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郝湘娥
郝答
郝經(jīng)
郝維訥
郝貞
郝霔
郢展
郢州太守
酈承銓
酈權(quán)
酈滋德
酈炎
部使者
郫城令
郭□□
郭?
郭?娘
郭三益
郭三聘
郭世嵚
郭世模
郭為觀
郭之義
郭之奇
郭九會(huì)
郭書俊
郭亢
郭亮
郭仁
郭仁表
精選古詩
擬古用陸國隱韻三首
鐃歌鼓吹曲二章屢豐年上帝閔農(nóng)也帝德好生易菑為祥焉
寄屠彥德并簡倪元鎮(zhèn)二首
送蘇伯修參政之京兆尹任三首
寄月彥明省郎二首
夏夜獨(dú)坐簡胡無逸二首
楊季常約至山中既而不果因以詩寄三首
西湖葛嶺瑪瑙寺僧芳洲有古琴二一名石上枯一名蕤賓鐵為賦詩二首
古詩名句
漁唱一聲驚夢(mèng)覺,無覓處,不堪招
篷上雨潺潺
篷底幽人夢(mèng)故山
澗戶林扉元不閉,蕭閑
只有飛云可往還
波冷玉珊珊
一壑松風(fēng)引佩環(huán)
詠得池塘春草句,更闌
查古詩
搜索
母子虎圖為前人題
作者:
倪謙
朝代:
明
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關(guān)龍馭輦。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jì)濟(jì)四靈俱入獻(xiàn)。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fù)艮灾C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shí)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dāng)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fù)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duì)此為君歌慨慷。
詩句欣賞
MORE+
請(qǐng)羹遺母應(yīng)有賜,咫尺龍墀恩露深
出處:
西溪柳,送人赴京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墨梅之作盛衡湘,始作俑者惟華光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此僧平生十萬紙,筆力所到花為香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是誰好事憐清苦,三二百年存絹素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和靖多情縱有詩,廣平得意還能賦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東坡先生昔倅杭,萬松嶺見一枝長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我今見畫如昨夢(mèng),都在君家白玉堂
出處:
題華光梅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長安城中晨鼓響,馬后紅塵高十丈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吳儂為爾去煙波,臥聽樵青閑蕩槳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醉來即唱滄浪歌,平生志愿今無多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鷦鷯不巢上林樹,鸒斯不啄玉山禾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是身渺焉寓天地,何殊太倉之稊米!野人本乏濟(jì)時(shí)策,孰謂要君徵不起?所以漢光武,不強(qiáng)嚴(yán)子陵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放歸江湖從所志,千年萬年呼客星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圣人在位,麟鳳在野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洛既出圖,河復(fù)出馬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普天率土遂其生,四靈咸集依至化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唐堯垂拱而在上,禹稷憂勤而在下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當(dāng)時(shí)天下所不臣,亦有臨流棄瓢者
出處:
題劉松年畫張志和辭聘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劉文學(xué),如冠玉
出處:
題三友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平生所性在擇友,友此梅花與松竹
出處:
題三友圖
作者:
張昱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鳳皇在藪麟在郊,濟(jì)濟(jì)四靈俱入獻(xiàn)。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fù)艮灾C宮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鳳儀獸舞爭趨蹌。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馴然拜跪伏闌圈,天子見之心亦喜。
一從宦轍走西東,幾年不復(fù)見汝容。
良工筆態(tài)巧為此,將汝置之圖畫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氣揚(yáng)揚(yáng)甚虓武。
一聲長嘯巖壑間,疑有凄風(fēng)振林藪。
舉頭高為城,掉尾長為旌。
生獰雖可畏,猶識(shí)子母情。
一兒顧其母,一兒跳且舞。
一兒當(dāng)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見怒與嗔,但覺哺乳恒相親。
磨牙吞噬向百獸,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見魏家良將初授鉞,子肉遺之甘飽啜。
又不見廣武城頭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為此,爭如物性仁恩明。
更憶弘農(nóng)施化理,斕斑渡河還負(fù)子。
胡為倉卒棄吾兒,天豈無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愛,藹乎一堂。
曾參之養(yǎng)閔子孝,對(duì)此為君歌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