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百會一穴.在頂中央旋毛中陷可容豆許.
發(fā)際.是 兩耳前兩穴.
肩二穴.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
曲池二穴.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橫紋頭陷中是.
風市二穴.在膝外兩筋間.平立舒下手著腿當中.指頭盡陷者宛宛中.
足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 兩筋間.
絕骨二穴.一名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凡覺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將中腑之候.宜灸此七穴.病在左則灸右.病在右則灸左.如因循失灸.手足以瘥者.秋覺有此候春灸.春覺有此候者秋灸.以取風氣盡.輕安為度.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百會一穴.在頂中央旋毛中陷可容豆許.
發(fā)際.是 兩耳前兩穴.
肩二穴.在肩端兩骨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
曲池二穴.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橫紋頭陷中是.
風市二穴.在膝外兩筋間.平立舒下手著腿當中.指頭盡陷者宛宛中.
足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 外 兩筋間.
絕骨二穴.一名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凡覺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將中腑之候.宜灸此七穴.病在左則灸右.病在右則灸左.如因循失灸.手足以瘥者.秋覺有此候春灸.春覺有此候者秋灸.以取風氣盡.輕安為度.