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吳以諴
吳仰賢
吳仲軒
吳任臣
吳會
吳偉業(yè)
吳偉明
吳傳正
吳伯凱
吳伯宗
吳伯慶
吳位鏞
吳佩孚
吳俊
吳俊升
吳俊卿
吳保初
吳保清
吳儼
吳倜
吳倧
吳傅霖
吳僧
吳儆
吳允祿
吳允裕
吳允貞
吳元
吳元可
吳元德
精選古詩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其二
寄毗陵楊給事三首其三
寄湖州韓中丞
寄贈小樊
曹剛
望夫石
望洞庭
梁國祠
古詩名句
翠蕤丹粟炫芳叢,總把秋光管領屬西風
艷敵秦川錦,鮮欺楚岸楓
鯉魚卻下水仙宮,肯放斜陽更向若華東
昨夜五更風雨,吹盡一汀紅樹
曠野寂無人,漠漠淡煙荒楚
日暮,日暮,誰與暝鴉為主
淡云收盡,月在蒼龍角
霏霏似煙非霧,空里無聲落
查古詩
搜索
周五聲調(diào)曲二十五首羽調(diào)曲五首
作者:
庾信
朝代:
南北朝
樹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靜亂。
首惡既其南巢,元兇于是北竄。
居休氣而四塞,在光華而兩旦。
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風行惟渙。
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千載克圣咸熙,七百在我應期。
實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訓之。
運平后親之俗,時亂先疏之雄。
逾桂林而驅(qū)象,濟弱水而承鴻。
既浮干呂之氣,還吹入律之風。
錢則都內(nèi)貫朽,倉則常平粟紅。
火中乃寒乃暑,年和一風一雨。
聽鐘磬念封疆,聞笙竽思蓄聚。
瑤琨筱簜既從,怪石鉛松即序。
長樂善馬成廄,水衡黃金為府。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棲于鳴鳳,靈畤牧于般麟。
云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jié)南巡。
山無藏于紫玉,地不愛于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略而東賓。
既永清于四海,終有慶于一人。
定律零陵玉管,調(diào)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泗水之濱鳴石。
河靈于是讓圭,山精所以奉璧。
滌九川而賦稅,乘三危而納錫。
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檢封禪,可以金繩探冊。
終永保于鴻名,足揚光于載籍。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謂立言。
樹善滋于務本,除惡窮于塞源。
沖深其智則厚,昭明其道乃尊。
仁義之財不匱,忠信之禮無繁。
動天無有不屆,唯時無幽不徹。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自非剛克掩義,無所離于剿絕。
詩句欣賞
MORE+
上世黑頭曾入相,平生丹訣笑求仙
出處:
壽績溪宗人景貴八十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東風送暖開仁里,南極流輝落壽筵
出處:
壽績溪宗人景貴八十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從十到千應可數(shù),為君先賦大椿篇
出處:
壽績溪宗人景貴八十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雨過東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煙
出處:
題殷氏東溪泛舟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風前細檢逋詩卷,撫景悠悠十二年
出處:
題殷氏東溪泛舟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蟹潭風物定如何,南北驅(qū)馳歲月多
出處:
題殷氏東溪泛舟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此日又從塵里去,幾時來賦濯纓歌
出處:
題殷氏東溪泛舟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大江風息好收船,莫待巍巍浪拍天
出處:
題吳氏知止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戒險不慚三讓裔,為君思詠卜居篇
出處:
題吳氏知止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江湖風景最宜人,北去南來不厭頻
出處:
題公明侄江湖覽勝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長遣一身安素舸,肯將雙足涴黃塵
出處:
題公明侄江湖覽勝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鷗邊芳草詩城遠,鳥外青山畫障新
出處:
題公明侄江湖覽勝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收卷付君還自哂,又隨徵節(jié)上征輪
出處:
題公明侄江湖覽勝卷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山東李白真王孫,天才逸若天馬奔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醉中雙眼俯八極,弄月似扣玻瓈盤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安得長江化春酒,詩成百篇供一斗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拔取蟾宮玉兔毫,為副金鑾草麻手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江月空明山月高,停杯一問歌聲豪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賀監(jiān)歸湖郭令遠,寂寞當時宮錦袍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文章萬古光不歇,過眼清光幾圓缺
出處:
李白問月圖為巡按吳天弘侍御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首惡既其南巢,元兇于是北竄。
居休氣而四塞,在光華而兩旦。
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風行惟渙。
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千載克圣咸熙,七百在我應期。
實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訓之。
運平后親之俗,時亂先疏之雄。
逾桂林而驅(qū)象,濟弱水而承鴻。
既浮干呂之氣,還吹入律之風。
錢則都內(nèi)貫朽,倉則常平粟紅。
火中乃寒乃暑,年和一風一雨。
聽鐘磬念封疆,聞笙竽思蓄聚。
瑤琨筱簜既從,怪石鉛松即序。
長樂善馬成廄,水衡黃金為府。
百川乃宗巨海,眾星是仰北辰。
九州攸同禹跡,四海合德堯臣。
朝陽棲于鳴鳳,靈畤牧于般麟。
云玉葉而五色,月金波而兩輪。
涼風迎時北狩,小暑戒節(jié)南巡。
山無藏于紫玉,地不愛于黃銀。
雖南征而北怨,實西略而東賓。
既永清于四海,終有慶于一人。
定律零陵玉管,調(diào)鐘始平銅尺。
龍門之下孤桐,泗水之濱鳴石。
河靈于是讓圭,山精所以奉璧。
滌九川而賦稅,乘三危而納錫。
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檢封禪,可以金繩探冊。
終永保于鴻名,足揚光于載籍。
太上之有立德,其次之謂立言。
樹善滋于務本,除惡窮于塞源。
沖深其智則厚,昭明其道乃尊。
仁義之財不匱,忠信之禮無繁。
動天無有不屆,唯時無幽不徹。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自非剛克掩義,無所離于剿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