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顏宗儀
顏岐
顏峻
顏師伯
顏師古
顏師魯
顏度
顏庶幾
顏延之
顏得遇
顏懋倫
顏斯總
顏時普
顏曹
顏檢
顏氏
顏測
顏璉
顏真卿
顏粲
顏紹隆
顏繡琴
顏耆仲
顏肇維
顏胄
顏舒
顏蕘
顏萱
顏頤仲
顏鼎受
精選古詩
送粹中赴舉
送裴光世赴舉
聞杭饑
聞毀
順師歸湖寺后以詩見招因戲答之
棲云閣
通判國博中齋詩
寄純甫
古詩名句
數(shù)朵深相惜,寧教玉笛吹
一病幾逾月,瀕危獨仗君
枯羸資藥力,意氣借蘭芬
深洞六微理,還兼七發(fā)文
吾哀嗟日暮,猶得藉馀醺
忽爾嬰沈痼,吾幾不食新
拚將一日病,已半百年身
先了禪觀理,徐于藥餌親
查古詩
搜索
放歌贈子相考功出參閩省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自從上帝與富媼不相得,展鰲一足摧一極。
黃河漰■向西北,赤水妖株掃奎壁,天下文章奪顏色。
君不見歷下生爾時,脫屣辭承明。
道傍黃綬不肯跪,刺史刺促慚顏赪。
吳郎楚狂人,鳳歌往往嘲公卿。
朝來襆被門下省,交游頃刻藏其名。
丈夫得失為龍蛇,精靈變化空咨嗟。
君不見王世貞,其人口吻俱煙霞。
令褲鐵裲襠守東海,探丸殺吏紛如麻,綠沈槍頭雪生花。
腰間有骨不自保,屈曲脂韋竟誰道。
欲詣扶桑數(shù)紅日,可向中原照顛倒。
數(shù)子豈不甘沉淪,長安城中一宗臣。
酒酣擊筑氣益振,高歌四座空無人。
恍如玉山映秋旻,句成不知有鬼神
。
翩然黃鵠離天津,要驅(qū)媧石繡七閩。
霓為車,風(fēng)為馬,張石帆,槌河鼓。
叱來武夷君,余與汝細(xì)數(shù)。
崇峰三十六,一一峰尖鳳凰舞。
只今西太華、東岱宗,兩山壁立峙太古。
不知南天竟何力,誰撐柱。
乃今知有武夷之顛高巉巖,使君為益千仞巖,不憂岳神上相讒。
世貞昔東遷,宗也遺之寶劍篇。
試彈蒯緱歌,歌曲未竟風(fēng)冷然。
玄商起眥眥盡裂,回光滔蕩難識察。
遂令人間三尺鐵,夜夜星辰莽回列。
我欲還君劍、報君詩。
恐君試過延津道,化作雙龍乘雨飛。
詩句欣賞
MORE+
八日阻湖口,南風(fēng)天氣清
出處:
再過彭蠡末伏阻風(fēng)將旬日忽雨來風(fēng)轉(zhuǎn)半日遂過湖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樹濃三伏日,潮白九江聲
出處:
再過彭蠡末伏阻風(fēng)將旬日忽雨來風(fēng)轉(zhuǎn)半日遂過湖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驟雨歸帆險,輕舟撲浪行
出處:
再過彭蠡末伏阻風(fēng)將旬日忽雨來風(fēng)轉(zhuǎn)半日遂過湖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鄱陽程幾百,旰食到吳城
出處:
再過彭蠡末伏阻風(fēng)將旬日忽雨來風(fēng)轉(zhuǎn)半日遂過湖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銀蟾
出處:
同熊總理心開舟師過漳江時張莂公曾宅師扁舟來自廬山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廬阜幾年思,毫光計日瞻
出處:
同熊總理心開舟師過漳江時張莂公曾宅師扁舟來自廬山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晴波喧畫鹢,皓月帶黃巖
出處:
同熊總理心開舟師過漳江時張莂公曾宅師扁舟來自廬山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相見無馀語,名香竟夕甜
出處:
同熊總理心開舟師過漳江時張莂公曾宅師扁舟來自廬山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百里無村舍,農(nóng)深草木鋤
出處:
黃陂縣經(jīng)黃祖舊戰(zhàn)場時段游擊有百馀騎護(hù)予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堤連西苑馬,水聚武昌魚
出處:
黃陂縣經(jīng)黃祖舊戰(zhàn)場時段游擊有百馀騎護(hù)予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舊壘三江上,叢憂四月初
出處:
黃陂縣經(jīng)黃祖舊戰(zhàn)場時段游擊有百馀騎護(hù)予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烽煙歸未得,眇眇欲愁余
出處:
黃陂縣經(jīng)黃祖舊戰(zhàn)場時段游擊有百馀騎護(hù)予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半月襄城路,山川滿目迷
出處:
憶檀溪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后聞都護(hù)語,知已渡檀溪
出處:
憶檀溪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遙憶歸鞭處,微沙沒馬蹄
出處:
憶檀溪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叩門抱長慟,忍入邵陵西
出處:
憶檀溪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一柱窺江漢,彭湖靜不流
出處:
隨曾宅師登小姑山時張都護(hù)侍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晴添吳楚樹,壁滿古今愁
出處:
隨曾宅師登小姑山時張都護(hù)侍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日赤鴻濛上,波青杜若洲
出處:
隨曾宅師登小姑山時張都護(hù)侍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乘風(fēng)懷討虜,石畔淬吳鉤
出處:
隨曾宅師登小姑山時張都護(hù)侍行
作者:
梁朝鐘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河漰■向西北,赤水妖株掃奎壁,天下文章奪顏色。
君不見歷下生爾時,脫屣辭承明。
道傍黃綬不肯跪,刺史刺促慚顏赪。
吳郎楚狂人,鳳歌往往嘲公卿。
朝來襆被門下省,交游頃刻藏其名。
丈夫得失為龍蛇,精靈變化空咨嗟。
君不見王世貞,其人口吻俱煙霞。
令褲鐵裲襠守東海,探丸殺吏紛如麻,綠沈槍頭雪生花。
腰間有骨不自保,屈曲脂韋竟誰道。
欲詣扶桑數(shù)紅日,可向中原照顛倒。
數(shù)子豈不甘沉淪,長安城中一宗臣。
酒酣擊筑氣益振,高歌四座空無人。
恍如玉山映秋旻,句成不知有鬼神。
翩然黃鵠離天津,要驅(qū)媧石繡七閩。
霓為車,風(fēng)為馬,張石帆,槌河鼓。
叱來武夷君,余與汝細(xì)數(shù)。
崇峰三十六,一一峰尖鳳凰舞。
只今西太華、東岱宗,兩山壁立峙太古。
不知南天竟何力,誰撐柱。
乃今知有武夷之顛高巉巖,使君為益千仞巖,不憂岳神上相讒。
世貞昔東遷,宗也遺之寶劍篇。
試彈蒯緱歌,歌曲未竟風(fēng)冷然。
玄商起眥眥盡裂,回光滔蕩難識察。
遂令人間三尺鐵,夜夜星辰莽回列。
我欲還君劍、報君詩。
恐君試過延津道,化作雙龍乘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