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錫駿
吳錫麒
吳錫麟
吳錫黻
吳錦
吳錦詩
吳錠
吳锳
吳鎮(zhèn)
吳鎰
吳镕
吳鏜
吳鏞
吳聞禮
吳階青
吳陳勛
吳陵
吳隆騭
吳隱之
吳雅
吳雍
吳雯
吳雯華
吳雯清
吳雯炯
吳震
吳震齋
吳霞
吳靄
吳青蓮
精選古詩
桑梓圖,為徐復(fù)初參政賦
寄陳允中僉事
樵云詩,為李文彬參政賦
題崔純一處士遺像
耕樂詩,為許起宗大父高士賦
采藥徑,為方德遠(yuǎn)醫(yī)士賦
送張經(jīng)歷之?dāng)⒅?/a>
題奎方舟講師影堂
古詩名句
絕磴飛梁杖底回,闌干遙望夕陽開
登壇辟易漁陽帥,分道憑陵博陸侯
青天騎大鵬,汗漫游八極
惟應(yīng)匣底湛盧色,夜夜雙飛北斗前
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
青云名不薄,白雪和應(yīng)難
沅水遙通沔,峒溪近接滇
阿侄文采獨(dú)披宣,太學(xué)馮君任俠偏
查古詩
搜索
鐘室行題淮陰侯傳后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黃河倒流日東轉(zhuǎn),地坼天摧鐘室晚。
志士千秋空扼腕,誰為淮陰明不反。
憶提利劍追重瞳,邂逅關(guān)前隆準(zhǔn)公。
登壇片語定劉項(xiàng),豈須垓下知雌雄。
井陘戰(zhàn)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fēng)。
當(dāng)時楚漢在掌握,磊落千言辭蒯通。
固陵長驅(qū)三十萬,手挈神器歸真龍。
泰山為礪河為帶,欲齊伊呂稱元功。
寧知隆準(zhǔn)猜忌主,畏信雄圖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蹕朝行云夢渚。
朝行云夢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
。
列侯朝請亦奚忌,隱若大澤居長鯨。
陳豨相過理則有,舍人上變誰當(dāng)明。
遂令身首異都市,九族并命咸陽城。
嗟嗟呂姥豈辦此,固知漢主行叮嚀。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寧無名。
嗚呼季也實(shí)涼德,萬古愁云吊鐘室。
史臣徒贊寬大辭,百代梟雄定誰匹。
君不見三雄死,三呂立。
廁中愛姬人作彘,掌上佳兒血盈席。
天道好還如一日,長信宮深辟陽入。
愧殺長陵一抔土,冢中強(qiáng)魄無顏色。
君不見亞父當(dāng)年賜骸骨,虞姬效死陰陵側(cè)。
壯士至今猶悼惜,千秋為季寧為籍,嗟乎千秋為季寧為籍。
詩句欣賞
MORE+
絕磴飛梁杖底回,闌干遙望夕陽開
出處:
明晨邦相為具邀余同次公登蘭陰山迨暮乃別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登壇辟易漁陽帥,分道憑陵博陸侯
出處:
俠客行六十四韻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青天騎大鵬,汗漫游八極
出處:
題神游八極卷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惟應(yīng)匣底湛盧色,夜夜雙飛北斗前
出處:
別蘇別駕南歸四首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春宵何太短,忽忽已三更
出處:
與惟秦夜話因懷惟起客水西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青云名不薄,白雪和應(yīng)難
出處:
贈方伯書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沅水遙通沔,峒溪近接滇
出處:
送屠田叔之官沅陵五十韻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阿侄文采獨(dú)披宣,太學(xué)馮君任俠偏
出處:
午日西溪宴集歌
作者:
孫傳庭
朝代:
明
留驂僧罷磬,肅客寺敲鐘
出處:
山中雜吟
作者:
孫傳庭
朝代:
明
遙山祇在半空中,滄海蓬萊有路通
出處:
題扇面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萬迭溪山萬丈溪,兩舟相逐過林西
出處:
題方壺溪山勝處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碧草窗前空日暮,紫薇垣底自春深
出處:
王子章以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為題以棲字金字為韻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海國逍遙俗累拋,夕陽樓上俯南郊
出處:
晚眺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物情滾滾如流水,今古誰論出處同
出處:
送張宗道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天風(fēng)雜沓響琳球,千里長淮賦遠(yuǎn)游
出處:
客邊寫懷二首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深愧不才無補(bǔ)報,西風(fēng)矯首一長懷
出處:
客邊寫懷二首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穹廬飯早燒黃鼠,古漠衣寒制黑貂
出處:
瑞州蕭彥良久客寧夏既歸省母則其妻已死遂攜子以行其妻弟喻孟良求詩以贈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鹓班同致堯年祝,鸞閣親登禹貢書
出處:
聞方同知入朝還府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雁門西望是云州,風(fēng)雪飄飄萬里游
出處:
送胡彥通乃常往西京大同府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帝鄉(xiāng)旅泊春秋老,使幕賓陪旦夕忙
出處:
用向知事韻律詩二首
作者:
鄭真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志士千秋空扼腕,誰為淮陰明不反。
憶提利劍追重瞳,邂逅關(guān)前隆準(zhǔn)公。
登壇片語定劉項(xiàng),豈須垓下知雌雄。
井陘戰(zhàn)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fēng)。
當(dāng)時楚漢在掌握,磊落千言辭蒯通。
固陵長驅(qū)三十萬,手挈神器歸真龍。
泰山為礪河為帶,欲齊伊呂稱元功。
寧知隆準(zhǔn)猜忌主,畏信雄圖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蹕朝行云夢渚。
朝行云夢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
列侯朝請亦奚忌,隱若大澤居長鯨。
陳豨相過理則有,舍人上變誰當(dāng)明。
遂令身首異都市,九族并命咸陽城。
嗟嗟呂姥豈辦此,固知漢主行叮嚀。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寧無名。
嗚呼季也實(shí)涼德,萬古愁云吊鐘室。
史臣徒贊寬大辭,百代梟雄定誰匹。
君不見三雄死,三呂立。
廁中愛姬人作彘,掌上佳兒血盈席。
天道好還如一日,長信宮深辟陽入。
愧殺長陵一抔土,冢中強(qiáng)魄無顏色。
君不見亞父當(dāng)年賜骸骨,虞姬效死陰陵側(cè)。
壯士至今猶悼惜,千秋為季寧為籍,嗟乎千秋為季寧為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