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天英
李天馥
李天驥
李太古
李太澄
李太玄
李夫人
李頭陀
李夷
李夷庚
李夷簡
李夷行
李奇標
李奉璋
李奉翰
李奎
李奕茂
李好義
李好古
李好復
李好文
李如一
李如員
李如枚
李如榴
李如汸
李如璧
李如筠
李如篪
李如蕙
精選古詩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內(nèi)期日二首其一
六月二日客途逢亡內(nèi)期日二首其二
東閣塵賓幕,西征愧賦才。
秋夜感懷
生平口號
憶侯幾道云俱兄弟
六哀詩徐冢宰石麟
秋日避難疁東柬智含
古詩名句
遲莫長存君子操,凄涼不厭主人貧
天虛沆瀣流清氣,月過青冥動細淪
此夜空庭耿相對,春花夏葉總埃塵
五夜雪霜清沴氣,三陽玉燭照芳春
愿聞馴象來林邑,復睹封牛至罽賓
川后山祗爭效職,淮夷海獠悉歸臣
君王垂拱明光殿,圣敬如湯日日新
桃花逐水縈紆入,不覺清溪路淺深
查古詩
搜索
白帝城
作者:
王再咸
朝代:
近現(xiàn)代
龍氣飛揚騰八荒,真人仗劍來西方。
傳經(jīng)轉(zhuǎn)拜盧子干,年少讀書聲瑯瑯。
涿鹿城頭生秋草,英雄那肯田間老。
中原幾帝復幾王,可憐故里知音少。
馬槊清談曹孟德,相逢京洛心已折。
想當煮酒高論時,公等落落裈中虱。
智者所見略相等,前有奉孝后公瑾。
不負平生知己心,幾回頸上刀光冷。
劉郎浦口簫聲細,娶婦何如呂野雉。
佳偶江南艷二喬,吳兒終少風云氣
。
曾上元龍坐上來,求田問舍胡為哉。
怖者可向床下伏,舉手招得青天雷。
帳中玉人雙侍側(cè),鎖來空笑銅臺客。
楚歌歇后數(shù)百年,隆隼家風唯好色。
何物名士劉荊州,何等節(jié)度孫仲謀。
七十二敗那足道,手拊髀肉心煩憂。
一夕南陽龍起陸,骨肉君臣魚水樂。
從茲一片帝王心,深深置在先生腹。
樓船拍拍回東吳,車騎搖搖來成都。
多口兵間說仁義,無怪乃公薄腐儒。
白衣?lián)u櫓荊襄地,討賊春秋昭大義。
明明正統(tǒng)赤伏符,小哉乃著仇國議。
猇亭一著偶然耳,惜別傷離更哀死。
追思韋布昆弟歡,多情自脫山河屣。
負圖家法師前朝,玉璽淋漓親手交。
嗣子不才君可取,有舜安得無唐堯。
三顧恩深相對泣,老臣自嘔數(shù)斗血。
頓首奉詔即死時,豈待大星西墜日。
三代以下論臣主,令人忽泣忽起舞。
昔時曾老蜀宮人,此地今猶漢家土。
西風歷歷興亡事,李孟王明紛割據(jù)。
一從魂去永安宮,有蜀遂無真皇帝。
詩句欣賞
MORE+
重陽好約冰壺子,同入仙源避世人
出處:
醉贈何能舉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將軍舊日曾分祿,為結(jié)茅堂草覆檐
出處:
周所立江村草堂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過橋柳暗烏爭樹,當戶花開燕入簾
出處:
周所立江村草堂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醉書江石兼云冷,晚飯山苗帶露甜
出處:
周所立江村草堂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之子多才空白首,獨將詞賦擬江淹
出處:
周所立江村草堂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空山云臥杳難尋,惟許人間禮磬音
出處:
云臥山房為了上人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龍起缽中生片影,鶴歸仙頂結(jié)輕陰
出處:
云臥山房為了上人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化為法雨沾衣濕,散作天花繞座深
出處:
云臥山房為了上人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去住了然無定著,祇應猛虎識禪心
出處:
云臥山房為了上人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江海歸來兩鬢霜,仙源深處結(jié)茅堂
出處:
仙溪書院為何能舉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參差樹映春山遠,窈窕橋通碧澗長
出處:
仙溪書院為何能舉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金匱藏書遺鳥跡,石田種玉起虹光
出處:
仙溪書院為何能舉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只愁來往迷花嶼,預擬藤陰問釣航
出處:
仙溪書院為何能舉賦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空山樓觀遠蒼蒼,路出深溪石磴長
出處:
淵明入社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近瀑飛云經(jīng)樹濕,穿花流水過橋香
出處:
淵明入社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高僧喜識桄桹杖,稚子歡迎薜荔裳
出處:
淵明入社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入社幾時還出社,松陰十里到柴桑
出處:
淵明入社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蔗園瓜地楚山春,野屋梅花照雪筠
出處:
贈別傅商翁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鄰甕共開桑落酒,客衣猶帶豫章塵
出處:
贈別傅商翁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舊彈長鋏馮諼老,新著衡書季子貧
出處:
贈別傅商翁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傳經(jīng)轉(zhuǎn)拜盧子干,年少讀書聲瑯瑯。
涿鹿城頭生秋草,英雄那肯田間老。
中原幾帝復幾王,可憐故里知音少。
馬槊清談曹孟德,相逢京洛心已折。
想當煮酒高論時,公等落落裈中虱。
智者所見略相等,前有奉孝后公瑾。
不負平生知己心,幾回頸上刀光冷。
劉郎浦口簫聲細,娶婦何如呂野雉。
佳偶江南艷二喬,吳兒終少風云氣。
曾上元龍坐上來,求田問舍胡為哉。
怖者可向床下伏,舉手招得青天雷。
帳中玉人雙侍側(cè),鎖來空笑銅臺客。
楚歌歇后數(shù)百年,隆隼家風唯好色。
何物名士劉荊州,何等節(jié)度孫仲謀。
七十二敗那足道,手拊髀肉心煩憂。
一夕南陽龍起陸,骨肉君臣魚水樂。
從茲一片帝王心,深深置在先生腹。
樓船拍拍回東吳,車騎搖搖來成都。
多口兵間說仁義,無怪乃公薄腐儒。
白衣?lián)u櫓荊襄地,討賊春秋昭大義。
明明正統(tǒng)赤伏符,小哉乃著仇國議。
猇亭一著偶然耳,惜別傷離更哀死。
追思韋布昆弟歡,多情自脫山河屣。
負圖家法師前朝,玉璽淋漓親手交。
嗣子不才君可取,有舜安得無唐堯。
三顧恩深相對泣,老臣自嘔數(shù)斗血。
頓首奉詔即死時,豈待大星西墜日。
三代以下論臣主,令人忽泣忽起舞。
昔時曾老蜀宮人,此地今猶漢家土。
西風歷歷興亡事,李孟王明紛割據(jù)。
一從魂去永安宮,有蜀遂無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