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裴思謙
裴愈
裴景福
裴杞
裴極
裴次元
裴濤
裴淑
裴湘
裴漼
裴潾
裴澄
裴澈
裴煜
裴玄智
裴璀
裴略
裴皞
裴相如
裴秀
裴羽仙
裴翛然
裴翻
裴耀卿
裴航
裴良杰
裴若訥
裴虔馀
裴諴
裴讓之
精選古詩
喜得京師書信
追涼對酒
上黃太史魯直詩
觀畫山水
遠(yuǎn)明閣飲
城上
宿萬松兼示慶首座
鄒天錫見過
古詩名句
絕都廣以直指兮,歷祝融于朱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委兩館于咸唐
貫澒?jié)饕詵|朅兮,維六龍于扶桑
周流覽于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
徵九神于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
孔鳥飛而送迎兮,騰群鶴于瑤光
排帝宮與羅囿兮,升縣圃以眩滅
查古詩
搜索
辛卯端陽暴雨如注賦此遣懷
作者:
熊盛元
朝代:
當(dāng)代
登樓騁目兮,哀彼宿莽。
蕙殞蘭銷兮,傷吾故土。
巍巍大壩兮,氣壓巫山。
瑤姬神瘁兮,鏡鎖愁顏。
江漢斷流兮,湘沅枯竭。
車行彭蠡兮,塵揚(yáng)龍闕。
老魚不復(fù)鼓浪兮,靈均休再問天。
流民轉(zhuǎn)徙失所兮,空泣涕而漣漣。
自焚香以祈雨兮,偏日出而杲杲。
蒼冥果有情兮,胡不與人同老。
卜卦象而得震兮,忽電掣以雷奔
。
霈然而苗漸蘇兮,若冤雪之殤魂。
馀固知謇謇之招怨兮,亦欲三緘其口。
惟心光之作作兮,忍憑欄而袖手。
【亂曰】驕陽連月,轉(zhuǎn)作霖兮。
溪流夜?jié)q,岸岸深兮。
南畝農(nóng)夫,心暫慰兮。
旱澇難期,徒望歲兮。
憑軾誰悲,苛政煩兮。
夫子之語,矢弗諼兮。
高峽平湖,如蜃影兮。
迅霆起處,忽忽夢將醒兮。
詩句欣賞
MORE+
四海遨游空有意,忍彈歸鳳獨(dú)傷懷
出處:
感舊游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江亭夕鳥背人飛,愁對芳尊話遠(yuǎn)違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霜后長林馀敗葉,道旁荒店掩空扉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薊門草色青連野,灤水春香綠染衣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我有離心何處寫,寒云遠(yuǎn)樹共依依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秦淮晏歲見孤鴻,疋馬蕭蕭趁朔風(fēng)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淺薄豈堪當(dāng)路薦,光華難與故人同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微茫遠(yuǎn)見盧溝樹,縹緲遙聞魏闕鐘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無補(bǔ)涓埃貧病久,偏承雨露羨群公
出處:
送倪主事還北京二首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不為長貧謾自悲,年來鏡里覺顏衰
出處:
春日憶諸弟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殊方失路逢今日,故國投簪定幾時(shí)
出處:
春日憶諸弟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池草謾成清夜夢,庭花空見紫荊枝
出處:
春日憶諸弟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凌云壯氣消磨盡,只有丹心似露葵
出處:
春日憶諸弟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淡云疏雨弄微和,北去金臺路幾多
出處:
送龍生歲貢之北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地控中州連朔漠,天回北極拱星河
出處:
送龍生歲貢之北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陶山過雨青浮黛,沂水驚風(fēng)白涌波
出處:
送龍生歲貢之北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年少未應(yīng)憐遠(yuǎn)別,臨分不用唱離歌
出處:
送龍生歲貢之北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慣聽云門大夏音,兩京聲譽(yù)重南金
出處:
送太常高贊禮考滿赴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天開行在關(guān)河壯,山隱長林樹木深
出處:
送太常高贊禮考滿赴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遠(yuǎn)戍數(shù)星寒夜火,孤村一片夕陽砧
出處:
送太常高贊禮考滿赴京
作者:
李昌祺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蕙殞蘭銷兮,傷吾故土。
巍巍大壩兮,氣壓巫山。
瑤姬神瘁兮,鏡鎖愁顏。
江漢斷流兮,湘沅枯竭。
車行彭蠡兮,塵揚(yáng)龍闕。
老魚不復(fù)鼓浪兮,靈均休再問天。
流民轉(zhuǎn)徙失所兮,空泣涕而漣漣。
自焚香以祈雨兮,偏日出而杲杲。
蒼冥果有情兮,胡不與人同老。
卜卦象而得震兮,忽電掣以雷奔。
霈然而苗漸蘇兮,若冤雪之殤魂。
馀固知謇謇之招怨兮,亦欲三緘其口。
惟心光之作作兮,忍憑欄而袖手。
【亂曰】驕陽連月,轉(zhuǎn)作霖兮。
溪流夜?jié)q,岸岸深兮。
南畝農(nóng)夫,心暫慰兮。
旱澇難期,徒望歲兮。
憑軾誰悲,苛政煩兮。
夫子之語,矢弗諼兮。
高峽平湖,如蜃影兮。
迅霆起處,忽忽夢將醒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