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葉萼
葉著
葉蓁
葉蕙綢
葉衡
葉見泰
葉觀國
葉路鈐
葉輝
葉辰
葉進
葉適
葉道源
葉采
葉錫輅
葉錦
葉長齡
葉閶
葉際唐
葉隆禮
葉集之
葉霖藩
葉靜宜
葉靜慧
葉颙
葉高
葉高標
葉黯
葉齊賢
司炳煃
精選古詩
從軍別
寄從弟鐸及弟銓
和答銓弟
題陽和吉灤京詩集
猛虎行
贈劉子倫
滄洲灌夫詩為周子諒賦
葵花嘆
古詩名句
臨章樓畔唱歌頻,亂颯花枝記飲巡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條看
歌罷月在梁,影落闌干垂
何為容易別青山,空教青山笑不還
林中月出遲漁郎,嶺上茶生期姹女
人情驚反覆,腸斷《白頭吟》
漢帝有恩前賈席,書生何計請終纓
三千新練射雕兒,霹靂聲中駿馬嘶
查古詩
搜索
又和題一首
作者:
周永年
朝代:
明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shù)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zhuǎn)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若道臨溪堪釣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畫善行縮地法,無數(shù)景光縑素里。
春秋以時詠蘭桂,俯仰之間識橋梓。
游多鹿豕想鄰山,食足魚蝦知近市。
論成樂志美西園,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鑿衣冠問若何,只記在家常早起。
吾子風流勝昔人,合調(diào)每尋程與李。
蘭心未肯雜于蕙,橘性寧教化為枳。
所嗟李子就泉臺,喜得程君就棲止。
拂水巖頭飛瀑聲,穿過窗欞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閣敞湖山額秋水。
似茲小筑近年成,剩許新經(jīng)著耒耜。
山莊對向畫圖看,知他誰儉復(fù)誰侈。
詞出牛宮見曳犁,客上龍門聞倒屣。
嫩蕨有幾亦同采,老酒無多竟先被。
長句初驚驟雨過,高歌定遣從風靡。
先疇昔日服畎畝,舊德今時食名氏。
朝煙夕靄并迷離,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齋不免盡園蔬,凈肉何至污砧機。
宋家劉氏兩先生,號曰公非與公是。
從來史學(xué)未易通,夏禮能言征在杞。
吳越當年大國王,表忠觀古舟堪艤。
四海皆知有羅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續(xù)前篇,未及捉筆先伸紙。
《蘭亭敘》曾比金谷,《桃源記》卻出栗里。
況子詩因述祖興,輞川唱和非徒爾
。
五行作甘惟稼穡,三農(nóng)艱辛在耘耔。
墨池滌研開良田,此意豈復(fù)關(guān)余子。
詩句欣賞
MORE+
臨章樓畔唱歌頻,亂颯花枝記飲巡
出處:
臨章樓聞越舸且別悵然二首
作者:
湯顯祖
朝代:
明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條看
出處:
暮春長安郊游二音
作者:
袁中道
朝代:
明
歌罷月在梁,影落闌干垂
出處:
朱顏曲
作者:
沈一貫
朝代:
明
何為容易別青山,空教青山笑不還
出處:
四明山歌
作者:
沈一貫
朝代:
明
林中月出遲漁郎,嶺上茶生期姹女
出處:
送客還山
作者:
沈一貫
朝代:
明
人情驚反覆,腸斷《白頭吟》
出處:
呂梁遇仲文留飲志別
作者:
李三才
朝代:
明
漢帝有恩前賈席,書生何計請終纓
出處:
送諸博士壽賢量移過里兼懷顧叔時兄弟時方有洮岷之警
作者:
李三才
朝代:
明
三千新練射雕兒,霹靂聲中駿馬嘶
出處:
閱弓箭手二首
作者:
孫承宗
朝代:
明
獨有妙高臺上月,不為南北隔風煙
出處:
金山作
作者:
董應(yīng)舉
朝代:
明
出山已辦沙場骨,今日生還亦主恩
出處:
丙寅聞邊報
作者:
董應(yīng)舉
朝代:
明
種藥寒云外,分泉杳靄中
出處:
訪天圣寺長老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只緣膏已盡,便覺亮含羞
出處:
殘燈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西山像佛頭,又如抹青黛
出處:
望西山
作者:
吳孺子
朝代:
明
白發(fā)生青鏡,黃花吐素秋
出處:
秋日上黨道中懷故鄉(xiāng)知舊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燕鴻驚歲晚,越鳥對愁新
出處:
再示鯨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琉璃硯水黃金瓶,十樣鸞箋寫道經(jīng)
出處:
擬宮中行樂詞四首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袖里青梅大如豆,石榴枝上打黃鸝
出處:
宮詞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鮒魚甘涸轍,吾亦笑莊周
出處:
宿郡齋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遠客不宜秋,況登江上樓
出處:
秋日登唫覽樓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還余一尊酒,東海吊田橫
出處:
海上寒食
作者:
宋登春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喬木清川數(shù)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zhuǎn)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若道臨溪堪釣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畫善行縮地法,無數(shù)景光縑素里。
春秋以時詠蘭桂,俯仰之間識橋梓。
游多鹿豕想鄰山,食足魚蝦知近市。
論成樂志美西園,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鑿衣冠問若何,只記在家常早起。
吾子風流勝昔人,合調(diào)每尋程與李。
蘭心未肯雜于蕙,橘性寧教化為枳。
所嗟李子就泉臺,喜得程君就棲止。
拂水巖頭飛瀑聲,穿過窗欞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閣敞湖山額秋水。
似茲小筑近年成,剩許新經(jīng)著耒耜。
山莊對向畫圖看,知他誰儉復(fù)誰侈。
詞出牛宮見曳犁,客上龍門聞倒屣。
嫩蕨有幾亦同采,老酒無多竟先被。
長句初驚驟雨過,高歌定遣從風靡。
先疇昔日服畎畝,舊德今時食名氏。
朝煙夕靄并迷離,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齋不免盡園蔬,凈肉何至污砧機。
宋家劉氏兩先生,號曰公非與公是。
從來史學(xué)未易通,夏禮能言征在杞。
吳越當年大國王,表忠觀古舟堪艤。
四海皆知有羅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續(xù)前篇,未及捉筆先伸紙。
《蘭亭敘》曾比金谷,《桃源記》卻出栗里。
況子詩因述祖興,輞川唱和非徒爾。
五行作甘惟稼穡,三農(nóng)艱辛在耘耔。
墨池滌研開良田,此意豈復(fù)關(guān)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