賦搜括遍
斯山斬伐詎有遺木魅,睒睗喋血疑從輦前濺
嗚呼祖龍計(jì)亦拙,咸陽此來成永訣
查古詩
搜索
邱二至山孝廉藏古墨百十二家既以顏其齋丙戌春入都時(shí)于寓齋出以觀客屬余紀(jì)詩
作者:
吳壽昌
朝代:
清
吾友古聞人,好古富詞翰。
長(zhǎng)安居再僦,城東張高館。
訪之榻無塵,圖史堆幾案。
須臾陳錦匣,未啟手先盥。
中藏舊隃糜,斜整不可亂。
形模盡琮璧,款識(shí)雜銘贊。
幽香與古光,拂拭難為判。
予觀故用嘲,君癖同好鍛。
胡不圖博古,彝鼎爭(zhēng)愛玩。
否則譜書畫,宣和跡重按。
抑或錄金石,庶用資講貫。
正史訂即訛,舊聞證未散。
斯乃膠煙姿,歲久成漫漶。
廷圭永已矣,是物無長(zhǎng)算。
邵羅暨方程,孰為諸家冠。
即今重曹氏,紫玉等既灌。
著錄冀流傳,質(zhì)亡名誰惋。
矧乃置不用,什襲加防捍。
何如之五都,一丸購新爨。
持以狎丹鉛,涂改復(fù)點(diǎn)竄。
有用貴珠璣,無用賤薪炭。
君笑直至矧,謂予苦相難。
同一嗜古癖,奚為分畔岸。
寓意不留意,昔賢片辭斷。
所聚雖我好,不假澀囊換。
品羅百十二,持贈(zèng)居其半。
以彼膠漆交,獲此云煙看。
浮生恰與偕,摩娑生璀璨。
不受即墨封,不學(xué)子墨謾。
行將守吾齋,心清參鼻觀。
奈何米家船,揭牌逞汗漫。
感君達(dá)士懷,愧予言河漢。
五陵事裘馬,知白孰為贊
。
我非豪奪人,完歸復(fù)何憚。
詩句欣賞
MORE+
偶為批鱗傷切直,故教垂翅暫低回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赤心報(bào)國殫臣節(jié),白發(fā)歸田仰圣裁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闊別故人勞慰問,詩筒接得手親開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憶年三五在妝臺(tái),曾亦東涂西抹來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今日頭顱成老丑,平生意氣轉(zhuǎn)遲回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桐琴只作南音寫,芰服還依舊樣裁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尊酒論文重許我,雅懷從此為君開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君家住在釣魚臺(tái),水色山光滿目來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西日乍沉涼月上,南風(fēng)初起暮潮回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體疲高枕從容臥,興到新詩取次裁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我欲攜琴同唱和,不知東閣幾時(shí)開
出處:
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問水尋山取次行,姚江西畔訪寅兄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同袍意氣今猶昔,補(bǔ)袞文章老更成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霧雨暫容玄豹隱,風(fēng)云終起大鵬程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虛名累我將何用,贏得蕭蕭白發(fā)生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憶昔承恩入選曹,大夫從事獨(dú)賢勞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六年共署聯(lián)衙紙,幾度同燃繼晷膏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疏傅清名照汗簡(jiǎn),屈平哀思滿離騷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升沉自古應(yīng)難料,且對(duì)芳筵醉碧醪
出處:
馀姚訪陳司封即席賦二律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幾日林霏暝不開,遙山飛翠入亭臺(tái)
出處:
題四景山水
作者:
鄧林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長(zhǎng)安居再僦,城東張高館。
訪之榻無塵,圖史堆幾案。
須臾陳錦匣,未啟手先盥。
中藏舊隃糜,斜整不可亂。
形模盡琮璧,款識(shí)雜銘贊。
幽香與古光,拂拭難為判。
予觀故用嘲,君癖同好鍛。
胡不圖博古,彝鼎爭(zhēng)愛玩。
否則譜書畫,宣和跡重按。
抑或錄金石,庶用資講貫。
正史訂即訛,舊聞證未散。
斯乃膠煙姿,歲久成漫漶。
廷圭永已矣,是物無長(zhǎng)算。
邵羅暨方程,孰為諸家冠。
即今重曹氏,紫玉等既灌。
著錄冀流傳,質(zhì)亡名誰惋。
矧乃置不用,什襲加防捍。
何如之五都,一丸購新爨。
持以狎丹鉛,涂改復(fù)點(diǎn)竄。
有用貴珠璣,無用賤薪炭。
君笑直至矧,謂予苦相難。
同一嗜古癖,奚為分畔岸。
寓意不留意,昔賢片辭斷。
所聚雖我好,不假澀囊換。
品羅百十二,持贈(zèng)居其半。
以彼膠漆交,獲此云煙看。
浮生恰與偕,摩娑生璀璨。
不受即墨封,不學(xué)子墨謾。
行將守吾齋,心清參鼻觀。
奈何米家船,揭牌逞汗漫。
感君達(dá)士懷,愧予言河漢。
五陵事裘馬,知白孰為贊。
我非豪奪人,完歸復(fù)何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