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馮柷
馮樹勛
馮桂芬
馮夢得
馮夢禎
馮夢龍
馮椅
馮椿
馮楫
馮樾
馮武
馮毓舜
馮氏(文明太后
馮永軍
馮浚
馮浩
馮涓
馮涯
馮淑妃
馮溥
馮澄
馮澥
馮熾宗
馮煦
馮熔
馮熙載
馮珧
馮班
馮琦
馮璜
精選古詩
近秋懷宛叔
仙家竹枝詞其一
仙家竹枝詞其二
天柱峰
偶作
吳江舟次
寒夜泊湖上
雪夜小泛
古詩名句
霽極冬欲煦,葉落天彌空
飄飖凌絕頂,縱浪倚玄穹
下山若有會,把酒挹商風
卜游非不早,宿疴滯霪霖
景霽散新暄,和飆動神襟
欣此竹林侶,相送出江潯
起矚原上樹,早已貯清陰
百卉競芳葳,群溜奏徽音
查古詩
搜索
鷓鴣天
作者:
顧隨
朝代:
近現(xiàn)代
一陣瀟瀟正打窗。
窗前獨立斷無腸。
故人昨夜三千里
。
秋雨今朝第一場。
思避暑,愛追涼。
天時人事盡堪傷。
己判同作流離子,好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
詩句欣賞
MORE+
鮫綃一幅錦云紅,得自新安八十翁
出處:
貢士佐時生子彌月予適至焉初予以詩壽新安千戶于翁八十翁以錦帕為謝因以遺兒用為遠壽之徵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雖愧犀錢并玉果,愿兒遐壽與翁同
出處:
貢士佐時生子彌月予適至焉初予以詩壽新安千戶于翁八十翁以錦帕為謝因以遺兒用為遠壽之徵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千載吾王此舊都,登源流水綠成湖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斷碑丘壟收云氣,長劍風塵憶壯圖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山隔游亭聞綠照,云封仙洞似蓬壺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聯(lián)鑣英俊來應慣,路轉峰回不問途
出處:
登源有汪王祖齊司馬墓及王廟廟后有綠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韻示同游仁里諸宗人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石梁灣曲水沉沉,路下峰腰半不禁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風外茶煙知寺近,云中雞唱覺村深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病多宜享山林福,才薄難勝利濟心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且為漁樵增故事,臨流先續(xù)采芝吟
出處:
未至普照寺道中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高崖直下如削鐵,不識何年鬼工截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巧令中有鑒光寒,萬古照人長不滅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綠苔半鎖蒼藤封,霧雨不晦天然銅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禪家意巧作幻境,鄰近便起空王宮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泗濱浮石曾充磬,明者何妨堪作鏡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玉蘊山輝古則然,此論行時眾方定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頗聞巢賊窺山城,虐燄一日昏其明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殺心久已變豹虎,何怪照出非人形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我來適當春雨后,老僧立話徘徊久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小蘇舊跡今已亡,惟有遺詩在人口
出處:
游普照寺觀石鏡相傳黃巢過此照其形為異類因縱火焚之久乃復明蘇子由宰績溪日嘗有留題石刻今不存矣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窗前獨立斷無腸。
故人昨夜三千里。
秋雨今朝第一場。
思避暑,愛追涼。
天時人事盡堪傷。
己判同作流離子,好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