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蕭翼
蕭聯(lián)魁
蕭肅
蕭膺
蕭至善
蕭至忠
蕭若靜
蕭萐父
蕭蕃
蕭蛻
蕭衍
蕭觀音
蕭規(guī)
蕭詮
蕭豳
蕭貞玉
蕭貢
蕭貫
蕭賁
蕭賾
蕭趙琰
蕭辟
蕭遠
蕭逵
蕭道成
蕭道管
蕭遘
蕭鈞
蕭镃
蕭長懋
精選古詩
劉生昭鎧以一瓷制抱琴客見貽并索題句爰為賦七絕二章聊博一笑其一
劉生昭鎧以一瓷制抱琴客見貽并索題句爰為賦七絕二章聊博一笑其二
中秋月下不行口占
秋日旅游雜詠孤山訪林逋遺跡
西冷印社
飛來峰
別西湖
蘇州園林
古詩名句
三五元宵節(jié),連年氣候同
漫天來暮雨,吼地起南風
燈火樓臺寂,笙歌巷陌空
金吾徒弛禁,清坐愜深衷
四野話豐年,三番見臘前
意從多日厚,色瑩六葩妍
溪艇因思汎,鐺茶趁埽煎
老翁無此興,擁火醉陶然
查古詩
搜索
贈張尚書四十韻
作者:
藍智
朝代:
元末明初
皇華天子使,文彩尚書郎。
麟趾西河瑞,龍光北斗傍。
二星占分野,十月報開洋。
海霧清三島,天威靖八荒。
浮楂迎博望,決策用張良。
必見金陵復,俱瞻玉節(jié)光。
自天持鳳詔,靈雨護龍驤
。
當寧勞宵旰,安邊仗紀綱。
江淮遺草莽,郡邑尚豺狼。
漢代黃巾亂,公孫白馬狂。
朝廷徵李泌,將帥得汾陽。
秦鞏銷烽燧,青徐入稻粱。
江平天失塹,海闊地無疆。
破竹聲相應,投鞭勢莫當。
釜魚猶假息,穴兔且深藏。
尚肆憑陵惡,須期殺伐張。
大軍兼水陸,小丑負城隍。
逆境多流血,兇徒尚裹瘡。
弄兵憐渤海,焚玉惜昆崗。
自古稱懷遠,由來戒殺傷。
帝心惟惻隱,兵勢敢披猖。
冠蓋通南極,絲綸下朔方。
投戈榮錫爵,捲甲付銀章。
舜德三苗服,周詢六轡揚。
七閩開道路,九曲引舟航。
仙館煙霞晚,精廬樹木涼。
腐儒叨泛愛,清論耿難忘。
慘淡干戈地,蕭條翰墨場。
揚雄詞賦苦,潘岳鬢毛蒼。
壯志甘淪落,幽懷倍激昂。
中興期漢武,小雅美宣王。
圖畫云臺峻,謳歌海宇康。
黃金收騕裊,紫氣識干將。
畎畝身何用,江湖興自長。
避人從白帽,方士與青囊。
葵藿終傾日,松筠久傲霜。
謬蒙三握發(fā),愁緩九回腸。
不待除蜂蟻,唯應致鳳凰。
牛歌傷白石,漁父愛滄浪。
我亦依耕釣,君還佐廟堂。
詩句欣賞
MORE+
宜子毋忘角弓賦,將期奕世共清陰
出處:
梓軒,為湖州曹生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高僧習靜之所在,繞院竹梧生晝陰
出處:
同韓介玉過月溪上人玉雪軒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此境應居玉堂側,是誰移置雪山深?銅瓶薝卜不自供,碧椀醍醐為我斟
出處:
同韓介玉過月溪上人玉雪軒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老得一閑君所賜,小車隨處有山林
出處:
同韓介玉過月溪上人玉雪軒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北窗晝眠驚叩門,詩筒遠寄愿所聞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太學鄭虔固三絕,小字李潮仍八分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湖上好懷非往日,枕邊殘夢是行云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兩年屢有清游約,幾似空言以屬文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雄鳩鳴雁即天涯,未覺藍橋去路賒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夜枕不迷蝴蝶夢,春衫深染石榴花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千鐘縱意伯倫酒,七椀清心諫議茶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錯向墻頭窺宋玉,風光元在魯東家
出處:
次雪鶴生詩韻二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當年馮陸擅吳興,曾許楊生繼盛名
出處:
贈湖州楊均顯制筆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三館每蒙諸老重,萬鈞不博一毫輕
出處:
贈湖州楊均顯制筆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歸來未覺江湖遠,落拓寧知歲月更?穎也此時須自薦,國家用爾頌升平
出處:
贈湖州楊均顯制筆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滿軒桑柘共生成,坐愛春風向日榮
出處:
柘軒詩,為教授凌彥翀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五畝宅思鄒孟子,百年心慕李延平
出處:
柘軒詩,為教授凌彥翀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葉供蠶事誠何損,衣被民生獨用情
出處:
柘軒詩,為教授凌彥翀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中有如綸五色線,愿從袞職補升平
出處:
柘軒詩,為教授凌彥翀賦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嚴應始以筆治生,至今孫子大其名
出處:
武林嚴子英家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麟趾西河瑞,龍光北斗傍。
二星占分野,十月報開洋。
海霧清三島,天威靖八荒。
浮楂迎博望,決策用張良。
必見金陵復,俱瞻玉節(jié)光。
自天持鳳詔,靈雨護龍驤。
當寧勞宵旰,安邊仗紀綱。
江淮遺草莽,郡邑尚豺狼。
漢代黃巾亂,公孫白馬狂。
朝廷徵李泌,將帥得汾陽。
秦鞏銷烽燧,青徐入稻粱。
江平天失塹,海闊地無疆。
破竹聲相應,投鞭勢莫當。
釜魚猶假息,穴兔且深藏。
尚肆憑陵惡,須期殺伐張。
大軍兼水陸,小丑負城隍。
逆境多流血,兇徒尚裹瘡。
弄兵憐渤海,焚玉惜昆崗。
自古稱懷遠,由來戒殺傷。
帝心惟惻隱,兵勢敢披猖。
冠蓋通南極,絲綸下朔方。
投戈榮錫爵,捲甲付銀章。
舜德三苗服,周詢六轡揚。
七閩開道路,九曲引舟航。
仙館煙霞晚,精廬樹木涼。
腐儒叨泛愛,清論耿難忘。
慘淡干戈地,蕭條翰墨場。
揚雄詞賦苦,潘岳鬢毛蒼。
壯志甘淪落,幽懷倍激昂。
中興期漢武,小雅美宣王。
圖畫云臺峻,謳歌海宇康。
黃金收騕裊,紫氣識干將。
畎畝身何用,江湖興自長。
避人從白帽,方士與青囊。
葵藿終傾日,松筠久傲霜。
謬蒙三握發(fā),愁緩九回腸。
不待除蜂蟻,唯應致鳳凰。
牛歌傷白石,漁父愛滄浪。
我亦依耕釣,君還佐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