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文嘉
文國干
文天祐
文天祥
文天祥士友
文子璋
文孚
文宗皇帝
文師敬
文干
文廷式
文彥博
文彭
文徵明
文德嵩
文德皇后
文掞
文斐
文星瑞
文昭
文有年
文林
文森
文氏
文漢光
文洪
文洪源
文湛
文點
文玨
精選古詩
贈給事方奎山謫休寧
贈祠部陳石溪謫郴州
司成沈十洲守制家于河之滸丁巳夏佞訊至諸監(jiān)司招之入城公義不往捐貲覓兵與里人捍禦寇至果不敢犯
寶應(yīng)道中
丁巳春日長安
瑯玡
醉翁
豐樂亭其一
古詩名句
女夷鼓歌王母應(yīng),瓊宮夜半張華燈
金葩碧葉紅毾?,素霞郁滃玄云烝
沆瀣厭浥淪泉興,牽??椗畞硐嗳?/a>
用之不減亦不增,地官錫福天官徵
老蚌迸殼驪珠升,太一象輿驂八鵬
翼以六蜺前五騰,風(fēng)輪蕭蕭生夏凌
參旗九斿茷緄縢,二八青蛾美目膡
翠蕤交翟翱翪?,屬車九九如連繩
查古詩
搜索
母子虎圖為前人題
作者:
倪謙
朝代:
明
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關(guān)龍馭輦。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濟四靈俱入獻。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擊拊諧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揚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dāng)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此為君歌慨慷。
詩句欣賞
MORE+
和靖作詩空見誄,姮娥剪紙謾頻招
出處:
梅魂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云深庾嶺家何在,月落西湖恨未消
出處:
梅魂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怨殺樓頭吹玉笛,粉容芳質(zhì)委蓬蕭
出處:
梅魂二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彼此虛懷七尺軀,同音相和久相知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坐看峰頂云飛處,話到江空月落時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遇得意來俄斷絕,到無聲際忽清奇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胸中多少驚人句,不是桐君合語誰
出處:
題朱元良友琴圖手卷(卷上有高山流水)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掌握軍民至重權(quán),廟堂隆任豈徒然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招邀賓客三千輩,管領(lǐng)東南一半天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威惠足驚吳越地,才能不減漢唐賢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猶存賦役為民害,剛把無田作有田
出處:
左右司黃郎中以田畝多寡為賦役高下予田已盡而不除役故作此詩以諷之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卸下前人金縷衣,蕭蕭玄鬢望東籬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西風(fēng)烏帽高情遠,細雨黃花舊夢非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露洗煙光浮嫩萼,云封秋色上疏枝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霜縑素影芳香斷,迥首緇塵怨夕暉
出處:
墨菊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與可神游未易尋,子猷仙去硯池深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空馀瘦影驪龍舞,無復(fù)清聲紫鳳吟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雨暗渭川云萬畝,月生淇水玉千林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秋風(fēng)滿紙冰霜色,中有程嬰杵臼心
出處:
墨竹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小邑何煩命世豪,割雞寧復(fù)用牛刀
出處:
蘇知縣能染時賦役頻繁負郭之田十賣八九民力已盡催科不休詩中言及之俾知民間艱難云
作者:
葉颙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濟四靈俱入獻。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擊拊諧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揚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dāng)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此為君歌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