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丁寶濂
丁寶臣
丁宣
丁宥
丁察院
丁堯臣
丁居信
丁居晦
丁岳
丁師正
丁帶
丁廷烺
丁開
丁彥和
丁必捷
丁思孔
丁恒
丁惟
丁執(zhí)禮
丁持正
丁敏
丁敬
丁文瑗
丁無悔
丁日昌
丁時(shí)顯
丁明登
丁易東
丁曰健
丁木
精選古詩
觀瀾亭
采石
四望亭
謝公池
太白墓
葆和觀
碧云亭
江東道院
古詩名句
人老在天地,偏宜雅靜中
心清存夜氣,頭白立晨風(fēng)
澹素可能久,精神更不窮
襟期有如此,應(yīng)與曉梅同
秭實(shí)名嘉植,爭傳天露中
健脾扶力憊,安胃駐顏紅
辟谷殊多事,燒丹亦太工
何如因地道,誰說養(yǎng)生窮
查古詩
搜索
崆山遠(yuǎn)思圖贈章貢太守張鳴玉
作者:
楊榮
朝代:
明
庾嶺西來知幾里,其下蜿蜒走章水。
章水盤回到郡城,南有崆山相對峙。
層巒疊嶂通杳冥,儲珍毓秀多空青。
造化生成挺奇異,氣勢磅礴鐘神靈。
茲山屹立何高壯,翠壁丹厓郁相向。
黛色蒼蒼望不窮,巀嵲凌空幾千丈。
黃堂太守方盛年,讀書掇科才且賢。
皇華光彩照海內(nèi),玉節(jié)時(shí)時(shí)下九天。
昨來拜官守章貢,五馬恩榮世所重。
皂蓋風(fēng)云自繞旋,丹霄日月長瞻捧。
去歲雙旌朝帝京,金臺相見不勝情。
征驂初指龍沙路,歸鞍已向虎頭城
。
分?jǐn)y去住心何苦,幾度相思未由睹。
謾憑毫素染崆山,想像天涯渺何許。
懸知從容退食時(shí),獨(dú)對茲山覽秀奇。
晴煙暝靄相恍惚,瑤林琪樹紛葳蕤。
我因斯圖寄遐想,引睇南天神獨(dú)往。
高名期與此山齊,令德應(yīng)知人共仰。
詩句欣賞
MORE+
松徑藥欄楚楚,聽瀑布潺湲,映帶奇巒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花舞毬場,云凝金埒,侯鯖法醞開筵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戲斑衣進(jìn)酒,列棨戟、七葉貂蟬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醉酡顏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餐梨舊事,辟谷當(dāng)年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海上春城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羨高士齊眉,玉骨雙清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朱顏宣發(fā),小筑林扃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晴窗圖史縱橫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有佳兒昭諫,拔赤幟、詞苑爭衡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任徜徉,聽辛勤機(jī)杼,靜好琴聲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簾外新翻樂府,更鲙切銀絲,酒漾金罌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桂嶺紅云,珠江寶月,載來一水盈盈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向樽前為壽,渾不讓、絳雪青精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綵衣輕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飛花沾袂,高樹啼鶯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蠟雪初融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正上苑陽回,淑氣先通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霜添衰鬢,興托歸鴻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帝城歲月匆匆
出處:
春從天上來
作者:
梁清標(biāo)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章水盤回到郡城,南有崆山相對峙。
層巒疊嶂通杳冥,儲珍毓秀多空青。
造化生成挺奇異,氣勢磅礴鐘神靈。
茲山屹立何高壯,翠壁丹厓郁相向。
黛色蒼蒼望不窮,巀嵲凌空幾千丈。
黃堂太守方盛年,讀書掇科才且賢。
皇華光彩照海內(nèi),玉節(jié)時(shí)時(shí)下九天。
昨來拜官守章貢,五馬恩榮世所重。
皂蓋風(fēng)云自繞旋,丹霄日月長瞻捧。
去歲雙旌朝帝京,金臺相見不勝情。
征驂初指龍沙路,歸鞍已向虎頭城。
分?jǐn)y去住心何苦,幾度相思未由睹。
謾憑毫素染崆山,想像天涯渺何許。
懸知從容退食時(shí),獨(dú)對茲山覽秀奇。
晴煙暝靄相恍惚,瑤林琪樹紛葳蕤。
我因斯圖寄遐想,引睇南天神獨(dú)往。
高名期與此山齊,令德應(yīng)知人共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