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曹錫淑
曹錫黼
曹錫齡
曹雪芹
曹穎叔
曹駿良
曹髦
曹麟開
曹麟閣
曹鼎望
曹龍樹
曾?
曾三異
曾三聘
曾中思
曾中立
曾豐
曾習(xí)經(jīng)
曾乾曜
曾從龍
曾仕鑒
曾伋
曾會
曾作霖
曾僖
曾僖鄉(xiāng)人
曾允元
曾元澄
曾光斗
曾公亮
精選古詩
密之與鑒在相依桂水,貽書招予。書懷二十八韻奉答
送吳青聞給諫解官西上
酬襲在田孝廉
贈丁掌垣
贈李源白金吾
麻河捷
獻玉篇
端州雜詩其一
古詩名句
挺然為良材,枝葉郁蘢蔥
附根一何高,雨露濯以蒙
巖巒互參錯,危石當(dāng)其沖
匠者徒覬覦,欲取無繇從
所以千載間,得免斧鑿攻
孰云樗散木,天年獨能終
吉士篤古道,狡人飾虛情
撝謙信寡過,當(dāng)任戒持盈
查古詩
搜索
野雀
作者:
盧青山
朝代:
當(dāng)代
山中有野雀,扇扇雙錦翎。
起伏翹綠尾,啄食女蘿根。
往來無定跡,作息候曦昏。
一枝既已足,不復(fù)舉張心。
林中無盛衰,乃不識秋春
。
興來偶獨出,遠(yuǎn)避朝歌塵。
世人張罟網(wǎng),斯得扃籠聽。
斯鳥既不下,所費付空陳。
況乃不識世,故爾未學(xué)鳴。
詩句欣賞
MORE+
年來吏事冗,肯聽其唐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持此直如弦,何人行請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持此平如衡,何人得乾沒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莫將五德鳳,擬以獨擊鶻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筆端有造化,還解肉冤骨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山川幾經(jīng)歷,歲月去飄忽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簿書盈幾席,肯作塵勞咄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夜分燈火孤,清興諒難汩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檢點紀(jì)行篇,浮蹤遍吳越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歸朝擬何時,欲及眾芳歇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民物哀矜余,轉(zhuǎn)覺心如龁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好為萬言書,伏奏蒼龍闕
出處:
送王伯安南都審刑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唐朝綠野相,宋代獨樂公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起居候夷狄,姓氏傳兒童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古人不可作,誰是間世雄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我公后其人,德業(yè)正爾同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來為下覽鳳,去若冥飛鴻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完名歸造物,一節(jié)見始終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區(qū)區(qū)漢兩疏,圖畫未足工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東山在何許,亦在東門東
出處:
東山草堂四首為劉大司馬作(以四字為韻)
作者:
何孟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起伏翹綠尾,啄食女蘿根。
往來無定跡,作息候曦昏。
一枝既已足,不復(fù)舉張心。
林中無盛衰,乃不識秋春。
興來偶獨出,遠(yuǎn)避朝歌塵。
世人張罟網(wǎng),斯得扃籠聽。
斯鳥既不下,所費付空陳。
況乃不識世,故爾未學(xué)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