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呂宗健
呂定
呂宜之
呂憲曾
呂寅伯
呂小薇
呂履恒
呂巖
呂川
呂師濂
呂希周
呂希哲
呂希彥
呂希純
呂干云
呂莊頤
呂延嗣
呂當(dāng)
呂徽之
呂志伊
呂思勉
呂思誠
呂恒
呂惠卿
呂惠如
呂愿中
呂成家
呂承娧
呂承婍
呂拭
精選古詩
敦煌廿詠三危山詠
與崔渥冥會雜詩
又湘妃詩四首
書任生案
嫁女詩其三
嫁女詩其五
嫁女詩
答智威偈
古詩名句
節(jié)序一以佳,矧遘瑤華音
握蘭正婉娩,折柳嗟侵尋
且漱溪邊石,一聽丘中琴
玉帳登壇夜論兵,將軍出塞氣縱橫
可憐多少銜恩客,寫向丹青只柳生
幾折沿堤路,相攜坐此中
天連千頃碧,花漲一池紅
欲去已將沒,看來意不窮
查古詩
搜索
論詩
作者:
李含章
朝代:
清
好詩如佳人,嫣然媚幽獨(dú)。
鉛華屏不御,葆此無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騰曼綠。
一顧失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聞好鳥,應(yīng)節(jié)喧百族。
引吭揚(yáng)天和,喁于葉弦樂。
春花倉庚歌,夜月杜鵑哭。
微物詎有知,聽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聲,不在斗繁縟。
笑啼根至性,風(fēng)蕭任棖觸。
勿使天籟乖,要令老嫗覺。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蘊(yùn)蓄。
自從齊梁來,藻繢眩凡目。
土木飾金貂,珷玞薦文櫝。
旁觀豈不好,所苦真意斫。
蘭苕集翡翠,無由起遐矚。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籠及光景,鏤刻到草木。
邇來喜平淡,綺語久閣束
。
悲歡不自禁,涉筆或累輻。
色黜剪彩艷,聲異叩缶俗。
婦人職中饋,豈事勤著錄。
詎知風(fēng)人志,性靈藉陶淑。
發(fā)情止禮義,本自三百牘。
至音諧宮商,六義有正鵠。
吾言或非迂,試取反覆讀。
詩句欣賞
MORE+
蒼花不曉神靈意,扶顛始知籌策良
出處:
大司馬丈量移南司空屢疏乞歸不允忽報大捷喜而集杜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朝廷袞職誰爭補(bǔ),正想氤氳滿眼香
出處:
大司馬丈量移南司空屢疏乞歸不允忽報大捷喜而集杜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想見歸懷尚百憂,何時更得曲江游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十年戎馬暗南國,萬里烽煙接素秋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可念此公懷直道,焉知李廣未封侯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杖藜嘆世者誰子,天入滄浪一釣舟
出處:
司馬丈乞身未允聞已南歸集杜遙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拖玉腰金報主身,莫云江漢有垂綸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扁舟不獨(dú)如張翰,河內(nèi)尤宜借寇恂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獨(dú)使至尊憂社稷,早聞黃閣畫麒麟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致君堯舜須公等,歸赴朝廷已入秦
出處:
周中丞再疏乞歸自縉神官軍而下號留不已集杜卻寄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高閣崚層俯建章,況逢佳節(jié)又重陽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秋聲不入游人耳,紫氣浮來滿帝鄉(xiāng)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發(fā)短更蒼堪帽落,客多同調(diào)趁花忙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明年此會知何處,遍插茱萸遍舉觴
出處:
九日與諸曹友同登顯靈宮閣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大隱于今混廟廊,翩翩同舍共亭芳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bǔ)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深林夕照明棲鳥,曲徑人疑繞洞房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bǔ)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惱殺黃花仍五色,簪看綠鬢賽重陽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bǔ)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誰知玉露凋傷后,更向疏籬作意香
出處:
采芳亭承南羅二長官見招賞菊集諸曹友為補(bǔ)重陽之會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尋花問柳傍湖西,公暇何妨客共攜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jì)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柳色晴嬌驄馬道,花香春砌長公堤
出處:
和任憲使枉駕南巖兼紀(jì)湖堤新成
作者:
唐伯元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鉛華屏不御,葆此無瑕玉。
巧笑流瑳那,蛾眉騰曼綠。
一顧失傾城,何必炫奇服。
又如聞好鳥,應(yīng)節(jié)喧百族。
引吭揚(yáng)天和,喁于葉弦樂。
春花倉庚歌,夜月杜鵑哭。
微物詎有知,聽者感衷曲。
始知心之聲,不在斗繁縟。
笑啼根至性,風(fēng)蕭任棖觸。
勿使天籟乖,要令老嫗覺。
神充貌自腴,至味乃蘊(yùn)蓄。
自從齊梁來,藻繢眩凡目。
土木飾金貂,珷玞薦文櫝。
旁觀豈不好,所苦真意斫。
蘭苕集翡翠,無由起遐矚。
嗟余少耽吟,月露困雕琢。
牢籠及光景,鏤刻到草木。
邇來喜平淡,綺語久閣束。
悲歡不自禁,涉筆或累輻。
色黜剪彩艷,聲異叩缶俗。
婦人職中饋,豈事勤著錄。
詎知風(fēng)人志,性靈藉陶淑。
發(fā)情止禮義,本自三百牘。
至音諧宮商,六義有正鵠。
吾言或非迂,試取反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