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妊娠病瘧,多由營衛(wèi)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fēng)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名曰子瘧。宜服驅(qū)邪散。熱多寒少者,清脾飲去半夏。寒多熱少者,人參養(yǎng)胃湯去半夏。久而虛者,四獸飲主之。
驅(qū)邪散
藿香 白術(shù) 茯苓(各等錢) 甘草 肉果(少許) 知母(一錢) 橘紅(八分) 砂仁(八分)
姜棗引。如有表邪者,加蘇葉八分,蔥白五寸,或加柴胡八分。
清脾飲
白術(shù) 茯苓 知母(各一錢) 青皮(四分) 濃樸(八分) 黃芩(二錢) 甘草(五分)
生姜為引,水煎服。原方有柴胡。
人參養(yǎng)胃湯
人參 蒼術(shù) 藿香 濃樸(各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肉果(六分) 茯苓(一錢二分) 炙甘草(五分)
姜引,或加烏梅一個。
四獸飲
人參(二錢) 白術(shù)(土炒,二錢) 茯苓(一錢二分) 炙甘草(五分) 陳皮(一錢二分) 肉果(八分)元棗(三枚) 姜(二片) 烏梅(三個)
或加當(dāng)歸二錢,虎骨膠二錢,如無膠用虎骨六錢。以上各方,虎骨、當(dāng)歸均可加入。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凡妊娠病瘧,多由營衛(wèi)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fēng)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名曰子瘧。宜服驅(qū)邪散。熱多寒少者,清脾飲去半夏。寒多熱少者,人參養(yǎng)胃湯去半夏。久而虛者,四獸飲主之。
驅(qū)邪散
藿香 白術(shù) 茯苓(各等錢) 甘草 肉果(少許) 知母(一錢) 橘紅(八分) 砂仁(八分)
姜棗引。如有表邪者,加蘇葉八分,蔥白五寸,或加柴胡八分。
清脾飲
白術(shù) 茯苓 知母(各一錢) 青皮(四分) 濃樸(八分) 黃芩(二錢) 甘草(五分)
生姜為引,水煎服。原方有柴胡。
人參養(yǎng)胃湯
人參 蒼術(shù) 藿香 濃樸(各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肉果(六分) 茯苓(一錢二分) 炙甘草(五分)
姜引,或加烏梅一個。
四獸飲
人參(二錢) 白術(shù)(土炒,二錢) 茯苓(一錢二分) 炙甘草(五分) 陳皮(一錢二分) 肉果(八分)元棗(三枚) 姜(二片) 烏梅(三個)
或加當(dāng)歸二錢,虎骨膠二錢,如無膠用虎骨六錢。以上各方,虎骨、當(dāng)歸均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