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劉蘩榮
劉虛白
劉虛靜
劉行敏
劉衍
劉衡如
劉袤
劉裕
劉裳
劉褒
劉西村
劉觀光
劉覽庭
劉言史
劉詒慎
劉詵
劉誥
劉讀
劉誼
劉謙
劉謙吉
劉谷
劉象
劉象功
劉豫
劉豹
劉貴翁
劉贄
劉贊
劉起
精選古詩
某皇恐上啟伏承太師均佚之暇修真養(yǎng)浩日與造物者游謹成拙句上塵鈞覽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其一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其二
太湖沿檄西原道即事三首其三
登富陽觀山亭其一
登富陽觀山亭其二
登富陽觀山亭其三
壬子春暮罷職西省以宮觀東歸道由富陽默記舊詩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韻作因簡叔問并諸故人其一
古詩名句
從今不起云霄念,長向花間御板輿
素車白馬出燕關,風急云寒雪滿山
當日已拚成死孝,此身何敢望生還
忍看堂上遺容在,無復花前舞袖斑
丹旐翩翩人不見,撫床空有淚潺湲
哭向靈幃喚不醒,可憐從此隔幽冥
雙鳧影絕人何處,五柳陰濃戶自扃
藉草祗今稀酒伴,種花誰復課園丁
查古詩
搜索
題金華王氏潔養(yǎng)堂
作者:
張羽
朝代:
元末明初
金華之山何岧峣,上有樓觀當云霄。
仙人時跨彩鸞下,夜靜月明吹玉簫。
丹厓翠壁饒煙霧,正是初平牧羊處。
初平一去已千春,白石于今尚如故。
君因采藥時經(jīng)過,裊裊涼飆生薜蘿。
洞口雨余蒼蘚合,松間秋晚白云多。
幽徑閑行不辭遠,泠泠碧澗流常滿。
赤松來往此巖中,曾見蓬萊幾清淺。
有時高詠獨歸來,回看明月上仙臺。
瑤草無聲露華濕,天風拂袖吟懷開。
聞道君家景殊絕,南山有花如白雪。
兄弟相規(guī)侍母前,兒身常比花同潔。
花謝花開春復秋,悠悠世事隨東流。
惟有高堂風物在,開門長對南山幽。
八珍美味非所欲,菽水奉親歡不足
。
但愿棲遲勿遠游,歲歲相依在林麓。
君不見西家輕薄兒,身隨賈客游天涯。
掛帆東去入滄海,風濤洶涌無歸期。
又不見南鄰少年游俠客,遙遙走馬天西極。
幾時販得黃金歸,愁來應灑窮途泣。
人生忠孝當兩全,事親且復終天年。
還須奮身佐明主,留取聲名照千古。
詩句欣賞
MORE+
洞壑容丘宅,靈源曹阮家
出處:
黃山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辟巖皆玉府,流水亦丹砂
出處:
黃山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五色云方吐,千年樹乃花
出處:
黃山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仙蹤何處覓,徒挹紫城霞
出處:
黃山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學鳳飛巒峻,如龍偃岫長
出處:
大石山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午崖猶未日,秋洞不凋芳
出處:
大石山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芝磴霞沾屐,林樓翠惹觴
出處:
大石山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曠寥僧坐久,摘果供焚香
出處:
大石山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山氣帶煙浮,湖波納雨流
出處: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樹梭鶯織曉,天字雁書秋
出處: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禮石參靈象,停磯并女牛
出處: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彌空縈柳色,隨處接芳游
出處:
八月八日泛石湖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妙域千年搆,金堂七代華
出處:
禪興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香云流化國,慈雨灑禪家
出處:
禪興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翠擁天孫樹,紅開帝女花
出處:
禪興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寶琴清覺思,寥寂語河沙
出處:
禪興寺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梁日乘龍第,當時舞鶴歸
出處:
禪興寺梁公主墓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沁園開施果,明月掩容輝
出處:
禪興寺梁公主墓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玉匣藏金苑,秋云護夕扉
出處:
禪興寺梁公主墓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吹簫人不見,猶憶鳳凰飛
出處:
禪興寺梁公主墓一首
作者:
黃省曾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仙人時跨彩鸞下,夜靜月明吹玉簫。
丹厓翠壁饒煙霧,正是初平牧羊處。
初平一去已千春,白石于今尚如故。
君因采藥時經(jīng)過,裊裊涼飆生薜蘿。
洞口雨余蒼蘚合,松間秋晚白云多。
幽徑閑行不辭遠,泠泠碧澗流常滿。
赤松來往此巖中,曾見蓬萊幾清淺。
有時高詠獨歸來,回看明月上仙臺。
瑤草無聲露華濕,天風拂袖吟懷開。
聞道君家景殊絕,南山有花如白雪。
兄弟相規(guī)侍母前,兒身常比花同潔。
花謝花開春復秋,悠悠世事隨東流。
惟有高堂風物在,開門長對南山幽。
八珍美味非所欲,菽水奉親歡不足。
但愿棲遲勿遠游,歲歲相依在林麓。
君不見西家輕薄兒,身隨賈客游天涯。
掛帆東去入滄海,風濤洶涌無歸期。
又不見南鄰少年游俠客,遙遙走馬天西極。
幾時販得黃金歸,愁來應灑窮途泣。
人生忠孝當兩全,事親且復終天年。
還須奮身佐明主,留取聲名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