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華士芳
華復(fù)初
華復(fù)誠
華天衢
華孳亨
華守謨
華宗韡
華宜
華容夫人
華察
華山道人
華巖
華岳
華岳蓮
華師召
華希閔
華幼武
華慧空
華振域
華文炳
華文欽
華日躋
華時亨
華春娘
華有恒
華核
華毓榮
華氏
華汝楫
華汝礪
精選古詩
竹枝詞其一
竹枝詞其二
竹枝詞其三
竹枝詞其四
過招隱寺
過襄陽上于司空頔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其一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其二
古詩名句
去年登堂三月三,主人置酒澆春衫
今年登堂九月九,堂上主人復(fù)多酒
馬生彈琴紀生畫,郭子題詩美如炙
四明狂客醉欲倒,菊花插帽秋光好
百年節(jié)序能幾逢,人生會合何其少
人生會少將奈何,為君起舞為君歌
歌殘酒盡更須酌,莫待他年白發(fā)多
亭前池水生蓮花,亭中老禪方結(jié)跏
查古詩
搜索
古銀杏行并序
作者:
林散之
朝代:
近現(xiàn)代
湯泉鎮(zhèn)陰惠濟寺,中有銀杏希世瑞。
于寺東隅奇生一,于寺西陬偶生二。
長者巍巍伯氏行,仲者雍穆拱名次。
修容叔氏更奇特,岸然離立聳孤志。
怒枝高亞力撐天,繁蔭苾勃香羅地。
肉死皮皴蝕凍雨,乳垂子落滴寒翠。
荒渺幽迥忘歲年,生不南唐定宋季。
可憐莘老與熙載,不能詳此入碑記。
憶昔寺蒙恩寵賜,昭明游息之所寄。
良夜幾聞讀書聲,芳園時發(fā)春草思。
星移世易人物換,獨余老木煦生意。
千年俄頃真如醉,邯鄲幾醒廬生睡。
樗散幸為無用材,斧斤乃不遭妒忌。
古干人誰三代器,破瓦心驚九朝事。
黃蒿芄芄跳狐貍,青燐隱隱號魑魅。
菀枯空作身世悲,興亡屢下山河淚。
前之覽者知凡幾,后之覺者又將至。
我今對樹發(fā)長嘆,苦留懷古幾行字。
詩句欣賞
MORE+
岐峰迷別緒,洄澗落鄉(xiāng)心
出處:
乙亥北征至分關(guān)卻望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萬里傷魂處,離初淚不禁
出處:
乙亥北征至分關(guān)卻望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頻年離索感,偶對語飄零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已見君頭白,猶求世眼青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可憐逢故識,仍使嘆晨星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夜盡傾前緒,游人駐馬聽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君歸竭俸錢,杯酒客心憐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此地青山色,當(dāng)年塞北煙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不因時坎壈,誰與日林泉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感昔姑相慰,離悰倍黯然
出處:
過上杭陳扆六相招夜集自述兩令坎壈事詩以慰之兼志別悰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垂白西江簿,當(dāng)年南嶺英
出處:
過清江晤陳建侯主簿走筆書贈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知君能自勖,逢世少同聲
出處:
過清江晤陳建侯主簿走筆書贈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淹泊斯文色,蹉跎此宦情
出處:
過清江晤陳建侯主簿走筆書贈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但存高士節(jié),尚得古人名
出處:
過清江晤陳建侯主簿走筆書贈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常于天下士,特達問宗因
出處:
泊洪都贈何蜚鳴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世道今同見,寸心夙自真
出處:
泊洪都贈何蜚鳴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愛君風(fēng)義篤,令我氣聲親
出處:
泊洪都贈何蜚鳴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三載流洄處,西江一故人
出處:
泊洪都贈何蜚鳴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萬古天塹水,當(dāng)前客緒悠
出處:
和江上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連空堪四望,落日自多愁
出處:
和江上
作者:
郭之奇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于寺東隅奇生一,于寺西陬偶生二。
長者巍巍伯氏行,仲者雍穆拱名次。
修容叔氏更奇特,岸然離立聳孤志。
怒枝高亞力撐天,繁蔭苾勃香羅地。
肉死皮皴蝕凍雨,乳垂子落滴寒翠。
荒渺幽迥忘歲年,生不南唐定宋季。
可憐莘老與熙載,不能詳此入碑記。
憶昔寺蒙恩寵賜,昭明游息之所寄。
良夜幾聞讀書聲,芳園時發(fā)春草思。
星移世易人物換,獨余老木煦生意。
千年俄頃真如醉,邯鄲幾醒廬生睡。
樗散幸為無用材,斧斤乃不遭妒忌。
古干人誰三代器,破瓦心驚九朝事。
黃蒿芄芄跳狐貍,青燐隱隱號魑魅。
菀枯空作身世悲,興亡屢下山河淚。
前之覽者知凡幾,后之覺者又將至。
我今對樹發(fā)長嘆,苦留懷古幾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