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翰
劉翼
劉翼之
劉翼明
劉耕
劉肅
劉肇國
劉肇均
劉育英
劉勝
劉胥
劉能
劉致
劉臻
劉臻妻
劉舜臣
劉舟
劉良璧
劉芑
劉芮
劉芳
劉芳洪
劉芳節(jié)
劉芳躅
劉蒼
劉苑華
劉苞
劉若沖
劉若蕙
劉英
精選古詩
次云松訪復嬰宿萬年宮
代簡云松
擬云松簡彥民
候云壑不至
春興
題春山訪隱圖
題黃獻可所藏魚樂圖
題畫龍
古詩名句
云去人間化甘澤,松留天地作清陰
將收拾,暮年心事,分付與桑麻
文字多情別樣深,不堪高唱只低吟
老去輕三仕,詩來抵《四愁》
題柱橋邊男子志,散金閭里故人情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
丁丁聞啄門,有客來相過
青山綠水無窮意,信使人生空自忙
查古詩
搜索
李陽冰般若臺篆字歌
作者:
梁章鉅
朝代:
清
衡陽岣碑不可捫,岐陽石鼓科臼翻。
侯岡控飛籀史化,上蔡真刻焚余瘢。
吾閩荒遠跡愈鮮,按圖十一猶疑慳。
神工鬼斧鑿不到,搜奇往往嘲巖巒。
山靈奮激海若怒,風雨倒卷蛟螭蟠。
夜深鎖紐向絕壁,伶俜百怪走且顛。
誰其尸者唐李監(jiān),長劍快戟森烏賁。
三才萬匯睨倏忽,揮斥流宕窮倪端。
寶鼎躍水有神助,古溜過石無新痕。
坐令光價耀寰宇,仰揖漢碣睎秦磚。
世間精詣豈逸致,當年篆室窺真源。
以豐同豐中郎惑,將束作宋丞相惛。
苦心訂訛告采訪,想見雪泣忘眼飧。
千秋萬歲自有故,造化亦樂當鐫刓。
我來繭足奈屢失,乍見畫肚愁難援。
圍尺深寸語易曉,匪夸趩?兼寴?。
香臺銷歇般若寂,壯觀孰識華巖巔。
紛紛耳食稱四絕,那得精鑒祛煩冤。
掎裳聯(lián)襼?不語,牧童愕眙山鳥喧
。
呼觴歷歷記跟肘,走筆欲補歐陽篇。
詩句欣賞
MORE+
云去人間化甘澤,松留天地作清陰
出處:
題余仲楊松云齋手卷二首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將收拾,暮年心事,分付與桑麻
出處:
滿庭芳
作者:
湯國梨
朝代:
當代
文字多情別樣深,不堪高唱只低吟
出處:
有和為汪先生作
作者:
汪夢川
朝代:
當代
老去輕三仕,詩來抵《四愁》
出處:
答張君美
作者:
楊奐
朝代:
金末元初
題柱橋邊男子志,散金閭里故人情
出處:
王子榮過家上冢
作者:
李俊民
朝代:
金末元初
半開何所似,里中處女東家鄰
出處:
紀子正杏園燕集
作者:
元好問
朝代:
金末元初
丁丁聞啄門,有客來相過
出處:
贈答封仲堅
作者:
段克己
朝代:
金末元初
青山綠水無窮意,信使人生空自忙
出處:
楊生彥衡袖初夏三數(shù)詩過余徵和雖勉強應命格韻枯槁深慚見知
作者:
段克己
朝代:
金末元初
天津橋外古亭林,幾代風流余鳥音
出處:
過天津橋
作者:
舒慶春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主人好游意超邁,導我乘云觀上界
出處:
游盤龍山歌答桃源洞天主人
作者:
王昌麟
朝代:
近現(xiàn)代
達哉張釋之,妙喻錮南山
出處:
題蘗莊圖卷五首
作者:
汪精衛(wèi)
朝代:
近現(xiàn)代
驚塵蔽空
出處:
綺寮怨
作者:
喬大壯
朝代:
近現(xiàn)代
何處是春歸,尋遍水邊竹外,望遍池臺樓閣
出處:
慢卷袖·壬寅六月十四日
作者:
呂思勉
朝代:
近現(xiàn)代
喜君事考訂,饜我見聞多
出處:
贈尾崎古村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為問何日開籠放汝時
出處:
籠鶴嘆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杜陵不作海棠詩,一水迢迢寄與誰
出處:
板橋別墅雜詠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莫歌一曲家山破,荷葉香時有所思
出處:
萊園雜詠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那知金豹策勛時,便是玉魚蒙葬日
出處:
寧靖王墓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把盞與君拚一醉,江山樓上看江山
出處:
酬豬口鳳庵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喚盡奈何天不管,悠悠玉壘一浮云
出處:
題楊宜綠見寄詩后
作者:
蘇大山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侯岡控飛籀史化,上蔡真刻焚余瘢。
吾閩荒遠跡愈鮮,按圖十一猶疑慳。
神工鬼斧鑿不到,搜奇往往嘲巖巒。
山靈奮激海若怒,風雨倒卷蛟螭蟠。
夜深鎖紐向絕壁,伶俜百怪走且顛。
誰其尸者唐李監(jiān),長劍快戟森烏賁。
三才萬匯睨倏忽,揮斥流宕窮倪端。
寶鼎躍水有神助,古溜過石無新痕。
坐令光價耀寰宇,仰揖漢碣睎秦磚。
世間精詣豈逸致,當年篆室窺真源。
以豐同豐中郎惑,將束作宋丞相惛。
苦心訂訛告采訪,想見雪泣忘眼飧。
千秋萬歲自有故,造化亦樂當鐫刓。
我來繭足奈屢失,乍見畫肚愁難援。
圍尺深寸語易曉,匪夸趩?兼寴?。
香臺銷歇般若寂,壯觀孰識華巖巔。
紛紛耳食稱四絕,那得精鑒祛煩冤。
掎裳聯(lián)襼?不語,牧童愕眙山鳥喧。
呼觴歷歷記跟肘,走筆欲補歐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