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秦重泰
秦金
秦鉽
秦鐄
秦鉅倫
秦鈞儀
秦鏜
秦鏞
秦際唐
秦霖
秦霞
秦韜玉
秦鳴雷
秦鴻
秾華
程一寧
程世綏
程世繩
程東灣
程中山
程之才
程之楨
程之邵
程之鵔
程九萬
程云
程介
程從龍
程仕簡
程以南
精選古詩
陳經(jīng)略生朝四首其三
陳經(jīng)略生朝四首其二
陳經(jīng)略生朝四首其一
送刪定聞人丈歸嘉禾
送陳經(jīng)略二首其二
送陳經(jīng)略二首其一
家叔沚次暮春韻呈知止秘校
挽呂舍人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莫看竟日冷如霜,仰仗之時情自長
倘遇不平君必助,天生一付熱心腸
弱勢者倫多設(shè)防,甲堅腹厚殼中藏
漁人伸手捉將去,嚴實亦難逃禍殃
山野曾誰敢乜斜,威凌群獸是孤家
可憐人類略施計,勝爾如刀滿嘴牙
山腰野寺沒斜暉,留聽松聲立翠微
荒徑緣溪銀鷺起,遙看農(nóng)婦荷鋤歸
查古詩
搜索
上武昌太守傅藻
作者:
丁鶴年
朝代:
元末明初
蕭蕭五馬駕雙旌,太守承恩下玉京。
氣槩浮云蒸華岳,胸襟弱水浸蓬瀛。
擁經(jīng)東出辭儲館,分竹西來鎮(zhèn)鄂城。
地轉(zhuǎn)陽春蘇赤子,天回霖雨濟蒼生。
掃除積弊文書簡,慰藉群情賦斂輕。
每以哀矜存豈弟,還從摘發(fā)見神明。
笑談頓息清河訟,指顧潛消渤海兵。
已喜箕裘傳傅說,行看車馬賜桓榮。
閭閻有學(xué)皆興起,?畝無田不播耕。
懸榻每因高士下,清樽多為上賓傾。
過山問俗云生屐,出郭勸農(nóng)雨濕纓。
月滿南樓揮麈坐,花明北榭引車行。
題詩每擬招崔顥,作賦何曾厭襧衡。
感化屢聞虓虎渡,忘機不使狎鷗驚。
滿門桃李新陰暖,遍野桑麻曉色晴。
汗簡定應(yīng)書善政,口碑先已播賢聲。
肯憐倦客垂青盼,特為明公寫素誠。
作縣前人書上考,登科后裔廁群英。
亂離一去榮華盡,契闊重來坎?嬰。
豈為莼羹思故里,敬將麥飯灑先塋。
陶潛柳盡家何在,潘岳花殘邑屢更。
鶴發(fā)遺民供祀事,龜趺斷碣載題名。
獨歸華表叮嚀語,誰顧鹽車俛仰鳴
。
往事易成焦鹿夢,舊游難覓黍雞盟。
履殘濡露心逾苦,目斷停云淚更橫。
已幸玄堂新改厝,猶慚丙舍未經(jīng)營。
名隨版籍遙編越,身戀松楸重去荊。
存沒離魂同慘慘,往還孤影復(fù)煢煢。
敢方王粲依劉表,竊冀興宗念子平。
為政古來先孝弟,愿伸人子未伸情。
詩句欣賞
MORE+
極目更清寒,漪漪澄遙滓
出處:
苕霅溪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朝來春雨漲,洶涌蛟龍喜
出處:
苕霅溪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舟檣紛來往,萬斛等一葦
出處:
苕霅溪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翻翻輕鷗逝,裊裊漁歌起
出處:
苕霅溪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我欲把釣竿,來問玄真子
出處:
苕霅溪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整棹泛澄湖,春物暢我懷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前登何山嶺,短策窮縈回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晉代有高人,結(jié)屋臨澗隈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至今讀書地,石磴不生苔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幽蹤去已久,遺構(gòu)安在哉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山僧依勝跡,下結(jié)蓮花臺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亂來各飄蕩,龍象亦傾頹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乃知興壞理,道俗俱可哀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清風(fēng)動巖壑,松聲四山來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只疑斯人存,遺韻尚徘徊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我欲招其魂,舉目但蒿萊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臨觴聊一酹,惆悵愧高才
出處:
何楷讀書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藹藹層城陰,彌彌溪流漫
出處:
碧瀾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問誰所構(gòu)堂,軒窗傍高岸
出處:
碧瀾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答云唐刺史,文采當時冠
出處:
碧瀾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氣槩浮云蒸華岳,胸襟弱水浸蓬瀛。
擁經(jīng)東出辭儲館,分竹西來鎮(zhèn)鄂城。
地轉(zhuǎn)陽春蘇赤子,天回霖雨濟蒼生。
掃除積弊文書簡,慰藉群情賦斂輕。
每以哀矜存豈弟,還從摘發(fā)見神明。
笑談頓息清河訟,指顧潛消渤海兵。
已喜箕裘傳傅說,行看車馬賜桓榮。
閭閻有學(xué)皆興起,?畝無田不播耕。
懸榻每因高士下,清樽多為上賓傾。
過山問俗云生屐,出郭勸農(nóng)雨濕纓。
月滿南樓揮麈坐,花明北榭引車行。
題詩每擬招崔顥,作賦何曾厭襧衡。
感化屢聞虓虎渡,忘機不使狎鷗驚。
滿門桃李新陰暖,遍野桑麻曉色晴。
汗簡定應(yīng)書善政,口碑先已播賢聲。
肯憐倦客垂青盼,特為明公寫素誠。
作縣前人書上考,登科后裔廁群英。
亂離一去榮華盡,契闊重來坎?嬰。
豈為莼羹思故里,敬將麥飯灑先塋。
陶潛柳盡家何在,潘岳花殘邑屢更。
鶴發(fā)遺民供祀事,龜趺斷碣載題名。
獨歸華表叮嚀語,誰顧鹽車俛仰鳴。
往事易成焦鹿夢,舊游難覓黍雞盟。
履殘濡露心逾苦,目斷停云淚更橫。
已幸玄堂新改厝,猶慚丙舍未經(jīng)營。
名隨版籍遙編越,身戀松楸重去荊。
存沒離魂同慘慘,往還孤影復(fù)煢煢。
敢方王粲依劉表,竊冀興宗念子平。
為政古來先孝弟,愿伸人子未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