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譙寶
谷倪子
谷宏
谷客
谷應(yīng)泰
谷氏
谷海鷹
谷淮
谷繼宗
豆盧回
豆盧復(fù)
豆盧岑
豆盧榮
豫本
貝守一
貝瓊
貝翱
貝青喬
貞元文士
貢修齡
貢奎
貢安甫
貢宗舒
貢師泰
貢性之
貢桂生
貢良
貢震
賢巖
敗道道人
精選古詩
冬日游翠微至香山晚歸更酌湖上
雪中游報國寺
南宮對雪
人日
送徐登州問
漫興
贈夏公謹
南歸過姚氏園
古詩名句
問女“相憐真種種”?使郎先去數(shù)星星,背裙偷笑:“太癡生”
酒壓琉璃笑壓瞳,賭書人閉小簾櫳,杏花喊賣柳墻東
銀字香燒調(diào)竹軟,鬢云蟬約泛船紅,春風一半夢魂中
馬上鞭風衣上塵,爐煙今夜伴誰升?相看淚眼莫盈盈
世事難如天不準,人間最有雨多情,留人不住反催人
誰有鴻魚報遠音?一窗無恨映湖云,春紅落了落秋英
敗月疲鞍人半老,小衾溫枕夢猶新,兩間回首短長亭
不敢匆忙覓故姝,停鞭試問老翁姑:“三年嫁女幾多無”?“桑下蠶眠眠復(fù)醒,枝間子結(jié)結(jié)仍枯,青青不嫁只前湖”
查古詩
搜索
答連山李禮山明府見寄
作者:
成鷲
朝代:
明
美人為政心如水,百尺澄潭清徹底。
洪纖靈蠢總包荒,游泳潛淪胥托體。
陽春有腳不留行,大道為公無彼此。
邃初槃瓠長兒孫,伏莽負嵎均赤子。
自從單父靜鳴弦,猺獠苗蠻爭側(cè)耳。
八排六峒風氣開,昔時頑梗今廉恥。
罷琴隱幾看青山,宦情攝入詩情里。
目送蜚鴻遠興生,一路吟詩赴郡城。
秋風過我松寮下,話別林間片月明。
重來有約理歸棹,公事曾迂幾日程。
掛帆夜渡珠江浦,海潮有信風無情。
我時西望發(fā)長嘯,幾欲寄書遲雁征。
臘盡冰消春水長,煙雨濛濛蕩雙槳。
何來遠札款荊扉,拂袖清風快幽賞。
開緘三復(fù)一沉吟,勞君千里虛提獎。
自笑不如魯仲連,坐看東海成桑田。
天下車書歸正統(tǒng),借地開池種白蓮。
自笑不如夷與叔,普天何地非周粟。
北俱盧洲長粳米,飽食無瞋亦無欲。
自笑不如纏澗民,懷沙未是解空人。
一片蒲團趺兩膝,寂莫東風過耳輪。
置書懷袖中,奚啻什襲珍。
索居非所惜,古處通精神。
山中莫問松年紀,惟問桃花幾度春。
詩句欣賞
MORE+
令名兼壽考,今古總難期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當年太阿劍,拂拭有光輝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出獄果何意,延津還一飛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星辰元不沒,河岳自相依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吾復(fù)憐雷令,人今識者稀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西郭招提外,臨溪一笑輕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諸天應(yīng)有聽,五子尚尋盟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震旦誰相啟,恒沙汝獨行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春云空盡日,駐馬不勝情
出處:
哭梁公實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遠樹太行壯,亂流漳水深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風云來染翰,河岳映披襟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鞭弭中原約,車書異代心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并驅(qū)吾豈敢,或可效知音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春日邢臺上,獨吟千古愁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鼓行人自失,磬折爾何求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宦恐詩名忌,才寧吏事收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西來書一紙,吾病欲全瘳
出處:
寄于鱗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畫室宵衣切,公車晝草頻
出處:
送張職方謫判鎮(zhèn)江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論兵人自勝,飛捷事誰真
出處:
送張職方謫判鎮(zhèn)江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放逐容明主,艱危失大臣
出處:
送張職方謫判鎮(zhèn)江
作者:
王世貞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洪纖靈蠢總包荒,游泳潛淪胥托體。
陽春有腳不留行,大道為公無彼此。
邃初槃瓠長兒孫,伏莽負嵎均赤子。
自從單父靜鳴弦,猺獠苗蠻爭側(cè)耳。
八排六峒風氣開,昔時頑梗今廉恥。
罷琴隱幾看青山,宦情攝入詩情里。
目送蜚鴻遠興生,一路吟詩赴郡城。
秋風過我松寮下,話別林間片月明。
重來有約理歸棹,公事曾迂幾日程。
掛帆夜渡珠江浦,海潮有信風無情。
我時西望發(fā)長嘯,幾欲寄書遲雁征。
臘盡冰消春水長,煙雨濛濛蕩雙槳。
何來遠札款荊扉,拂袖清風快幽賞。
開緘三復(fù)一沉吟,勞君千里虛提獎。
自笑不如魯仲連,坐看東海成桑田。
天下車書歸正統(tǒng),借地開池種白蓮。
自笑不如夷與叔,普天何地非周粟。
北俱盧洲長粳米,飽食無瞋亦無欲。
自笑不如纏澗民,懷沙未是解空人。
一片蒲團趺兩膝,寂莫東風過耳輪。
置書懷袖中,奚啻什襲珍。
索居非所惜,古處通精神。
山中莫問松年紀,惟問桃花幾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