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何萬里
何世璂
何中
何中太
何乃瑩
何之鼎
何喬新
何喬松
何予高
何云
何亮
何人鶴
何仁山
何仕冢
何令修
何仲舉
何仲宣
何伯謹
何體性
何作善
何佩玉
何佩珠
何佩芬
何佩萱
何佾
何借宜
何偃
何儒亮
何允孝
何允泓
精選古詩
同劉叔泰放步湖邊入靈芝寺坐依光良久叔泰誦坡仙好把西湖比西子之句予因賦古風一首
同潘孔時飲總宜園孔時出寶晉數(shù)帖呼道人吹簫次日有詩予用韻答之
守齋示予游問政山和陳廣文詩予用韻呈守齋
畢履和惠端硯余以大歙硯報之佐以一詩
西湖晚望
過吳江
到三圣廟坐池亭久之記以四十字
客新安賦喜雨歌呈守齋倪史君
古詩名句
杖策笑安期,出門交蒯通
晚悟要為達,朝華那可崇
嘗恨史家流,老韓將無同
如何曹相國,堂上留蓋公
只欲聞韶去,其如度嶺賒
淹留囊易澀,敘別雨頻嗟
老樹迷云葉,危墻上土花
榆煙新出火,谷雨早分茶
查古詩
搜索
昆山謠送友人
作者:
郭翼
朝代:
元末明初
吳東之州婁東江,民廬矗矗如蜂房。
官車客馬交馳橫,紅塵軋投康與莊。
雞鳴鬧市森開張,珠犀翠象在道傍。
吳艎越艦萬首驤,大帆云落如山崩。
舟工花股百夫雄,蠻音?語如吃羌。
水仙祠前海茫茫,魚鱉作道虹作梁。
龍?zhí)秘愱I當中央,靈女媛歌吹笙簧。
馮夷伐鼓相鏗轟,或乘飛龍下滄浪。
大檣小檣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
左驅勾陳右攙搶,天子錫命下南邦。
重臣下拜靈慈宮,太平無象躋成康。
吾州富庶文物昌,厥田下下賦下上。
歲貢天府民職恭,君子訚訚講虞唐,小人業(yè)業(yè)為工商。
大夫從事舉賢明,掌曹僚屬登其良。
王郎作掾材用長,理煩剸劇乃不蘉。
自少軒輊有父風,穰穰學業(yè)盈囷倉。
乃翁七十須眉蒼,二三昆季故昂藏,中郎虎髯黠而彊。
誠心懇懇愛其兄,愿汝忠謇為國禎,子孫昭孝百祿將。
愿集中正以為裳,愿以仁義雜為珩。
愿言揖子以為明,德音秩秩亦孔章
。
詩句欣賞
MORE+
何物小兒為侶儔,座上能詩有仙客
出處:
仲冬月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月斜醉倒花樹下,銅龍漏下五十刻
出處:
仲冬月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中之人氣奕奕,愛畫云山與水石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遠山近山恣一揮,頃刻生絹數(shù)十尺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今代只數(shù)高尚書,妙處不減米家筆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后之善畫者為誰,青山白云久蕭瑟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忽驚座上煙藹生,漠漠平林翠如織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丕生夢想不可到,乃在君家雪色壁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花發(fā)窮林破曉紅,水合長天蕩晴碧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蘆邊雁影落回汀,沙上漁蓑曬斜日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白發(fā)蒼頭四老人,棋罷松間坐爭席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筍皮笠子大如傘,歸去不愁山雨濕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爐經九轉鍊丹成,杖掛百錢酤酒吃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眼看此景不可親,況復憧憧事塵役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會須結屋山之阿,更求好田水之曲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野人生理日有馀,耕歸牛角懸書帙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茆檐夜火促寒機,古甸秋風收晚栗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安車若便下邱樊,為報先生不可出
出處:
壁間雜畫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近時海內稱畫竹,息齋筆意何突兀
出處:
墨竹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蒼然寫此風露枝,墨花落紙秋萬斛
出處:
墨竹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官車客馬交馳橫,紅塵軋投康與莊。
雞鳴鬧市森開張,珠犀翠象在道傍。
吳艎越艦萬首驤,大帆云落如山崩。
舟工花股百夫雄,蠻音?語如吃羌。
水仙祠前海茫茫,魚鱉作道虹作梁。
龍?zhí)秘愱I當中央,靈女媛歌吹笙簧。
馮夷伐鼓相鏗轟,或乘飛龍下滄浪。
大檣小檣火流光,翠旓摩云互低昂。
左驅勾陳右攙搶,天子錫命下南邦。
重臣下拜靈慈宮,太平無象躋成康。
吾州富庶文物昌,厥田下下賦下上。
歲貢天府民職恭,君子訚訚講虞唐,小人業(yè)業(yè)為工商。
大夫從事舉賢明,掌曹僚屬登其良。
王郎作掾材用長,理煩剸劇乃不蘉。
自少軒輊有父風,穰穰學業(yè)盈囷倉。
乃翁七十須眉蒼,二三昆季故昂藏,中郎虎髯黠而彊。
誠心懇懇愛其兄,愿汝忠謇為國禎,子孫昭孝百祿將。
愿集中正以為裳,愿以仁義雜為珩。
愿言揖子以為明,德音秩秩亦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