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均
吳坤修
吳城
吳城小龍女
吳培源
吳士玉
吳士珽
吳士矩
吳士耀
吳處厚
吳復(fù)
吳大廷
吳大有
吳大江
吳大澄
吳天培
吳天鵬
吳奎
吳奕
吳妍因
吳娟
吳子光
吳子孝
吳子實
吳子文
吳子來
吳子玉
吳子瑜
吳子良
吳孔嘉
精選古詩
感秋二首其一
新安江水自績溪發(fā)源
新亭送客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jié)感恩書懷
新涼感興
新栽德安牡丹透根生孫枝皆千葉種也即非接頭二月二日瑞云紅初開清曉起看喜而賦之
新晴
新晴東園晚步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木落天地寬,云散川原廣
來者不可期,逝者日巳往
離居豈無懷,惻愴縈遠(yuǎn)想
日暮登高臺,流目盼云間
云間有明月,窈窕芙蓉顏
光輝被四表,萬古一往還
惜無騰化術(shù),仰之不能攀
江上秋風(fēng)急,天寒雁南歸
查古詩
搜索
送洛陽陳秀才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蘇秦辯口人共知,黑貂敝盡朋舊疏。
六侯相印幸得佩,一朝身戮埋荒墟。
賈生才調(diào)天下奇,幾年獻(xiàn)策承明廬。
讒言入耳竟不用,長沙抱恨何當(dāng)紆。
玉川先生妙人物,秋風(fēng)破屋聊自居。
觀其大節(jié)死不變,家中豈有擔(dān)石儲。
香山居士亦足數(shù),達(dá)哉達(dá)哉誰得如
。
二程兄弟百世士,孔孟之道賴以舒。
談經(jīng)說理妙無盡,天下學(xué)徒來挽車。
堯夫君實古淳士,胸中包裹混沌初。
西京華麗推第一,春光只滿二老閭。
前乎說客姑且置,后來賢哲世所譽(yù)。
洛陽古俗稱多士,遺風(fēng)掃地今無馀。
陳生亦是嵩山客,從軍久戍江南潴。
彎弓走馬非所慕,無事閉門長讀書。
抱琴辭我欲歸去,因思往事難自攄。
歸與瞑坐倘神會,為言每譚斯道,未必不為嘆息涕淚增欷歔。
詩句欣賞
MORE+
歌向滄浪獨(dú)羨魚,釣竿閒卻意何如
出處:
釣魚圖
作者:
陳雷
朝代:
元末明初
磻溪夢里青山老,猶遇君王載后車
出處:
釣魚圖
作者:
陳雷
朝代:
元末明初
大雅輟微響,新聲競哇淫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行行誰不迷,舉世莫能箴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慨彼深巷士,淵淵多古心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覽物易成感,呻吟暢中襟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初聆韶濩鳴,再聽鸞鵠吟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清泠播空象,要妙諧八音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詎惟孱懦興,幽夔亦蕭森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緣知美刺間,感創(chuàng)非獨(dú)今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王風(fēng)日已覃,王澤日已深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殷勤誦功德,永遠(yuǎn)被瑟琴
出處:
詠軒為金子尚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栽蔬遍南圃,雨足蔬已長
出處:
雨后步南園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晨夕供采掇,筐篚充所將
出處:
雨后步南園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豈無膏粱思,自顧不可常
出處:
雨后步南園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愿言使無違,澹泊庸何傷
出處:
雨后步南園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端居養(yǎng)幽素,沖然澹無滓
出處:
虛白室為毛經(jīng)歷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豈乏華藻榮,涅緇恐茲始
出處:
虛白室為毛經(jīng)歷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一室洞昭融,于焉表微旨
出處:
虛白室為毛經(jīng)歷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蒙莊亦何人,先予契斯理
出處:
虛白室為毛經(jīng)歷賦
作者:
周棐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六侯相印幸得佩,一朝身戮埋荒墟。
賈生才調(diào)天下奇,幾年獻(xiàn)策承明廬。
讒言入耳竟不用,長沙抱恨何當(dāng)紆。
玉川先生妙人物,秋風(fēng)破屋聊自居。
觀其大節(jié)死不變,家中豈有擔(dān)石儲。
香山居士亦足數(shù),達(dá)哉達(dá)哉誰得如。
二程兄弟百世士,孔孟之道賴以舒。
談經(jīng)說理妙無盡,天下學(xué)徒來挽車。
堯夫君實古淳士,胸中包裹混沌初。
西京華麗推第一,春光只滿二老閭。
前乎說客姑且置,后來賢哲世所譽(yù)。
洛陽古俗稱多士,遺風(fēng)掃地今無馀。
陳生亦是嵩山客,從軍久戍江南潴。
彎弓走馬非所慕,無事閉門長讀書。
抱琴辭我欲歸去,因思往事難自攄。
歸與瞑坐倘神會,為言每譚斯道,未必不為嘆息涕淚增欷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