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概
劉榛
劉模
劉次莊
劉次春
劉正之
劉正夫
劉正宗
劉正誼
劉毅
劉毓盤
劉氏
劉氏云
劉氏婦
劉氏(杜羔妻
劉氏(王淑英妻
劉民畏
劉永之
劉永叔
劉永平
劉永年
劉永椿
劉永濟(jì)
劉漢
劉漢藜
劉汋
劉汝楫
劉汝藻
劉汝進(jìn)
劉汝鈞
精選古詩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fù)園寥志正游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其一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fù)園寥志正游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其二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fù)園寥志正游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其三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fù)園寥志正游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其四
七月初四日夜直時復(fù)園寥志正游焦山雜憶山中諸勝小詩寄之其五
贈劉樸生丈
恭挽德宗景皇帝用李商隱昭肅皇帝挽詩韻
渭漁三兄殤女感寄
古詩名句
紅葉滿園誰到,黃葉滿庭誰掃
記得紙紗燈,曾共星稀月小
芳草,芳草,綠向那方多少
記得依依款款身,柔條枉結(jié)十年恩
永豐坊內(nèi)無消息,何處西風(fēng)哭白門
忍見初三月上枝,相逢已是買栽遲
風(fēng)流不羨靈和殿,苦憶隋堤挽手時
漢苑同誰眠起雙,一絲一縷記柔腸
查古詩
搜索
八月枉希顏王孝廉自大唐別業(yè)相見靖安縣中辱贈長句甚慰旅懷臨別賦此
作者:
劉崧
朝代:
明
往與君別者,乃在南平州。
此日復(fù)可惜,送君溪上頭。
子留未五日,我客已一秋。
感子遠(yuǎn)來意,中情甚綢繆。
此邦鄰新吳,山水亦頗幽
。
縣中數(shù)百家,青峰映朱樓。
其木雜杞漆,其果多棗榴。
土沃饒桑麻,陰陰夾良疇。
近縣十馀里,負(fù)販亦易求。
公庭草如戟,其俗自不媮。
人言淳雅風(fēng),可以齊魯鄒。
矧我之所主,讀書皆好修。
開軒愛敬客,秩秩敘獻(xiàn)酬。
亦有二三友,志合而道侔。
共言吾子來,得以奉嬉游。
況當(dāng)八月交,大火西南流。
山蟬夜中起,黃鳥啼青楸。
便當(dāng)躡短屐,從爾陟林丘。
西尋桃源溪,臥云石龍湫。
低頭飲美酒,萬事吾何憂。
此意諒所悉,宣攄在朋儔。
翩其食場駒,歘去乃不留。
回風(fēng)捲行跡,我思實(shí)悠悠。
脫葉鳴島沙,行云遞中州。
磬折長林下,躑躅廣道陬。
常時恣言論,及此郁不抽。
盈盈目中淚,望子河之舟。
子歸大塘里,偃息得所休。
濯足坐垂釣,短衣行跨牛。
田翁與稚子,相見何油油。
視我遠(yuǎn)親故,兀如鷹在鞲。
滄江漁樵具,何以為遠(yuǎn)謀。
平生四海志,不直千金裘。
圣賢誡諒直,庶用寡悔尤。
感君昔贈章,慷慨契所投。
詩句欣賞
MORE+
美話既愉心,麗句更流思
出處:
周伯溫侍御席上賦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清事古難偶,歡合情所希
出處:
周伯溫侍御席上賦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及今不為樂,后茲將待誰
出處:
周伯溫侍御席上賦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但乏瓊玖報,虛蒙桃李施
出處:
周伯溫侍御席上賦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惟祝養(yǎng)生年,黃發(fā)以為期
出處:
周伯溫侍御席上賦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澄湖總地德,連山雄?縣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嵐氣川上浮,林影波中見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東臨帶吳會,北拒衿楚甸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上峙岫如復(fù),下亙水成練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參差窺粉堞,出沒露丹殿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宏麗邁前聞,游觀踰昔踐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君侯挺奇興,軒蓋此追衍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云隨朱旆揚(yáng),路繞赪霞轉(zhuǎn)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五藥芳可采,三芝秀堪搴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升高望已騁,即卑趣仍展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愿言謝羈纏,久茲事攀援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結(jié)網(wǎng)政未能,臨淵亦徒羨
出處:
游湖上諸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疲榮厭府寺,思閒愛林丘
出處:
同楊文舉提學(xué)游虎丘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今晨偶從告,薄言為茲游
出處:
同楊文舉提學(xué)游虎丘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輿馬出城郭,冠蓋集朋儔
出處:
同楊文舉提學(xué)游虎丘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此日復(fù)可惜,送君溪上頭。
子留未五日,我客已一秋。
感子遠(yuǎn)來意,中情甚綢繆。
此邦鄰新吳,山水亦頗幽。
縣中數(shù)百家,青峰映朱樓。
其木雜杞漆,其果多棗榴。
土沃饒桑麻,陰陰夾良疇。
近縣十馀里,負(fù)販亦易求。
公庭草如戟,其俗自不媮。
人言淳雅風(fēng),可以齊魯鄒。
矧我之所主,讀書皆好修。
開軒愛敬客,秩秩敘獻(xiàn)酬。
亦有二三友,志合而道侔。
共言吾子來,得以奉嬉游。
況當(dāng)八月交,大火西南流。
山蟬夜中起,黃鳥啼青楸。
便當(dāng)躡短屐,從爾陟林丘。
西尋桃源溪,臥云石龍湫。
低頭飲美酒,萬事吾何憂。
此意諒所悉,宣攄在朋儔。
翩其食場駒,歘去乃不留。
回風(fēng)捲行跡,我思實(shí)悠悠。
脫葉鳴島沙,行云遞中州。
磬折長林下,躑躅廣道陬。
常時恣言論,及此郁不抽。
盈盈目中淚,望子河之舟。
子歸大塘里,偃息得所休。
濯足坐垂釣,短衣行跨牛。
田翁與稚子,相見何油油。
視我遠(yuǎn)親故,兀如鷹在鞲。
滄江漁樵具,何以為遠(yuǎn)謀。
平生四海志,不直千金裘。
圣賢誡諒直,庶用寡悔尤。
感君昔贈章,慷慨契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