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華春
李華(澹卿
李南壽
李南金
李南陽
李占
李及
李友太
李友棠
李友泉
李發(fā)甲
李叔與
李叔卿
李叔同
李叔玉
李叔達
李叔鈞
李叔霽
李受
李古
李合
李吉甫
李同芳
李呂
李君何
李君式
李君房
李君行
李吟山
李含章
精選古詩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詩其二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詩其三
次韻子椿金陵相會詩
次韻子椿游雨花臺同長老德正
又次莊居見貽佳什
用圣行韻和呈幾仲
和人見寄二首其一
和人見寄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翩翩雙騎立河干,遙望燕山雨后殘
行橐已無金錯在,路人猶作布衣看
關城近別偏多思,客路相隨祗一官
白發(fā)愧吾衰且賤,郗家兄弟在長安
與君傾蓋潞河堤,千里長林暝色低
旅服已經殘雪后,征軺猶駐朔云西
梅花暫索仙曹賦,春酒應從箬下攜
此去云霄多舊識,黃金臺上共扳躋
查古詩
搜索
訪溪上故人已出遂過禹門山
作者:
莫友芝
朝代:
清
重門啟交樹,初地入幽夐。
疏光延青崖,散落巾袂瑩。
蘿風吹不已,沙靄低將暝。
來往寂無人,遙遙墮疏磬
。
詩句欣賞
MORE+
我本吳越人,二年客幽燕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幽燕非我鄉(xiāng),而復適烏桓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前登桑乾嶺,西望太行山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太行何盤盤,欲往愁險艱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寓形天壤內,忽如水上船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昨日東海隅,今夕西江邊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役役何所求,吾將返林泉
出處:
灤陽道中雜興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嗟我吳越人,煢煢客燕都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凡見吳越士,依依不忍疏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況子重信義,尤與他人殊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寧無情繾綣,執(zhí)手與踟躕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薊門秋月白,城頭夜啼烏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城中良家子,半是南征夫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或從張都護,或屬李輕車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道傍別妻子,泣下如迸珠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自非英雄姿,孰使禍亂除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戎馬暗中國,游子將何趨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并州非故鄉(xiāng),東吳有田廬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子歸慰父母,繄我獨何如!
出處:
送強彥栗歸吳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雁鳴沙漠風,秋入燕陵樹
出處:
燕京客舍送友歸天臺
作者:
陳秀民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疏光延青崖,散落巾袂瑩。
蘿風吹不已,沙靄低將暝。
來往寂無人,遙遙墮疏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