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盧攜
盧文弨
盧文紀(jì)
盧方春
盧昭
盧景亮
盧條
盧某
盧栯
盧梅坡
盧夢(mèng)陽
盧楠
盧正中
盧殷
盧氏
盧求
盧汝弼
盧沄
盧法原
盧注
盧洵
盧浩
盧淵
盧渥
盧游
盧溵
盧炳
盧煥
盧照鄰
盧熊
精選古詩
病中獨(dú)坐
陪曹使君飲郭別乘舍夜歸奉寄
寄曹子方使君
寄曹使君
寄程漕
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fù)用前韻奉寄
猗猗亭夜月
盛暑謁劉公達(dá)
古詩名句
蹀雪工升甗,陵云欲舞梯
流星迸石齒,訝道火龍飛
蜀葵與唐鏡,同節(jié)復(fù)爭(zhēng)鮮
蜀葵終向日,唐鏡每羞天
卉木異情性,造化均陶甄
安得指佞早,重植堯階前
雞足煙丸古松心,龍眠惜之如惜金
玄霜遙分玉兔窟,碧髓近挺青蛉岑
查古詩
搜索
贈(zèng)天遺老人虞逸夫三十二韻
作者:
馮其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逸夫老子九十四,揮毫猶如駿馬駟。
下筆千言不自止,思來云外鬼神使。
我昨養(yǎng)疴海之曲,偶寫山水寄所思。
半以頤養(yǎng)半臥賞,豈論筆墨只自熹。
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郵投博一睟。
豈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詰笥。
從頭一一仔細(xì)讀,竟如座師閱卷試。
山隩水曲皆電掃,樵徑茅舍無一遺。
亦見偏舟待明月,亦見掃徑延客至。
亦聞梵唄清罄音,亦見深山藏古寺。
亦見烏桕霜葉紅,亦見遙峰凝遠(yuǎn)翠。
亦見千丈瀉飛瀑,亦見澄潭映碧珥。
亦見古木如老僧,亦見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眥。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連峰塞廣宇,亦知洪荒世所棄。
畫中三二逸民氏,不識(shí)前朝與今治。
只知四時(shí)山花落,豈解流光異世事。
老人不知畫卷盡,猶覺摩崖可題字。
讀罷此圖長(zhǎng)太息,揮毫竟作瓊琚賜。
一瀉千里數(shù)十韻,奔騰錯(cuò)落任恣肆。
忽如滄海涌洪濤,忽如怒馬勒峻陂。
忽如廣陵得知音,忽如清夜聞笛吹。
悠悠身世共艱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夢(mèng)里如聞山陽笛,風(fēng)前欲灑向秀淚。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當(dāng)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難得蒼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謝此老賜瓊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長(zhǎng)避世途絕欺偽
。
醒來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無為。
詩句欣賞
MORE+
眷此連枝會(huì),高吟愧昔游
出處:
登絅卿弟東樓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天上歸來老集英,醉中歲月漫崢嶸
出處:
題醉學(xué)士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先生不是高陽侶,自笑三閭說獨(dú)醒
出處:
題醉學(xué)士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殘燈明曙鼓,晴鐸報(bào)春城
出處:
別友人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月出銀河隱,林開鳥雀鳴
出處:
別友人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故人憐易別,舊事笑難憑
出處:
別友人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寄語今年去,休忘管鮑情
出處:
別友人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郭郎人盡笑,發(fā)白不憂貧
出處:
贈(zèng)郭生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賣藥來通市,分錢與餓人
出處:
贈(zèng)郭生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洞簫飛月夜,郢曲度陽春
出處:
贈(zèng)郭生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有客渾曾識(shí),休論見面新
出處:
贈(zèng)郭生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嵇康昔疏放,孤桐托奇音
出處:
聽琴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陶潛自曠達(dá),空撫無弦琴
出處:
聽琴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君懷廣陵曲,我愛柴桑吟
出處:
聽琴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那能悅俚耳,所貴崇古心
出處:
聽琴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詩客春殘病未興,白頭漫興秪如曾
出處:
喜張?zhí)幨客鬟^次韻答意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江蘺彌望空憐晚,甸麥緣貧稍藉登
出處:
喜張?zhí)幨客鬟^次韻答意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閒伴海鷗浮浪蕩,醉過鄰叟對(duì)鬅鬙
出處:
喜張?zhí)幨客鬟^次韻答意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幽情更愛玄真子,漁父詞工和未能
出處:
喜張?zhí)幨客鬟^次韻答意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相送曹門道,離情秪自憐
出處:
別王南原憲副
作者:
張羽(鳳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下筆千言不自止,思來云外鬼神使。
我昨養(yǎng)疴海之曲,偶寫山水寄所思。
半以頤養(yǎng)半臥賞,豈論筆墨只自熹。
為使知友稍展眉,千里郵投博一睟。
豈知老人豁心眼,把卷便作摩詰笥。
從頭一一仔細(xì)讀,竟如座師閱卷試。
山隩水曲皆電掃,樵徑茅舍無一遺。
亦見偏舟待明月,亦見掃徑延客至。
亦聞梵唄清罄音,亦見深山藏古寺。
亦見烏桕霜葉紅,亦見遙峰凝遠(yuǎn)翠。
亦見千丈瀉飛瀑,亦見澄潭映碧珥。
亦見古木如老僧,亦見危崖蒙薜荔。
亦感山深似太古,亦感峰高裂目眥。
亦知幽谷神仙府,亦知桃源避秦地。
亦知連峰塞廣宇,亦知洪荒世所棄。
畫中三二逸民氏,不識(shí)前朝與今治。
只知四時(shí)山花落,豈解流光異世事。
老人不知畫卷盡,猶覺摩崖可題字。
讀罷此圖長(zhǎng)太息,揮毫竟作瓊琚賜。
一瀉千里數(shù)十韻,奔騰錯(cuò)落任恣肆。
忽如滄海涌洪濤,忽如怒馬勒峻陂。
忽如廣陵得知音,忽如清夜聞笛吹。
悠悠身世共艱危,把卷我先心已醉。
夢(mèng)里如聞山陽笛,風(fēng)前欲灑向秀淚。
茫茫世事皆如此,不堪回首當(dāng)日始。
我拜此老才如海,我惜此老命遭忌。
難得蒼天尚有眼,留得此老作世瑞。
我謝此老賜瓊玖,欲共此老痛一醉。
醉里混茫入太初,長(zhǎng)避世途絕欺偽。
醒來同君麋鹿游,一卷德道究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