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特
李獻(xiàn)可
李獻(xiàn)甫
李獻(xiàn)能
李猷
李猷卿
李玉
李玉照
李玉繩
李玉英
李玖
李瑋
李珊
李玨
李珣
李珵
李璉
李琛
李琪
李琮
李琳
李瓊貞
李瑗
李瑜
李瑞徵
李瑞清
李瑨
李瑸
李璆
李璋煜
精選古詩
過蘇州其一
過蘇州其二
過蘇州其三
過蘇州其四
過蘇州其五
過蘇州其六
過蘇州其七
過蘇州其八
古詩名句
殘篇夏正煩箋注,變相鐘馗入畫圖
詩閣筆,酒傾壺
衰年情味蓼兼荼
春心拼共梅花冷,轉(zhuǎn)恐梅花冷不如
歌筵舞筵
鶯喧燕喧
纏頭一擲金千
問誰家少年
查古詩
搜索
胡君濟(jì)源家藏錢舜舉所畫俾予題之按山水形勝人物草木凡圖中所具者莫不曲盡微妙大率吳中佳處沉吟細(xì)玩若湖山之在目遂成長律十八韻以寫懷鄉(xiāng)之意云
作者:
李轅
朝代:
明
曾游百粵遍三吳,家住錢唐古帝都。
東對海門南禹穴,左連江塹右西湖。
潮生白馬聲偏壯,山捲蒼龍勢不孤。
渺渺舟航通絕島,重重樓閣擁云衢。
仙壇梵塔爭高下,野店山橋隔有無。
遠(yuǎn)水粘天銀浩漫,群山拔地翠模糊。
白沙細(xì)細(xì)眠鸂鶒,綠樹陰陰叫鷓鴣。
目斷松蘿仍竹桂,人行楊柳又菰蒲。
云埋劍氣忠臣廟,春黯梅魂處士墟。
內(nèi)苑煙花成寂寞,蘚堤鶯燕自歡娛。
牙檣錦纜開紅棹,翠管銀箏送玉壺。
歌女漫調(diào)金縷曲,舞姬輕拂繡羅襦。
繁華此地為吾里,漂泊頻年在旅途。
人事世情雖反側(cè),水光山色豈榮枯
。
中宵欹枕牽歸夢,今日憑軒按此圖。
品藻自慚才力淺,登臨誰說故鄉(xiāng)迂。
畫工堪比連城璧,詩拙難同照乘珠。
珍重聽泉樓上士,相看此外更何須。
詩句欣賞
MORE+
賢達(dá)貴存心,能愛復(fù)能敬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卓哉沈繩齋,持矩就方正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旬宣到滇南,戚戚重民命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平生冰蘗操,瞥眼輕趙孟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薄試經(jīng)綸才,政事每參诇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大器不自盈,客來即趨迎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有美沐錦衣,一見肝膽罄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古重忘形交,此道今差勝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唱和同塤篪,句法嚴(yán)律令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常思秉燭游,而況日未暝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我欲往從之,逸駕恐難并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披圖共爽然,白璧持相贈
出處:
再和沈繩齋與沐錦衣倡和圖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公從西蜀歸,我向江東泊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中流忽招呼,兩鬢已非昨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談笑起清風(fēng),循省內(nèi)無怍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每思國有人,災(zāi)變何由作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嗟天生公才,本以救民瘼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鶯鳳翔高霄,無乃舉措錯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倚注自有時,終為天下壑
出處:
見素征蜀告休而歸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混沌初開辟,天河透此灣
出處:
秋日游飛來寺次東坡韻
作者:
王縝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東對海門南禹穴,左連江塹右西湖。
潮生白馬聲偏壯,山捲蒼龍勢不孤。
渺渺舟航通絕島,重重樓閣擁云衢。
仙壇梵塔爭高下,野店山橋隔有無。
遠(yuǎn)水粘天銀浩漫,群山拔地翠模糊。
白沙細(xì)細(xì)眠鸂鶒,綠樹陰陰叫鷓鴣。
目斷松蘿仍竹桂,人行楊柳又菰蒲。
云埋劍氣忠臣廟,春黯梅魂處士墟。
內(nèi)苑煙花成寂寞,蘚堤鶯燕自歡娛。
牙檣錦纜開紅棹,翠管銀箏送玉壺。
歌女漫調(diào)金縷曲,舞姬輕拂繡羅襦。
繁華此地為吾里,漂泊頻年在旅途。
人事世情雖反側(cè),水光山色豈榮枯。
中宵欹枕牽歸夢,今日憑軒按此圖。
品藻自慚才力淺,登臨誰說故鄉(xiāng)迂。
畫工堪比連城璧,詩拙難同照乘珠。
珍重聽泉樓上士,相看此外更何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