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余縉
余翼
余良弼
余良肱
余芑舒
余若麒
余英
余英時
余菊庵
余蕭客
余萼舒
余觀復
余詮
余謚
余謙一
余越
余辟
余迪
余鏜
余闕
余靖
余鴻
余鹍
余鼎
佚名
佛圖澄
佛旸
佛蕓保
作者未詳
佟世臨
精選古詩
賣花聲
長相思
玉樓春
醉落魄
解語花 詠柳
驀山溪 詠檐鐸
梅花引
浣溪沙 秋思
古詩名句
新戰(zhàn)伐,舊樓臺
遼天歸鶴悔重來
金仙殘淚銅駝恨,相對斜陽話劫灰
何處秋墳哭鬼雄,盡收關洛付新烽
凱歌凄咽鼓鼙中
誰料枉經千劫后,翻憐及見九州同
夕陽還似靖康紅
電炬流輝望里賒,升平同慶按紅牙
查古詩
搜索
題李龍眠二十七祖圖歌
作者:
胡應麟
朝代:
明
丹青國手吳道玄,眼空萬古當開元。
沿流晚季六法盡,中興十指傳龍眠。
何人攜此?,佛祖遍羅列。
馬鳴眾大士,歷歷具顛末。
袈裟掛膝右肩袒,妙相人天儼對越。
二十七祖僅九幀,十八應真徒耳聞。
云是吳儂利厚值,輿圖剖析成三分。
朱門貴戚萬與柳,募置齋頭數(shù)各九。
蘭陰措大?鼎足,盡典商彝鬻漢卣。
瓦棺寺壁畫久亡,僧繇衛(wèi)陸俱渺茫。
荊關遞得山水趣,誰持大筆描空王。
參差絹素裂強半,魚口橫紋欲糜爛。
人言畫理出唐世,遠即楞伽近靄瓘。
即今宋代寧庸工,龍眠繪事真人龍。
諸天帝釋尤冠絕,青獅白象行虛空。
阿難陀下九尊宿,一一披圖認眉目。
或眠樹底修四禪,或坐林中斷五欲
。
或拈圣果庵沒羅,或把靈花給孤獨。
或看澗壑浮清漣,或聽巖巒墜飛瀑。
或從長爪證緣覺,或遇獰牙驗調伏。
或開甘露廣法門,了了根源繪身毒。
憶昔李侯盤礴時,胸中壯氣橫須彌。
大千世界攝毫翰,狂墨亂灑天迷離。
逡巡群祖真相出,虎頭金粟爭神奇。
惜哉賈豎巧壟斷,吉光片羽猶分持。
復憶龍眠好畫馬,筆力曹韓較多寡。
驪黃注想馬胎入,足墮泥犁若飄瓦。
以茲懺悔寫佛門,丹青燁燁留乾坤。
香燈高閣互供養(yǎng),天龍八部如云屯。
乃知古德真善誨,只語單詞系成毀。
祇今名跡六百秋,夜夜光芒護神鬼。
二十七宗瞥眼過,東土祖師來達摩。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試見龍眠李。
詩句欣賞
MORE+
春燕定巢應識主,夜蛾隨幌獨憐儂
出處:
春暮還舊隱花木半存憮然拈筆有作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池塘課仆添栽藕,杯豆留人半采葑
出處:
春暮還舊隱花木半存憮然拈筆有作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僻絕吾廬偏不厭,枕書日日臥高舂
出處:
春暮還舊隱花木半存憮然拈筆有作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手汲清泉和碧煙,細臨晉帖滿吳箋
出處:
夏日幽居即事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南風送暑催三伏,西日下山留半圓
出處:
夏日幽居即事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丹柰雨肥禽著意,畫梁泥足燕高眠
出處:
夏日幽居即事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方床高結跏趺坐,我與幽居信有緣
出處:
夏日幽居即事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梅花歲歲憑君折,折盡梅花第幾枝
出處:
書扇寄王天錫乃兄天則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樹杪暮云看去遠,江湖游鯉到來遲
出處:
書扇寄王天錫乃兄天則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詩今點竄成千首,路已經過熟九疑
出處:
書扇寄王天錫乃兄天則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坐對惠連談往事,夜來應夢草生池
出處:
書扇寄王天錫乃兄天則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生前不識處士面,身后空成處士吟
出處:
挽周處士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小雨荷香池館靜,暖風花信草堂深
出處:
挽周處士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青山昨夜悲埋玉,流水何年到賞音
出處:
挽周處士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四尺碑頭數(shù)行墨,罨溪松柏自蕭森
出處:
挽周處士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定山風景近何如,江月江潮繞故廬
出處:
寄王瑩中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龍洞舊游春服就,太玄新著夜窗虛
出處:
寄王瑩中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滿川花柳三杯里,隔岸樓臺六代馀
出處:
寄王瑩中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我獨長安經歲晚,南來目斷數(shù)行書
出處:
寄王瑩中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蝶粉蜂黃冷浣溪,衰顏無主畫樓西
出處:
落花
作者:
陸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沿流晚季六法盡,中興十指傳龍眠。
何人攜此?,佛祖遍羅列。
馬鳴眾大士,歷歷具顛末。
袈裟掛膝右肩袒,妙相人天儼對越。
二十七祖僅九幀,十八應真徒耳聞。
云是吳儂利厚值,輿圖剖析成三分。
朱門貴戚萬與柳,募置齋頭數(shù)各九。
蘭陰措大?鼎足,盡典商彝鬻漢卣。
瓦棺寺壁畫久亡,僧繇衛(wèi)陸俱渺茫。
荊關遞得山水趣,誰持大筆描空王。
參差絹素裂強半,魚口橫紋欲糜爛。
人言畫理出唐世,遠即楞伽近靄瓘。
即今宋代寧庸工,龍眠繪事真人龍。
諸天帝釋尤冠絕,青獅白象行虛空。
阿難陀下九尊宿,一一披圖認眉目。
或眠樹底修四禪,或坐林中斷五欲。
或拈圣果庵沒羅,或把靈花給孤獨。
或看澗壑浮清漣,或聽巖巒墜飛瀑。
或從長爪證緣覺,或遇獰牙驗調伏。
或開甘露廣法門,了了根源繪身毒。
憶昔李侯盤礴時,胸中壯氣橫須彌。
大千世界攝毫翰,狂墨亂灑天迷離。
逡巡群祖真相出,虎頭金粟爭神奇。
惜哉賈豎巧壟斷,吉光片羽猶分持。
復憶龍眠好畫馬,筆力曹韓較多寡。
驪黃注想馬胎入,足墮泥犁若飄瓦。
以茲懺悔寫佛門,丹青燁燁留乾坤。
香燈高閣互供養(yǎng),天龍八部如云屯。
乃知古德真善誨,只語單詞系成毀。
祇今名跡六百秋,夜夜光芒護神鬼。
二十七宗瞥眼過,東土祖師來達摩。
面壁形模竟何以,寰中試見龍眠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