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李士楨
李士棻
李士漣
李士淳
李士濂
李士灝
李士焜
李士瞻
李士美
李士長
李處全
李處勵
李處權(quán)
李處端
李處訥
李復(fù)
李復(fù)圭
李夐
李夔
李夔班
李大臨
李大儒
李大光
李大同
李大異
李大成
李大方
李大來
李大椿
李大純
精選古詩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一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九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八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六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三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其一○○
古詩名句
尊前幾回醉酒,問天天不語,魂亂心覆
劫外鷗波,槐根蟻穴,容我偷閑懷舊
當(dāng)時俊友,寄扇底幽蘭,素馨盈袖
避世孤衷,夜闌長自守
一簾風(fēng)絮斜陽外,窗涵半江春水
劫后詞心,床前藥裹,憂憤填胸難寄
危樓倦倚,看晴翠粘天,亂紅飄地
夢斷幽篁,伴誰宜笑更含睇?韶光驟然逝矣,敗垣尋舊蕊,蛛網(wǎng)空系
查古詩
搜索
臨高臺
作者:
黃哲
朝代:
明
臨高臺,臺高百仞淩云開。
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陽王氣何佳哉。
交疏結(jié)綺紛崔嵬,虹橋復(fù)道云中來。
直到南山表雙闕,遙連北極正三階。
宛轉(zhuǎn)朱闌臨渭水,飛簾觀閣通天起。
銅龍高拱日華鮮,青雀翻翻月明里。
鳴珰搖佩溢層城,錦幄芙蓉翡翠屏。
寶鼎香酥調(diào)玉食,金莖瑞露屑瓊英。
瓊英玉食知難老,鸞鏡青蛾為誰好。
君王八駿上瑤池,日暮長門怨芳草。
芳草年年換物華,瑤池歌管醉流霞。
皆傳阿母桃成實,又獻(xiàn)安期棗似瓜。
蟠桃碩棗真堪羨,方朔詼諧侍歡宴。
題詩爭擬柏梁新,求仙豈意桑田變。
愿得層臺更萬重,昆侖西望接崆峒。
能共赤松鞭彩鳳,仍隨軒后駕蒼龍。
下顧凄凄茂陵道,惟馀隴樹生秋風(fēng)
。
詩句欣賞
MORE+
云漫漫,煙水寒,日慘慘,江雪殘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浩蕩孤懷渺天末,佩環(huán)飛上青云端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云白山青互吞吐,蒼茫隔斷來時路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古人已逝等埃塵,招魂不歸正愁予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空留糟粕在人間,地老天荒竟何補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何時掛帆直上海之涯,為看湘中老人讀書處
出處:
湘中老人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朝出看燕山,云莫歸行燕山道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道傍云氣光動班爛衣,千里飛來白如埽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長天愁迥陰冥迷,虛室宵清神皓縞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太行一發(fā)半落天之南,翠彩浮空散文藻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縉山更在天南之南海樹邊,白發(fā)高堂歲晏驚寒早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三年書斷安穩(wěn)無,每一思之心懆懆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風(fēng)回云杪思飄揚,月墮云西夢顛倒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白云半幅細(xì)入天機中,寫出狄公心事炯炯隨云照穹昊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云無心,人有情,物易化,情難老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朝看云,暮看云,縉山佳處安得乘云忽飛到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云中人,拂黃巾,山中云,護丹灶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從龍奮迅直上青天飛,變化無方契元造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天下蒼生正須霖雨之,慎勿棲巖扉,閟鴻澤,負(fù)明時
出處:
瞻云圖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西海之西,天地翕合敷靈氛,天產(chǎn)天骨超昆崙
出處:
松雪翁畫馬
作者:
李延興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丹霞曙色明九垓,咸陽王氣何佳哉。
交疏結(jié)綺紛崔嵬,虹橋復(fù)道云中來。
直到南山表雙闕,遙連北極正三階。
宛轉(zhuǎn)朱闌臨渭水,飛簾觀閣通天起。
銅龍高拱日華鮮,青雀翻翻月明里。
鳴珰搖佩溢層城,錦幄芙蓉翡翠屏。
寶鼎香酥調(diào)玉食,金莖瑞露屑瓊英。
瓊英玉食知難老,鸞鏡青蛾為誰好。
君王八駿上瑤池,日暮長門怨芳草。
芳草年年換物華,瑤池歌管醉流霞。
皆傳阿母桃成實,又獻(xiàn)安期棗似瓜。
蟠桃碩棗真堪羨,方朔詼諧侍歡宴。
題詩爭擬柏梁新,求仙豈意桑田變。
愿得層臺更萬重,昆侖西望接崆峒。
能共赤松鞭彩鳳,仍隨軒后駕蒼龍。
下顧凄凄茂陵道,惟馀隴樹生秋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