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安之
王安修
王安國
王安石
王安禮
王安舜
王宏
王宏度
王宏撰
王宏祚
王宗旦
王宗沐
王宗河
王宗炎
王宗獻
王宗耀
王宗賢
王宗達
王宗道
王定祥
王實之
王實堅
王實甫
王寵
王宣猷
王宥
王家仕
王家彥
王家枚
王家樞
精選古詩
二月十七日有感
偶興
清晝
感春二絕時館人在獄其一
感春二絕時館人在獄其二
涼夜
重題石洞
同周雪江題劉氏貞女詩卷
古詩名句
明主千金求駿馬,詞臣四牡向炎天
盈疇禾黍忻迎旆,滿目流移喜受廛
但得仁賢濟饑溺,不妨霖潦泥鞍韉
馳驅(qū)本為求賢出,況有英賢共事行
六月不知炎暑重,一身真覺羽翰輕
親聞遠役歡嗟意,友在長安離索情
但仗同心得相濟,肯教疏淺負皇明
萬仞羅浮海上山,飛云杳靄有無間
查古詩
搜索
題李龍眠二十七祖圖歌
作者:
胡應(yīng)麟
朝代:
明
丹青國手吳道玄,眼空萬古當(dāng)開元。
沿流晚季六法盡,中興十指傳龍眠。
何人攜此?,佛祖遍羅列。
馬鳴眾大士,歷歷具顛末。
袈裟掛膝右肩袒,妙相人天儼對越。
二十七祖僅九幀,十八應(yīng)真徒耳聞。
云是吳儂利厚值,輿圖剖析成三分。
朱門貴戚萬與柳,募置齋頭數(shù)各九。
蘭陰措大?鼎足,盡典商彝鬻漢卣。
瓦棺寺壁畫久亡,僧繇衛(wèi)陸俱渺茫。
荊關(guān)遞得山水趣,誰持大筆描空王。
參差絹素裂強半,魚口橫紋欲糜爛
。
人言畫理出唐世,遠即楞伽近靄瓘。
即今宋代寧庸工,龍眠繪事真人龍。
諸天帝釋尤冠絕,青獅白象行虛空。
阿難陀下九尊宿,一一披圖認眉目。
或眠樹底修四禪,或坐林中斷五欲。
或拈圣果庵沒羅,或把靈花給孤獨。
或看澗壑浮清漣,或聽巖巒墜飛瀑。
或從長爪證緣覺,或遇獰牙驗調(diào)伏。
或開甘露廣法門,了了根源繪身毒。
憶昔李侯盤礴時,胸中壯氣橫須彌。
大千世界攝毫翰,狂墨亂灑天迷離。
逡巡群祖真相出,虎頭金粟爭神奇。
惜哉賈豎巧壟斷,吉光片羽猶分持。
復(fù)憶龍眠好畫馬,筆力曹韓較多寡。
驪黃注想馬胎入,足墮泥犁若飄瓦。
以茲懺悔寫佛門,丹青燁燁留乾坤。
香燈高閣互供養(yǎng),天龍八部如云屯。
乃知古德真善誨,只語單詞系成毀。
祇今名跡六百秋,夜夜光芒護神鬼。
二十七宗瞥眼過,東土祖師來達摩。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試見龍眠李。
詩句欣賞
MORE+
舞衫飄舉翩如燕,杯醑芳醇噴似泉
出處:
耶穌誕日憶菲律賓舊游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今日蕭齋風(fēng)雨夜,憧憧往事到燈前
出處:
耶穌誕日憶菲律賓舊游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舊學(xué)新知密并深,喜君說古并談今
出處:
題蘇淵雷《蘇子語亞》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東坡才力誰能企,馀沈猶傳一志林
出處:
題蘇淵雷《蘇子語亞》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溫存博得老奴憐,畢世何曾近少年
出處:
戲詠湯婆子二首(選一)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故態(tài)腳頻加腹上,同心結(jié)總叩胸前
出處:
戲詠湯婆子二首(選一)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入冬始有相思意,到曉從無不散緣
出處:
戲詠湯婆子二首(選一)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竹氏夫人還命薄,早隨秋扇一時捐
出處:
戲詠湯婆子二首(選一)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兄弟岑參并好奇,知公名早識公遲
出處:
挽李拔可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真珠有露都成淚,碩果無停祗剩詩
出處:
挽李拔可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只字遍搜伊秉綬,一塵不染庾元規(guī)
出處:
挽李拔可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今年共罷登高會,酒盞霜螯手忍持
出處:
挽李拔可
作者:
江庸
朝代:
近現(xiàn)代
曉日初升乍起床,暮春天氣尚微涼
出處:
自適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醒來無事閑扶杖,課罷含飴喜弄璋
出處:
自適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人老乏求心轉(zhuǎn)愜,花殘不語恨都忘
出處:
自適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行行止止隨吾意,哪管鄉(xiāng)人話短長
出處:
自適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老南少北諺非狂,才出邊關(guān)便覺涼
出處:
出塞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行客有錢空在手,牧童指酒竟無鄉(xiāng)
出處:
出塞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蕭蕭征馬驚人路,瑟瑟陰風(fēng)古戰(zhàn)場
出處:
出塞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始信當(dāng)年慈母訓(xùn),臨行切切著棉裝
出處:
出塞
作者:
張秉衡
朝代:
近現(xiàn)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沿流晚季六法盡,中興十指傳龍眠。
何人攜此?,佛祖遍羅列。
馬鳴眾大士,歷歷具顛末。
袈裟掛膝右肩袒,妙相人天儼對越。
二十七祖僅九幀,十八應(yīng)真徒耳聞。
云是吳儂利厚值,輿圖剖析成三分。
朱門貴戚萬與柳,募置齋頭數(shù)各九。
蘭陰措大?鼎足,盡典商彝鬻漢卣。
瓦棺寺壁畫久亡,僧繇衛(wèi)陸俱渺茫。
荊關(guān)遞得山水趣,誰持大筆描空王。
參差絹素裂強半,魚口橫紋欲糜爛。
人言畫理出唐世,遠即楞伽近靄瓘。
即今宋代寧庸工,龍眠繪事真人龍。
諸天帝釋尤冠絕,青獅白象行虛空。
阿難陀下九尊宿,一一披圖認眉目。
或眠樹底修四禪,或坐林中斷五欲。
或拈圣果庵沒羅,或把靈花給孤獨。
或看澗壑浮清漣,或聽巖巒墜飛瀑。
或從長爪證緣覺,或遇獰牙驗調(diào)伏。
或開甘露廣法門,了了根源繪身毒。
憶昔李侯盤礴時,胸中壯氣橫須彌。
大千世界攝毫翰,狂墨亂灑天迷離。
逡巡群祖真相出,虎頭金粟爭神奇。
惜哉賈豎巧壟斷,吉光片羽猶分持。
復(fù)憶龍眠好畫馬,筆力曹韓較多寡。
驪黃注想馬胎入,足墮泥犁若飄瓦。
以茲懺悔寫佛門,丹青燁燁留乾坤。
香燈高閣互供養(yǎng),天龍八部如云屯。
乃知古德真善誨,只語單詞系成毀。
祇今名跡六百秋,夜夜光芒護神鬼。
二十七宗瞥眼過,東土祖師來達摩。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試見龍眠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