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肅靖王
肖雄
肱禪師
育王寺僧
胡?
胡一桂
胡與高
胡世安
胡世將
胡世祥
胡東皋
胡之純
胡喬木
胡于
胡云琇
胡云飛
胡井表
胡交修
胡介
胡介昌
胡介祉
胡從義
胡仔
胡令能
胡仲參
胡仲威
胡仲弓
胡份
胡會恩
胡傳美
精選古詩
宴新守致語口號
徐陶會
挽章其二
留交代韋倅
留行都
病中書懷二首其二
病中書懷二首其一
病起二首其二
古詩名句
放舟脂塘曲,盤游湖上雷
雷鳴湖雨作,還作香山隈
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
美人在何所,搴芳招歸來
露下荊棘草,鹿上姑蘇臺
冒天海國皆王土,萬里明珠貢天府
一從官守失仁人,牛馬驅(qū)除化豺虎
蠻衣有習黃巾帽,蠻旗無字題王號
查古詩
搜索
代魏徵田舍翁詞
作者:
張憲
朝代:
元末明初
臣本山東農(nóng),臣誠田舍翁。
臣以隋末亂,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諫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計不從。
百萬糧,一日盡,百萬眾,一夕空,力屈事去歸山東。
臣義不忍棄故土,事仇充,相隨西來朝真龍。
先帝不臣識,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書自請安山東。
山東歸皇圖,授臣洗馬之職在東宮。
東宮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闥,親元戎
。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聽陛下處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諒自與逆黨同。
陛下以臣盡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書,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時時進諫開皇衷。
陛下幸而時聽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豐。
使陛下功德及堯舜則臣心喜,小有過失則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風。
陛下初年誠心聽諫,故天耳聰。
今聽諫不逮昔,故天耳聾。
往以未治為憂,故人心悅。
今以既治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賜臣以黃金甕。
天廄驄,輟殿材構(gòu)臣屋與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為惠胡不終。
喜臣則謂臣嫵媚,惡臣則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毀譽損厥躬。
臣薦侯與杜,謂其才略雄,臣豈阿黨預知其終兇。
臣錄諫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聽諫,致時雍。
豈欲賣直歸過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隨比干,侶龍逢。
獨不記臣言良與忠,胡為乎會須殺此田舍翁。
田舍翁,豈畏死,但惜陛下既殺張亮,又誅劉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養(yǎng)氣質(zhì),除內(nèi)訌,毋以喜怒存諸胸。
大臣無災帝德穹,社稷無虞王業(yè)鴻。
千秋萬歲為唐宗,老臣不諱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諱田舍翁。
詩句欣賞
MORE+
與世真無涉,逢人輒解頤
出處:
贈角子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幽棲偏得性,辛苦勉從師
出處:
贈角子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所賴惟多病,投艱或可遲
出處:
贈角子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湘江成久住,數(shù)月未曾閒
出處:
雪木院主入山卻贈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無事難離院,因人時入山
出處:
雪木院主入山卻贈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落帆搖鳥外,走馬出林間
出處:
雪木院主入山卻贈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冠蓋南城近,陪歡莫上關(guān)
出處:
雪木院主入山卻贈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山中傳好信,數(shù)月已長齋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懷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幅巾稱弟子,梵唄響庭階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更憶蓮池上,芻言次第諧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公堂寧礙道,隱幾忽聞雷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側(cè)耳承誰力,古人今再來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竹聲和午磬,云影落香臺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寂寞官齋里,居然萬壑回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誰云吾道隘,太守近能禪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視事經(jīng)壇外,觀心曉箭前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護生先茹澹,息訟共清緣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多士南州遍,弦歌鐘梵邊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悲心猶及物,窒欲見初生
出處:
喜陸太守孝山長齋因其生日作詩四首寄之
作者:
釋函是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臣以隋末亂,出仕蒲山公。
蒲山愎諫自用,故臣言不用,臣計不從。
百萬糧,一日盡,百萬眾,一夕空,力屈事去歸山東。
臣義不忍棄故土,事仇充,相隨西來朝真龍。
先帝不臣識,大臣不臣通。
故臣上書自請安山東。
山東歸皇圖,授臣洗馬之職在東宮。
東宮多不德,兄弟不相容。
臣教太子剪黑闥,親元戎。
又教太子除陛下,太子不臣庸。
太子既死,先帝命臣聽陛下處分,臣安敢效匹夫小諒自與逆黨同。
陛下以臣盡心所事,赦臣死罪,除臣秘書,登臣政府爵位崇。
臣于是感激,時時進諫開皇衷。
陛下幸而時聽臣言,以致四海太平年谷豐。
使陛下功德及堯舜則臣心喜,小有過失則臣心忡。
是以不四年中而有三代風。
陛下初年誠心聽諫,故天耳聰。
今聽諫不逮昔,故天耳聾。
往以未治為憂,故人心悅。
今以既治為安,故威德隆。
往日用臣言,賜臣以黃金甕。
天廄驄,輟殿材構(gòu)臣屋與墉。
今日以人言仆臣墓碑,停臣子婚,為惠胡不終。
喜臣則謂臣嫵媚,惡臣則詈臣田舍翁。
陛下不宜以喜怒毀譽損厥躬。
臣薦侯與杜,謂其才略雄,臣豈阿黨預知其終兇。
臣錄諫疏草,前后三百封。
欲使后世知陛下,能聽諫,致時雍。
豈欲賣直歸過為己功,避嫌焚草徒足恭。
臣幸而身先朝露,使臣不幸,恐不免隨比干,侶龍逢。
獨不記臣言良與忠,胡為乎會須殺此田舍翁。
田舍翁,豈畏死,但惜陛下既殺張亮,又誅劉洎,剪刈大臣如刈蓬。
臣不愿陛下祠少牢,立仆石,但愿陛下養(yǎng)氣質(zhì),除內(nèi)訌,毋以喜怒存諸胸。
大臣無災帝德穹,社稷無虞王業(yè)鴻。
千秋萬歲為唐宗,老臣不諱田舍翁。
于乎,老臣不諱田舍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