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軒
陳軫
陳載華
陳輅
陳輔
陳輝
陳達(dá)
陳達(dá)叟
陳達(dá)翁
陳遷
陳遷鶴
陳運(yùn)
陳運(yùn)彰
陳運(yùn)鎮(zhèn)
陳遠(yuǎn)
陳邇冬
陳迪祥
陳迪純
陳述
陳述元
陳逅
陳造
陳逢衡
陳逢辰
陳逸云
陳逸賞
陳遂
陳遇
陳遇夫
陳道
精選古詩
龍虎臺
居庸關(guān)
榆林
槍竿嶺
赤城
龍門
獨石
檐子洼
古詩名句
滿面紅妝相對出,誰憐白雪少光輝
以茲感嘆為花泣,寄語陽春花下集
取實和羹自有時,花落花開毋太急
畫山千嶂碧,漓水萬波陰
魚鳥成公事,猺蠻止谷音
佐彈明月照,歸袖冷風(fēng)侵
裘馬誰為感,羈離共此心
瀟瀟風(fēng)雨夜,思古復(fù)思今
查古詩
搜索
擬古詩十八首
作者:
何景明
朝代:
明
歲暮寒風(fēng)至,蟋蟀夜鳴悲。
高樓有思婦,嘆息不自怡。
良人行未適,孤妾守空閨。
衾裯卷不寢,羅帷誰為施。
君如東流水,妾如西馳暉。
形勢不相及,彼此何由諧。
結(jié)發(fā)重自念,攜手期同歸。
秋華殞故林,尚復(fù)揚(yáng)光輝
。
顧茲各努力,母忘榮盛時。
詩句欣賞
MORE+
昨宵夢先壟,松楸長栩栩
出處:
送鄭叔車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強(qiáng)起訴此懷,喚仆買清酤
出處:
送鄭叔車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春風(fēng)吹柳條,夜雨漲江浦
出處:
送鄭叔車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勸子盡一觴,聊以寫心腑
出處:
送鄭叔車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梨花半開夜雨催,無奈李花如雪堆
出處:
漫興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門前美人不見來,東風(fēng)楊柳吹千回
出處:
漫興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自從南北屨構(gòu)兵,日夜悵望鄉(xiāng)關(guān)情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苦遭喪亂百病嬰,客邊囊橐一旦傾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此來四顧徒煢煢,豈料吾子與合并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我時聞之涕泗橫,況公素有文章名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居官勝國職最清,經(jīng)筵□擢轉(zhuǎn)庠黌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及當(dāng)玉署已宦成,又為奉常典粢盛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人生際此自足榮,但恨白發(fā)已數(shù)莖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懷哉屈子全忠貞,誼與日月同光晶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愿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珰紉茝蘅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懸河之論春雷轟,使旁睹者顏發(fā)赪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索居半載留帝城,坐聽夜雨哦寒檠
出處: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于先生同里且親故賦是詩情見乎辭矣
作者:
張孟兼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高樓有思婦,嘆息不自怡。
良人行未適,孤妾守空閨。
衾裯卷不寢,羅帷誰為施。
君如東流水,妾如西馳暉。
形勢不相及,彼此何由諧。
結(jié)發(fā)重自念,攜手期同歸。
秋華殞故林,尚復(fù)揚(yáng)光輝。
顧茲各努力,母忘榮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