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羅天與
羅天閶
羅太?
羅太亨
羅太岊
羅太瘦
羅奕佐
羅子衎
羅孫耀
羅孝芬
羅孟郊
羅學(xué)瓚
羅寧默
羅安國
羅宏備
羅宜城
羅家倫
羅賓王
羅壽可
羅少微
羅尚友
羅尚質(zhì)
羅岳
羅鞏
羅莊
羅慶
羅應(yīng)耳
羅應(yīng)許
羅廷琛
羅彪
精選古詩
誤佳期
相見歡二首
相見歡其二
鷓鴣天甲子受生之日
浣溪沙
玉樓春
虞美人
南歌子乙丑自題小影
古詩名句
翳然林水興欲展,一往會心寧在遠(yuǎn)
縱子非我我非魚,魚我相忘樂自如
那知尋丈煙波外,尚有江湖萬頃馀
長安八月天宇清,西山日落佳氣生
纖云盡斂塵不起,團(tuán)圓明月懸高城
城頭一望長空碧,恍若冰壺濯皓魄
南陌煙消萬井寒,中衢露冷千門白
星河耿耿正流輝,夜靜風(fēng)高雁不飛
查古詩
搜索
大雅歌為冷起敬先生
作者:
烏斯道
朝代:
明
冷先生,鼓大雅,烏生聽之雙淚下。
雙檜堂前良夜深,霜華照月發(fā)好音。
太羹玄酒忽在御,無懷葛天殊慰心。
一彈明月不復(fù)動,再彈颯颯風(fēng)吹襟。
林神詟縮真宰泣,江流噴激蒼龍吟。
眾客方鼓舞,烏生淚汍瀾。
烏生所思在古道,耿耿不寐燈影寒。
周室東遷黍離作,桑閒勝似鈞天樂。
乾坤莽莽千馀年,誰把深心寄弦索。
冷先生,鼓大雅,適不遭其時。
十載風(fēng)塵暗關(guān)塞,滿城戎馬苦亂離。
吳山深處一茅宇,五弦獨(dú)對天門揮。
天門蕩蕩隔滄海,海上干戈故相待。
片帆欲發(fā)空歸來,只有宮商袖中在。
兩鬢蕭蕭意惘然,又將歸住吳山巔。
人生萬事多齟齬,幾時得似羲皇前。
冷先生,鼓大雅,且勿生憤惋
。
憤惋心不和,憤惋思不遠(yuǎn)。
只今驛騎燕山通,此調(diào)可獻(xiàn)明光宮。
聲音之感疾如影,圣心即使超鴻濛。
一人唱于萬人和,天下盡荷雍熙風(fēng)。
烏生有淚不復(fù)灑,融融泄泄無聲中。
詩句欣賞
MORE+
佛廬已高據(jù),鳥道方仰窺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危峰枕樓閣,細(xì)竹擁階基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窈窕趨南征,徘徊款東扉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倚闌眺懸瀑,企檻引松枝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地僻慮自澹,身閒意無違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此理誰識察,悟心惟朋知
出處:
陪鐘伯紀(jì)游溪南山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燕燕何從來,其羽已差池
出處:
寄王子充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飛入華堂內(nèi),意在巢君帷
出處:
寄王子充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君帷豈不好,傷哉非故知
出處:
寄王子充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引去方未能,欲留復(fù)回疑
出處:
寄王子充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噭噭徒曉風(fēng),翾翾空暮闈
出處:
寄王子充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慊慊促夜弦,翩翩戒晨軸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臨分將列觴,指景念出宿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羈思無定端,官程有成速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含思登回陌,抱疢度遙陸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前峰日銜岫,后蹊風(fēng)出谷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欲投近村去,惟見遠(yuǎn)煙綠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冰溪渺森沉,玉山郁駢矗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方遠(yuǎn)悲路長,逾前嘆期促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邊障固優(yōu)暇,邊情易翻覆
出處:
送人赴廣信軍幕
作者:
戴良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雙檜堂前良夜深,霜華照月發(fā)好音。
太羹玄酒忽在御,無懷葛天殊慰心。
一彈明月不復(fù)動,再彈颯颯風(fēng)吹襟。
林神詟縮真宰泣,江流噴激蒼龍吟。
眾客方鼓舞,烏生淚汍瀾。
烏生所思在古道,耿耿不寐燈影寒。
周室東遷黍離作,桑閒勝似鈞天樂。
乾坤莽莽千馀年,誰把深心寄弦索。
冷先生,鼓大雅,適不遭其時。
十載風(fēng)塵暗關(guān)塞,滿城戎馬苦亂離。
吳山深處一茅宇,五弦獨(dú)對天門揮。
天門蕩蕩隔滄海,海上干戈故相待。
片帆欲發(fā)空歸來,只有宮商袖中在。
兩鬢蕭蕭意惘然,又將歸住吳山巔。
人生萬事多齟齬,幾時得似羲皇前。
冷先生,鼓大雅,且勿生憤惋。
憤惋心不和,憤惋思不遠(yuǎn)。
只今驛騎燕山通,此調(diào)可獻(xiàn)明光宮。
聲音之感疾如影,圣心即使超鴻濛。
一人唱于萬人和,天下盡荷雍熙風(fēng)。
烏生有淚不復(fù)灑,融融泄泄無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