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趙與時
趙與杼
趙與楩
趙與檳
趙與沔
趙與泌
趙與泳
趙與洽
趙與滂
趙與緡
趙與訔
趙與辟
趙與霦
趙世延
趙世昌
趙世長
趙丙
趙東閣
趙中虛
趙中逵
趙丹書
趙麗華
趙之杰
趙之琛
趙之謙
趙云
趙云仡
趙亨鈐
趙亮功
趙仁獎
精選古詩
題畫扇其二
莊上書事
訪僧不值
天寧眾寮即事
宿吉先之學(xué)古堂
書于子高宅
書俞秀老詩卷后
寫裙帶
古詩名句
回首流沙路,程途十萬遙
憶昔童婆店,高屯坐夕曛
樹聲呼出月,石角礙回云
野雉穿花見,清猿隔澗聞
馬頭三四子,曾縛故將軍
湖源源上路,東與浦陽連
地勝藏春塢,民居小有天
秋山紅入畫,晴野白浮煙
查古詩
搜索
逐婦行送陳從龍侍御
作者:
余繼登
朝代:
明
莫逐婦,逐婦令婦悲。
試問婦何悲,妾亦有所悲。
不緣寶悵閒鴛枕,不愁艷質(zhì)妒蛾眉。
妾有一寸丹,日織五丈素。
織作不辭勞,何事君不顧。
君不顧兮妾無緣,妾無緣兮妾何言。
當初擬與同生死,寧知棄擲今如此。
妾豈愿學(xué)隨風(fēng)花,妾豈愿作覆盆水。
隨風(fēng)花,逐水流,覆盆水,不再收。
妾意與君相綢繆,何無何有為君求,君不悟兮妾心憂。
出君門,沾妾臆,欲行不行長嘆息。
莫言去婦無顏色,倘君尚欲當窗織,應(yīng)知去后能相憶
。
詩句欣賞
MORE+
要途無貴戚,密地有寒英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懷柔建六典,戡強用五兵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西伐踰蔥嶺,東征際滄溟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北盻詟沙漠,南顧定儋瓊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金圖啟天秘,銀甕發(fā)地靈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八表既蕩一,九有悉來庭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鄙人值陽九,嗟為□運并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忼慨攜客泣,矯首晞太平
出處:
門有車馬客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仙山百馀仞,振衣聊共登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陽林映昭晰,陰壑瀉璁琤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靈泓蟠玉虬,丹荑冒翠藤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霏霏縠霧斂,冉冉卿云升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棲遁皆真?zhèn)H,摛掞盡高朋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雖非幔亭會,終使逸情增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炎運昔中否,仙吏乃遁逃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朝命三山侶,夕謝九州豪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碧堰儼遺躅,杉桂若旌旄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登覽值春晏,微雨灑蘭皋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俯窺石壁峭,仰羨天路高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愧無謝客才,翰墨聊復(fù)操
出處:
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豈臨江宋□道士劉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煙云臺以登高望遠為韻各賦四首
作者:
劉永之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試問婦何悲,妾亦有所悲。
不緣寶悵閒鴛枕,不愁艷質(zhì)妒蛾眉。
妾有一寸丹,日織五丈素。
織作不辭勞,何事君不顧。
君不顧兮妾無緣,妾無緣兮妾何言。
當初擬與同生死,寧知棄擲今如此。
妾豈愿學(xué)隨風(fēng)花,妾豈愿作覆盆水。
隨風(fēng)花,逐水流,覆盆水,不再收。
妾意與君相綢繆,何無何有為君求,君不悟兮妾心憂。
出君門,沾妾臆,欲行不行長嘆息。
莫言去婦無顏色,倘君尚欲當窗織,應(yīng)知去后能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