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釋行肇
釋覺
釋覺先
釋覺海
釋覺真
釋覺阿上人
釋證悟
釋警玄
釋谷泉
釋賢
釋贊寧
釋超逸
釋超雪
釋輝
釋辯
釋達珠
釋達觀
釋進英
釋遜
釋通岸
釋通慧
釋通炯
釋通理
釋遇安
釋遇昌
釋遇臻
釋遇賢
釋道?
釋道丘
釋道東
精選古詩
再用韻簡王簿
頃嘗將漕淮東林子長今膺是選因以小詩述懷庶幾古人贈言之意云
用韻酬翟曾二倅和章
兩日絕市無肉舉家不免蔬食因書數(shù)語
和宋宰立春雨
甲寅十一月朔旦冬至適值先妣太夫人服闋從吉感而賦詩二首
同主簿過翠眉亭
即事
古詩名句
共看彈琴暇,深知制錦優(yōu)
鹓行需早入,鹢舫若為留
翹首西曹月,還應(yīng)照海陬
憂時楊伯起,化理在澄源
訓(xùn)俗心殊切,談經(jīng)道自尊
桑麻森遍野,桃李爛盈門
忽奉綸音去,離懷那可言
秋曹清切地,茂宰獨承恩
查古詩
搜索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作)
作者:
高啟
朝代:
明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建章宮里長生殿,芍藥初開敕張宴。
龍笙罷奏鳳弦停,共聽嬌喉一鶯囀。
遏云妙響發(fā)朱唇,不讓開元許永新。
繡陛花驚飄艷雪,文梁風動委芳塵。
翰林才子山東李,每進新詞蒙上喜。
當筵按罷謝天恩,捧賜纏頭蜀都綺。
晚出銀臺酒未銷,侯家主第強相邀。
寶釵珠袖尊前賞,占斷春風夜復(fù)朝。
回頭樂事浮云改,瘞玉埋香今幾載。
世間遺譜竟誰傳,弟子猶憐一人在
。
曾記《霓裳》學得成,朝元隊里藝初呈。
九天聲落千人聽,丹鳳樓前月正明。
狹邪貴客回車馬,不信芳名在師下。
風塵一旦禁城荒,誰是花前聽歌者。
從此飄零出教坊,遠辭京國客殊方。
閉門春盡無人問,白發(fā)青裙不理妝。
相逢為把雙蛾蹙,《水調(diào)》、《梁州》歌續(xù)續(xù)。
江南年少未曾聞,元是當時供奉曲。
朝使今年海上歸,繁華休說亂來非。
梨園散盡宮槐落,天子愁多內(nèi)宴稀。
始知歡樂生憂患,恨殺韓休老無諫。
傷心不見昔人歌,汾水秋風有飛雁。
此日西園把一卮,感時懷舊盡成悲。
含情欲為秋娘賦,愧我才非杜牧之。
詩句欣賞
MORE+
自沐恩榮侍禁闈,忠心曾受九重知
出處:
瞻云為給事中羅亨信賦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孤云極目五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
出處:
瞻云為給事中羅亨信賦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陟屺徒令增浩嘆,趨庭應(yīng)見遂歸期
出處:
瞻云為給事中羅亨信賦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嗟予久切高堂念,引領(lǐng)天南思欲飛
出處:
瞻云為給事中羅亨信賦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泮水歸來罷采芹,幽居林下絕囂氛
出處:
寄竹林張先生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螺杯醉客秋吟月,蠟屐尋僧曉蹋云
出處:
寄竹林張先生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開沼養(yǎng)魚多種藻,藏書辟蠹盛栽蕓
出處:
寄竹林張先生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何時乘興尋君去,煮茗談詩到夜分
出處:
寄竹林張先生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我愛西江老徵士,傳家喜有百年書
出處:
和楊嗣慶見寄韻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才名重似連城璧,文采光如照乘珠
出處:
和楊嗣慶見寄韻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洛社衣冠原自好,柴桑風致未應(yīng)殊
出處:
和楊嗣慶見寄韻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山中著述人爭誦,莫惜佳章遠寄予
出處:
和楊嗣慶見寄韻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新承恩命出鑾坡,萬里交州喜再過
出處:
送僉憲武大本赴交阯參贊英國公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公館清風榮使節(jié),蠻溪明月聽夷歌
出處:
送僉憲武大本赴交阯參贊英國公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藩臣才略唐都護,征虜威名漢伏波
出處:
送僉憲武大本赴交阯參贊英國公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聞道分茅銅柱在,古今勛業(yè)共峨峨
出處:
送僉憲武大本赴交阯參贊英國公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奎光夜夜燭三臺,聞道春闈早晚開
出處:
召赴春闈同考太仆寺諸公餞于三里岡春闈稿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豈意徵書天上降,遂勞使者日邊來
出處:
召赴春闈同考太仆寺諸公餞于三里岡春闈稿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暫停柳下青絲鞚,同醉花前白玉杯
出處:
召赴春闈同考太仆寺諸公餞于三里岡春闈稿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行望京華應(yīng)咫尺,鐘山云氣接蓬萊
出處:
召赴春闈同考太仆寺諸公餞于三里岡春闈稿
作者:
陳璉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建章宮里長生殿,芍藥初開敕張宴。
龍笙罷奏鳳弦停,共聽嬌喉一鶯囀。
遏云妙響發(fā)朱唇,不讓開元許永新。
繡陛花驚飄艷雪,文梁風動委芳塵。
翰林才子山東李,每進新詞蒙上喜。
當筵按罷謝天恩,捧賜纏頭蜀都綺。
晚出銀臺酒未銷,侯家主第強相邀。
寶釵珠袖尊前賞,占斷春風夜復(fù)朝。
回頭樂事浮云改,瘞玉埋香今幾載。
世間遺譜竟誰傳,弟子猶憐一人在。
曾記《霓裳》學得成,朝元隊里藝初呈。
九天聲落千人聽,丹鳳樓前月正明。
狹邪貴客回車馬,不信芳名在師下。
風塵一旦禁城荒,誰是花前聽歌者。
從此飄零出教坊,遠辭京國客殊方。
閉門春盡無人問,白發(fā)青裙不理妝。
相逢為把雙蛾蹙,《水調(diào)》、《梁州》歌續(xù)續(xù)。
江南年少未曾聞,元是當時供奉曲。
朝使今年海上歸,繁華休說亂來非。
梨園散盡宮槐落,天子愁多內(nèi)宴稀。
始知歡樂生憂患,恨殺韓休老無諫。
傷心不見昔人歌,汾水秋風有飛雁。
此日西園把一卮,感時懷舊盡成悲。
含情欲為秋娘賦,愧我才非杜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