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詩人
孔昭虔
孔夢斗
孔欣
孔武仲
孔毓埏
孔毓璣
孔氏
孔法生
孔淑成
孔淘
孔清真
孔溫業(yè)
孔燾
孔煦
孔璐華
孔皖
孔蓋
孔矩
孔祥淑
孔祥霖
孔稚圭
孔素瑛
孔紹安
孔繼勛
孔繼坤
孔繼孟
孔繼涵
孔繼瑛
孔繼鑅
孔翁歸
精選古詩
次韻和劉宗保秋懷二首
次韻和石末公紅樹詩
次韻和石末公悲紅樹二首
詔書到日喜雨呈石末公
感事呈石末公
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二首
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二首
聞鳩鳴有感呈石末公
古詩名句
詩苦非因債,官清不為廉
旱時幾藉龍功普,跑處疑存虎跡圓
珍重一觴情莫盡,雙旌搖曳夕陽邊
剛?cè)岬鼊俦咎斓溃嬗嬙瓉韺W未精
滇海形容老瘴煙,文章驚代已徒然
招靈師兮海之滸,來無從兮去無所
秋江芙蓉開且鮮,紅妝碧水斗明蠲
君行吊古過楚宮,美人何在臺殿空
查古詩
搜索
豫讓橋
作者:
錢宰
朝代:
元末明初
太行之西古有豫讓橋,我昔過其地,馬嘶不敢驕。
黃云暗天雪欲飄,白日慘慘風蕭蕭。
薄寒中人思慄憭,烈氣黯黯梢晴霄。
豈其鬼不死,精爽若可招。
我思趙襄子,既滅智伯瑤。
朝焉漆其頭,暮焉褻以溲。
讓也憤知己,怵焉思報仇。
千金買匕首,變姓為刑囚。
入宮涂廁逞雄略,誓刺趙孟不得成其謀。
脫身幾何時,忠義慨莫酬。
須發(fā)脫落癩以髡,口吻吞炭聲啞嘔。
變形行丐妻不識,仗劍伏匿橋之幽。
一朝襄子駕車出,駟馬駭躍驚鑾鑣。
于焉重嘆息,豫子誠好修。
智伯死無后,而子為復讎。
我方義爾不爾尤,爾不我刺將何求。
暗嗚叱咤索趙裘,拔劍三斫血為流。
反手自剄委道周,下報智伯死即休。
噫戲吁豫橋黃草煙未消,中條積翠高嶕峣。
我思昔游心搖搖,披圖為爾歌長謠。
嗟哉趙孟不再脫爾死,要使萬古貞烈齊中條。
詩句欣賞
MORE+
詩苦非因債,官清不為廉
出處:
春雨臥病書懷
作者:
童軒
朝代:
明
旱時幾藉龍功普,跑處疑存虎跡圓
出處:
馬嵬八景次韻為閻方伯賦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珍重一觴情莫盡,雙旌搖曳夕陽邊
出處:
送南京少宗伯尹正言先生奉表入賀禮成還任次南都贈行韻六章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剛?cè)岬鼊俦咎斓?,奇計原來學未精
出處:
江北紀行十六絕
作者:
張吉
朝代:
明
滇海形容老瘴煙,文章驚代已徒然
出處: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作者:
顧璘
朝代:
明
招靈師兮海之滸,來無從兮去無所
出處:
霖雨歌七首
作者:
顧璘
朝代:
明
秋江芙蓉開且鮮,紅妝碧水斗明蠲
出處:
孟秋北巖招提即事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君行吊古過楚宮,美人何在臺殿空
出處:
賦得絕纓歌送客之楚游
作者:
楊慎
朝代:
明
瀟瀟雨初霽,冉冉日欲晻
出處:
游粵臺與方棠陵倫右溪王象川倫彥蕃同賦得覽字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珠樹遍巖穴,仙圣留靈蹤
出處:
桂山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丈夫舒卷要如此,所樂豈必長在山水間
出處:
橘樂亭歌為蕭內(nèi)翰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周南留滯未歸去,舊日履綦空綠苔
出處:
題便面小景次韻贈文徵仲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無情尚有歸,令人發(fā)深省
出處:
秋懷集古句四首
作者:
黃佐
朝代:
明
汝宗本華胄,田園生理微
出處:
遣吳氏女歸本宅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行沖野蔓披襟袖,歸種青松出屋山
出處:
丙申歲臘訪甥楊繼宗子熙春讀書山中宿留賦此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張君少小傳家學,粉繪新詩何磊落
出處:
贈寫真張山人孟易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陂陀映帶粘箴莎,澗石縱橫走泉溜
出處:
秋夜過王庫部定甫觀元人趙原山水小幅因題其后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門館荒涼誰曳裾,川原曠望聊停騎
出處:
梁園歌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知是禎符不偶然,麒麟事業(yè)舊青氈
出處:
鯉魚圖為大司徒三川劉公賦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丹床一秘幾千載,側(cè)身長望阻且艱
出處:
五岳山人歌贈陳玉叔之淮陽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云暗天雪欲飄,白日慘慘風蕭蕭。
薄寒中人思慄憭,烈氣黯黯梢晴霄。
豈其鬼不死,精爽若可招。
我思趙襄子,既滅智伯瑤。
朝焉漆其頭,暮焉褻以溲。
讓也憤知己,怵焉思報仇。
千金買匕首,變姓為刑囚。
入宮涂廁逞雄略,誓刺趙孟不得成其謀。
脫身幾何時,忠義慨莫酬。
須發(fā)脫落癩以髡,口吻吞炭聲啞嘔。
變形行丐妻不識,仗劍伏匿橋之幽。
一朝襄子駕車出,駟馬駭躍驚鑾鑣。
于焉重嘆息,豫子誠好修。
智伯死無后,而子為復讎。
我方義爾不爾尤,爾不我刺將何求。
暗嗚叱咤索趙裘,拔劍三斫血為流。
反手自剄委道周,下報智伯死即休。
噫戲吁豫橋黃草煙未消,中條積翠高嶕峣。
我思昔游心搖搖,披圖為爾歌長謠。
嗟哉趙孟不再脫爾死,要使萬古貞烈齊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