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黃公望
黃公槐
黃公渚
黃公紹
黃公輔
黃蘭
黃蘭波
黃蘭雪
黃興
黃其勤
黃典
黃冠野夫
黃凱鈞
黃芻
黃初庵
黃判院
黃力敘
黃化鯉
黃升
黃華
黃協(xié)塤
黃卓
黃南金
黃印
黃?。ㄟM(jìn)士
黃友
黃雙蕙
黃叔敖
黃叔琳
黃叔璥
精選古詩
贈劉鴻生
乙巳二月赴湘長沙湘陰武岡為先高祖金門公舊治遺愛在民至今父老猶能言之時先曾祖秋舫公官京朝常忽忽不樂明發(fā)之懷形諸篇什舟夜不寐感懷先德夢中得「長歌明發(fā)篇浩嘆京國年」十字醒成之
武昌舟中
嘉興吊強(qiáng)甫其一
嘉興吊強(qiáng)甫其二
天寧寺聽松
游天寧寺同左笏卿丈作
和左笏卿丈并簡泊園丈
古詩名句
蕩子新婚別,三年行不歸
青春嗟自老,紅顏亦已非
俯仰切中懷,何以解渴饑
白雪何飄飄,游子多離憂
美人嬌如花,娥娥臨青樓
佳期竟寂寞,蹉跎若河流
河流漫浩浩,相思令人老
時物有如期,秉燭苦不早
查古詩
搜索
君不見苕川席上戲贈晉陵朱說書
作者:
王叔承
朝代:
明
君不見蘇秦?zé)o賴子,開口風(fēng)濤吞萬里。
只為家無二頃田,播亂乾坤斗群蟻。
張儀大笑世亦傾,妻子休愁舌未死。
朱生有口亦不塵,千古舊事翻為新。
掀唇擊掌變態(tài)盡,能令人喜能令顰。
劉項興亡在頃刻,喚來野鬼皆生人
。
棚頭傀儡影中戲,英雄一往誰復(fù)真。
君不見羅生《水滸傳》,史才別逞文輝爛。
草莽雄心不自成,指點罡星灑江漢。
馬遷丘明走筆端,神機(jī)顛倒莊周幻。
滑稽玩世天所嗔,語落蘆花秋夢斷。
太史弄奇《左傳》浮,達(dá)人往往疑《春秋》。
土中髑髏難自辨,霜寒草白蟲啾啾。
男兒有眼不如瞽,無端信書被書苦,秦火微茫隔荒楚。
稗官國史爭頡頏,回首黃粱猶在釜。
堯囚舜篡然不然,齊東野人歷歷數(shù)。
玉帝閻羅老無力,白日人間縱妖蠱。
撫劍四顧余不平,且把葡萄聽《水滸》。
詩句欣賞
MORE+
小徑穿溪斷復(fù)通,叢林陰翳失西東
出處:
同董伯和登砂子嶺觀圣潭瀑布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重巖直入九霄上,古廟深臨萬壑中
出處:
同董伯和登砂子嶺觀圣潭瀑布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白日忽驚飛急雪,青潭慎勿怒潛龍
出處:
同董伯和登砂子嶺觀圣潭瀑布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誰知一勺靈湫水,解與人間作歲豐
出處:
同董伯和登砂子嶺觀圣潭瀑布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山上青山樓上樓,結(jié)樓高下倚林丘
出處:
上江山中即事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通幽一徑苔蘚滑,壓屋四山空翠流
出處:
上江山中即事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松梢滴露作疏雨,嵐氣入檐生早秋
出處:
上江山中即事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我來暫下陳蕃榻,一洗平生今古愁
出處:
上江山中即事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樓隱喬林白日長,桂花不斷四時香
出處:
至楓林登東山樓有感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山蒸嵐氣作朝雨,竹引水風(fēng)生晚涼
出處:
至楓林登東山樓有感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身在豈應(yīng)愁計拙,興來時復(fù)動詩狂
出處:
至楓林登東山樓有感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東山一為蒼生出,贏得人間話幾場
出處:
至楓林登東山樓有感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江水粼粼照岸浮,古碑如堠立江頭
出處:
曹操楊修玩曹娥碑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誰知手撚吟髭日,已是心疑國士秋
出處:
曹操楊修玩曹娥碑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奸計不逃人物議,畫圖解寫古今愁
出處:
曹操楊修玩曹娥碑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沽才斗虜固應(yīng)爾,更有同時鸚鵡洲
出處:
曹操楊修玩曹娥碑圖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幾日濃陰撼朔風(fēng),今朝新霽早推篷
出處:
嚴(yán)陵舟還喜晴贈陳大用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山頭積雪連云白,海上明霞照水紅
出處:
嚴(yán)陵舟還喜晴贈陳大用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身世已知歸計穩(wěn),舟行況與古人同
出處:
嚴(yán)陵舟還喜晴贈陳大用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通家喜有朱陳舊,努力躬耕待歲豐
出處:
嚴(yán)陵舟還喜晴贈陳大用
作者:
朱同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只為家無二頃田,播亂乾坤斗群蟻。
張儀大笑世亦傾,妻子休愁舌未死。
朱生有口亦不塵,千古舊事翻為新。
掀唇擊掌變態(tài)盡,能令人喜能令顰。
劉項興亡在頃刻,喚來野鬼皆生人。
棚頭傀儡影中戲,英雄一往誰復(fù)真。
君不見羅生《水滸傳》,史才別逞文輝爛。
草莽雄心不自成,指點罡星灑江漢。
馬遷丘明走筆端,神機(jī)顛倒莊周幻。
滑稽玩世天所嗔,語落蘆花秋夢斷。
太史弄奇《左傳》浮,達(dá)人往往疑《春秋》。
土中髑髏難自辨,霜寒草白蟲啾啾。
男兒有眼不如瞽,無端信書被書苦,秦火微茫隔荒楚。
稗官國史爭頡頏,回首黃粱猶在釜。
堯囚舜篡然不然,齊東野人歷歷數(shù)。
玉帝閻羅老無力,白日人間縱妖蠱。
撫劍四顧余不平,且把葡萄聽《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