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葉樾
葉正夏
葉正甫妻鎦氏
葉永年
葉永秀
葉漢
葉法善
葉泮英
葉濤
葉潤
葉淡宜
葉清臣
葉漙
葉澄
葉燕
葉燮
葉愛梅
葉特
葉玉森
葉瓊
葉璧華
葉甲
葉省干
葉矯然
葉砥
葉碧峰
葉祐之
葉祖義
葉祖洽
葉禎
精選古詩
山居谷口堂
山居云巢
山居競秀泉
山居繡谷亭
山居韜云磴
山居清音澗
山居虛緣靜
山居崇蘭塢
古詩名句
春仍無力掃殘雪,石似有言留遠人
尚闕齏鹽寧免俗,終陪語笑與為鄰
宜堅此約憑誰證?共指官梅照眼新
阿礪步不穩(wěn),行路輒欲奔
閒園饒隙地,顛蹶臥芳茵
踰時猶未起,阿母豈怒嗔!素手攬入懷,拍卻彩衣塵
阿婆聘銜蟬,此物心性馴
有時亭午際,南榮負暄辰
查古詩
搜索
臨高臺
作者:
黃哲
朝代:
明
臨高臺,臺高百仞淩云開。
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陽王氣何佳哉。
交疏結(jié)綺紛崔嵬,虹橋復道云中來。
直到南山表雙闕,遙連北極正三階。
宛轉(zhuǎn)朱闌臨渭水,飛簾觀閣通天起。
銅龍高拱日華鮮,青雀翻翻月明里。
鳴珰搖佩溢層城,錦幄芙蓉翡翠屏。
寶鼎香酥調(diào)玉食,金莖瑞露屑瓊英。
瓊英玉食知難老,鸞鏡青蛾為誰好。
君王八駿上瑤池,日暮長門怨芳草
。
芳草年年換物華,瑤池歌管醉流霞。
皆傳阿母桃成實,又獻安期棗似瓜。
蟠桃碩棗真堪羨,方朔詼諧侍歡宴。
題詩爭擬柏梁新,求仙豈意桑田變。
愿得層臺更萬重,昆侖西望接崆峒。
能共赤松鞭彩鳳,仍隨軒后駕蒼龍。
下顧凄凄茂陵道,惟馀隴樹生秋風。
詩句欣賞
MORE+
稻葉青起風幡幡,野田綠滿水活活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吟臥聽琮琤,樵歸迷略彴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蝸廬一片林煙昏,雞塞千營氈帳薄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雄縣城中百數(shù)家,東街西街平地成溪壑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瞻飛龍,聽鳴鶴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吾獨胡為久困泥涂中,何不乘風破浪從此以揮霍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破室燈昏仰見天,一夕九徙不得眠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大兒愁衾裂,小兒嫌履穿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蕓窗外內(nèi)滀潢潦,葵砌高下奔清泉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虛牖風,顛亂舞,壞墻泥墮高帽偏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衰翁避濕龜頂縮,稚子擎蓋鳶肩旋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滂沱急■鳥鼠穴,紛霏亂點蟲魚篇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劃然快睹好晴景,金臺千仞青云端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埽棋局,揮酒錢,酒邊舞影何蹁躚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何蹁躚,欲掀舉,花縣芹堂捧幣函香覲鶴籞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丹心炯炯照皇穹,縹緲祥煙飄鷺渚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看君增秩賜金歸,盡把鴻恩化作溥天之膏雨
出處:
大雨喜晴奉贈巖櫓賢尹蘭莊廣文鳳臺之行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野曠煙花白,林深露草香
出處:
龐村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雷聲送雨過,山氣入云長
出處:
龐村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遠水鷗邊凈,薰風馬上涼
出處:
龐村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陽王氣何佳哉。
交疏結(jié)綺紛崔嵬,虹橋復道云中來。
直到南山表雙闕,遙連北極正三階。
宛轉(zhuǎn)朱闌臨渭水,飛簾觀閣通天起。
銅龍高拱日華鮮,青雀翻翻月明里。
鳴珰搖佩溢層城,錦幄芙蓉翡翠屏。
寶鼎香酥調(diào)玉食,金莖瑞露屑瓊英。
瓊英玉食知難老,鸞鏡青蛾為誰好。
君王八駿上瑤池,日暮長門怨芳草。
芳草年年換物華,瑤池歌管醉流霞。
皆傳阿母桃成實,又獻安期棗似瓜。
蟠桃碩棗真堪羨,方朔詼諧侍歡宴。
題詩爭擬柏梁新,求仙豈意桑田變。
愿得層臺更萬重,昆侖西望接崆峒。
能共赤松鞭彩鳳,仍隨軒后駕蒼龍。
下顧凄凄茂陵道,惟馀隴樹生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