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沖
王冷齋
王凝之
王鳳嫻
王鳳文
王鳳池
王鳳翀
王鳳翎
王鳳翔
王鳳雛
王分攴
王則修
王剛中
王初
王初桐
王利賓
王勃
王勔
王化基
王化龍
王十朋
王千秋
王升之
王午
王協(xié)夢
王卓
王南一
王南美
王南運(yùn)
王卿月
精選古詩
游仙詩十九首其十五
游仙詩十九首其十六
游仙詩十九首其十七
游仙詩十九首其十八
游仙詩十九首其十九
與王使君詩五首其一
與王使君詩五首其二
與王使君詩五首其三
古詩名句
湘江淇水無不到,嶰谷柯亭亦嘗款
人間音律性所好,收作鸞笙與鳳管
或裁文籜制小冠,時尋新筍供清饌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謂竹緣終不斷
朅來并州苦寒地,沙土撲面心煩懣
寧無寒草共山花,惟覺粗疏俗吾眼
胸中塵氣久已積,對此汾河詎能浣
君心飽有渭川思,揮灑風(fēng)煙意閒散
查古詩
搜索
夜觀古樂府詞憶故友黃明遠(yuǎn)明遠(yuǎn)曾作樂府考錄漢魏晉宋以來樂歌古詞
作者:
吳萊
朝代:
元
憶昔黃君美如玉,老屋青燈雨間宿。
起翻案上奇佹詞,前后千年樂家曲。
予方弱冠學(xué)謳歌,去問詩騷法若何。
偉茲欲繼三百五,吮盡蝦蟹此蛟鼉。
就中齊代及秦楚,巾拂鞞鐸爭傳譜。
清商雅部粲然文,騎吹簫鐃雄者武。
心力涵泳到,手力抄撮來。
口力有白□,目力無纖埃。
時時弄筆便著句,花木禽魚古今趣。
北岸垂綸楊柳枝,東鄰著屐櫻桃樹。
自此相逢二十春,一朝門巷間生塵。
淺殯蓬蔂凍蟻嘬,荒廬寂寞妖狐嚬。
人世本無金石壽,簡編零落安能久。
藝文著錄數(shù)百家,一二僅存誰不朽。
一二不朽終崢嶸,歲遠(yuǎn)寖恐山淵平。
嗟吾尚愛古樂府,夜半松風(fēng)知此聲。
詩句欣賞
MORE+
雖云眼底供一快,未見闊遠(yuǎn)開心胸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歷觀畫史每如是,意謂此法由來同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昨嘗凌秋?揚(yáng)子,一舸縹緲乘長風(fēng)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洪波舂天渺無際,出沒但有孤輪紅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中泠盤陀瞬息過,回首浮玉云濤中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乃知山水有佳處,到此始覺飛埃空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當(dāng)時海岳應(yīng)飽見,落墨便自超凡庸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不將層疊競工巧,遂使氣象齊鴻濛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平生愛畫惟愛此,苦恨妙法無能攻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彷佛宗南宮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莫言未入米家奧,百年猶數(shù)房山翁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茲圖咫尺便千里,生綃數(shù)幅徒為功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亦知盤礴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蹤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愛之歌詠乃常理,好事況有天隨宗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同觀何人江海客,氣似貫月書艎虹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文辭瀾翻沛難禦,奔走風(fēng)雨驅(qū)豐隆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古稱珠玉在我側(cè),濡翰自愧言非工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黃塵城郭久見困,何地閒靜能相容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詩成忽復(fù)三嘆息,矯首長望青冥鴻
出處:
高房山寒江孤島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北苑貌山水,見墨不見筆
出處:
題趙元臨高房山鐘觀圖
作者:
王行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起翻案上奇佹詞,前后千年樂家曲。
予方弱冠學(xué)謳歌,去問詩騷法若何。
偉茲欲繼三百五,吮盡蝦蟹此蛟鼉。
就中齊代及秦楚,巾拂鞞鐸爭傳譜。
清商雅部粲然文,騎吹簫鐃雄者武。
心力涵泳到,手力抄撮來。
口力有白□,目力無纖埃。
時時弄筆便著句,花木禽魚古今趣。
北岸垂綸楊柳枝,東鄰著屐櫻桃樹。
自此相逢二十春,一朝門巷間生塵。
淺殯蓬蔂凍蟻嘬,荒廬寂寞妖狐嚬。
人世本無金石壽,簡編零落安能久。
藝文著錄數(shù)百家,一二僅存誰不朽。
一二不朽終崢嶸,歲遠(yuǎn)寖恐山淵平。
嗟吾尚愛古樂府,夜半松風(fēng)知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